今天是睿王府家宴,皇上不想在这里发难。
“今日算是睿王府家宴,朕不该来叨扰,阿麟,好好招待客人,朕回去了。”
说完,就带着人直接走了。
他走的时候看起来很生气,让闫大人等人都有点害怕,不知道是不是哪里应对的不对。
邵麟笑着说:“看来殷大人他们没口福了,大家回去吧,还有几道菜没上呢。”
宁相也说:“我也还没用餐,诸位还是回来,再陪老夫用一些饭菜。”
两人都这么说,大家也轻松了一点,都回去了。
后边还有几道菜没上,也有好酒没上来。
这时候,宁夫人也回来了,自然的陪在宁老夫人身边。
闫静雯和林采月都觉得奇怪,为什么宁夫人故意避开了皇帝。
其他人似乎知道,但也不会解释,都装作没看到刚才的事。
这次人才算是齐了,大家都不去提刚才的事,说了些轻松快乐的话题。
成炳年又开始查功课,宁天成不好意思的说:“先生说我最近大有进益,不信你们问岳兄和徐兄。”
岳书生和徐书生都帮他作证。
“宁师弟最近在书院很用功,常常学到半夜也不休息,早上还是起来最早的一个,好多先生都遇到他在后山边读书。”
“没错,而且他笔记做的也很好,经常追着先生问问题。”
成炳年点点头:“努力就好,但也不要太过辛劳,年轻人身体才最重要。”
宁天成说是。
成瑾瑜在这时候突然笑了一下,成炳元赶紧打了他一巴掌:“臭小子,笑什么呢?”
成瑾瑜捂着头笑道:“大伯比先生还严格,查功课比姑父查的都认真。”
闫大人等人和林采月他们也觉得奇怪,怎么宁天成的功课是舅舅在查?
而成老夫人笑道:“那是因为啊,天成他爹当年的功课也不好,之前一起上学的时候,也是炳年监督他功课的。”
年轻人和闫大人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宁相是文臣之首,政绩卓著,怎么会功课不好,还要大舅哥检查督促呢?
谁知道宁相跟着点头:“当年若不是舅兄每天督促,我可能连乡试都过不了。”
竟然是真的?
但是这么一说的话,成炳年应该比宁相学业更好,但为什么官职却不如宁相高?
见他们都很疑问,成炳年说道:“在考上功名之前确实是看课业成绩,但在做官这方面却要看方方面面,在这一点上相爷胜过我千倍万倍,我该向他讨教才对。”
学问好的人未必擅长做官,因为做官考察的能力要多的多,众人也都承认这一点。
闫大人说:“确实啊,有些官员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做事一塌糊涂。有的虽考试名次不好,但做事却极为老成,让人放心。”
那种只会读书的官员应该是去做教书先生,而不是做官,免得耽误一方百姓。
几个人知道了宁相的另一面,还觉得很有趣,无形中那个看起来很遥不可及的宁相也变得有趣生动的多了。
岳书生和徐书生对视一眼,都笑了笑,觉得今天的宴席回去可以回味很久了。
这一晚可真是精彩纷呈。
宁天成又问成瑾瑜做什么呢,还在找人吗。
成瑾瑜说:“是啊,还在找,连个画像都没有,姓名也是假的,真的太难找了。”
信息这么少,确实很困难。
宁天成问:“那你们都知道什么消息?”
成瑾瑜说:“就知道五年前去过兰科,其他的都不知道了。”
这时候林采莲问:“去过兰科?丁大人也去过,是吧姐姐?”
林采月说:“不是去过兰科,是去过兰科附近,丁大人的舅舅在河西郡,他是去看他舅舅的。”
成瑾瑜说:“那就很遗憾了,林小姐说丁大人是个很好的人,应该不是阿姿茉说的那个骗了人家姑娘还逃跑的恶人。”
林采月说:“你再问问那人还有什么特点,我回去问问丁公子,或许他认识或者见过呢。”
“如此就多谢林小姐了,如果可以,还请引荐,我们亲自去找丁公子问也好,也免得林小姐在中间来回的传话。”
林采月说这样也好,反正他们之间谈话更方便。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很快夜色就晚了。
宴席散的时候,外面已经开始下雪。
宁知忆赶紧让人拿了大氅,给每个人披上,让人打着伞送出去,千万别得了风寒。
接着又跟人说用草帘子把琉璃暖房盖上,免得冻坏了里面的菜和琉璃。
看她操持这些如此用心还很辛苦,众人也都知道那些作物种植不易,她并不是摆摆样子,而是真的用心在种植。
而皇上自然也看得出,因为那些种植记录很详细,精细到作物生长的每一点变化,还有肥料水分的多少。
还有那琉璃暖房里放着的草鞋,一眼就能看得出是一男一女的。
看脚的大小,应该是邵麟和宁知忆一人一双。
他们俩为了进去干活,还专门做了草鞋,如果不是经常去,又何须做草鞋呢?
皇上看了看殷图等人,揉了揉额头:“你们今晚都留在宣政殿,每人写一篇文章,写写何为为官之道,何为朝堂百姓,何为官员。明天一早交给朕。”
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一众官员面面相觑。
崔敬等人都看向殷图,殷图脸色有些难看。
“写吧,想想皇上的深意。”
睿王爷真是技高一筹啊,弄了那么多的琉璃暖房,就为了种高产的作物和药材香料,一个为昭泰国谋福祉的表现。
看那琉璃房子里作物拥挤,显然五个琉璃暖房还不够,这么一对比,他们这都不算奢侈,而是节俭了。
皇上就是吃这一套,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对宁怀安如此器重,当年破格录取,直接把他从七品县令提拔到户部主事,接着五年内就一路高升做了丞相。
殷图想着,以后还是得有更确切的证据才能对邵麟动手,这一次又是他们失策了,还折了这么多人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