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出来的人是户部右侍郎崔大人,他说道:“最近坊间传言,说睿王爷是为了报复殷家和闻家才抓了殷世海和闻不究,为了睿王爷的名声,这案子不能交给巡防营审理。”
皇上皱眉道:“阿麟跟闻家和殷家都没有仇怨,何来报复之说?”
崔大人便把闻三姑娘和成瑾瑜以及殷世海之间的恩怨纠葛说了一遍,又说起闻三姑娘在相府前争论结果被邵麟给抓到京兆尹去教训了一通。
皇上皱眉道:“一个女子胆敢去相府前闹事,还敢空口白牙污蔑王爷和王妃,这件事睿王做的正合理,没什么可置喙的。”
崔大人愣了一下,心想皇上果然对睿王爷偏心。
“皇上,这件事当时有很多百姓都看到了,现在传的沸沸扬扬,若是还要睿王爷审理此案,恐在民间引起动荡。不如就交给刑部审理,也好证王爷的清白。”
邵麟站出来说道:“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本王彻查出来的,有些人不甘心被抓,自然会传一些谣言,本王行的正坐得端,自然不惧。”
“若是每一个审理案件的官员都要惧怕流言蜚语而避嫌,那还有谁能给百姓交代,能还给受害人和朝堂一个清白和真相?”
说着,还冷冷的看向殷图:“殷大人,你说是不是?”
这件事很明显就是殷图主导的,他从一开始就不说话,就是要避嫌。
但他就偏偏不让他避嫌。
被直接点名,殷图的脸色变了变,上前跪下磕了个头。
“皇上,老臣相信皇上和朝廷能给世海一个公道。等真相大白的时候若是世海真的犯了错,老臣会亲自动手,但若他是清白的,老臣也绝无怨言,不会怨恨王爷。”
他说的冠冕堂皇的,就是要把自己摘出去,同时也把邵麟从审讯中赶出去。
他是老臣还是皇后的大哥,皇上也给他几分面子,让他赶紧起来。
皇上又为难的看了看邵麟,犹豫片刻,说道:“这个案子交给刑部审理,务必在十天内审出结果,安抚民心。”
邵麟有些失望,但也只能接受。
刑部尚书秦威出来接旨,这案子就要移交给他了。
下朝后,邵麟脸色有些不太好。
宁相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不必沮丧,还未到结局。”
邵麟点头笑道:“谢谢岳父,只是……”
若秦威是个公正的人,这件案子交给他很合适,但他是殷家的人。
这样的人,能公正的审理才怪。
这也是邵麟不愿意把案子交出去的原因。
“呦,宁相爷这是给王爷传授秘诀吗,你们翁婿俩的感情真是好。”殷图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现在的他脸色没那么难看了,甚至还有些得意。
邵麟冷冷瞥了他一眼:“殷大人,一环扣一环,真是高招。而且殷大人对侄子真是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亲父子呢。”
殷图的眼中杀意一闪而过,接着又恢复了笑脸。
“王爷开玩笑了,世海是个苦孩子,打小没有父亲照看,我身为殷家族长自然该好好照顾他们母子。”
“倒是睿王爷你,现在案子要移交给刑部审理,王爷还是快些把交接办好,也免得巡防营里总有些小人滥用私刑。”
等到殷图走了,邵麟也阴沉着脸走了。
回去后他也没心情去巡防营,打发了甲卫去做交接。
皇上都下旨了,他就只能把案子转移过去。
他不想见秦威,就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他倒是希望刑部的人闹事呢,到时候正好不把案子交出去。
他本打算回去见宁知忆,走到半路才知道宁知忆今天不在家里。
宁知忆见到了很多孩子没人管,有被父母卖掉的也有流浪被拐卖的,就想着办一个慈幼院,用来收留这种无家可归的孩子,照看他们到成年。
她不想只让他们简单长大对于其他的什么都不管,既然打算收养孩子们,就要给他们找个活路。
她会找人教导这些孩子,最起码教会他们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让他们成年之后也能找些事情做养活自己。
像是梁师傅的儿子牛娃,要不是因为力气大又正好遇到了好心人收留,现在不是饿死了就是被拐卖去给人做器官移植了。
邵麟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看宅子。
她在城里有一间铺子,铺子很偏僻,但是很大,就在东城区附近。
这间铺子前边是两层楼,后边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前后两进房子。
之前的租户是做客栈生意的,今年家中有事不做了,所以铺子便要收回来。
下面的管事来禀报的时候,她就决定把铺子收回来做慈幼院。
现在就是去看看院子,让人好好打扫一番。
而且到时候要收养的都是孩子,屋里的用具什么的也得再定制,有些桌椅板凳的就不能太高太大。
还有收养的孩子总会长大,男女得分开,免得坏了名声,让人说慈幼院是藏
污纳垢之地。
之前就有人说是办慈幼院,其实是收敛了一些长得好看的女孩男孩,养着他们做龌龊生意。
对这种人,宁知忆十分厌恶。
她绝对不会做这种事,也不会给人污蔑他们的机会。
这么一忙活,发现办慈幼院要准备的事情很多,远比她头脑一热想出来的要复杂。
正让人记得多买些炭,管事过来说:“王妃,炭太贵了,用多了开销太大。还不如打炕或者是弄火墙,省炭、屋里还暖和,那些小点的孩子在炕上活动也不容易冻着脚。”
宁知忆家中自然没有炕,只见过火墙,听见这么一说,还好奇的问:“炕是什么?”
管事心想王妃这才有个王妃的样子,以前那脱了鞋就下地的样子让他们都怀疑她是不是农女。
他给解释了一番,宁知忆想了想,对发明炕的人钦佩不已。
竟然能用这么简单的办法就让屋里温暖如春,看来老百姓的智慧真的很出人意料。
“那就交给你来办吧,这里还有什么做的不合理的你就直说,不用顾忌什么。”
她也没过过苦日子,不明白老百姓过日子的花销有多少。
要是按照她的标准来,恐怕她有再多的钱也养不起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