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村最近仿佛进入了盖房季。
学堂开建了,每日都聚集了一大帮汉子热火朝天地干活儿。
沈氏族人的土地也划分好了,他们从来到小福村后,每日闲余时候都在疯狂地打土坯。如今土坯也攒了不少,便开始陆续盖起了土坯房。
沈氏族人落户小福村的一共有六十五人,由沈老族长安排划分成了十五户。
有些本来就是一家人的自然划分成一户,但他们当中有不少在洪灾时与家人失散了的,沈老族长便让男女分开,每三五人成一户。
像诸如沈柘之类与家人失散的孩子,则交由熟悉的村民暂时寄养。
十五户土坯房听起来多,但他们的土坯房要求也不高,也就一到两个小屋子,能遮风挡雨便行,所以盖起来倒也是快的。
得知他们正在盖房,得空的小福村村民们便自发去给他们帮忙,打土坯、挖地基、垒土坯,能帮到的都尽力帮了。
这让沈氏族人又欣喜又感动,他们无以为报,只能每日熬上几锅绿豆汤,分给来帮忙的村民们解渴。
即便这样,也觉着实在占了村民们的大便宜,感谢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村民们却摆手表示用不着谢,如今都是一个村儿的,不过就是搭把手的事。
也有村民笑说他们也是投桃报李,感谢沈氏族人给他们带来了一个秀才夫子,不然他们的孩子到哪儿能找到这么好的夫子来教书?
沈老族长自然晓得这是村民们宽慰自己的话,沈明海是成了学堂的夫子,但也是收束脩的,不过束脩低了些而已。
他还是不断地叮嘱沈氏族人,要牢记小福村村民们的这份恩情,以后哪家有需要,他们也一定要尽所能地去帮忙。
沈氏族人们连连点头,把族长的话记在了心里。
时间一逛过去,小福村的学堂正式建成,林家的木工坊也将打造的三十几套桌椅送进了学堂。
学堂此番一共招生七十六人,所有适龄孩子都入了学。
这么多孩子全部一起上课不方便,所以暂时先划分成了甲班和乙班两个班,轮流上课。日后根据各个孩子的学习速度,再区分成基础班和进阶班。
正式开学那日,几乎所有村民们都涌到学堂门口来看热闹。
在万众瞩目之下,村长季满金喜气洋洋地点燃爆竹。随着鞭炮齐鸣,村民们发出阵阵喝彩,各个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孩子们全部聚集在学堂门口,他们年纪有大有小,个头有高有矮,却整整齐齐地战列好,然后对着夫子沈明海,行拜师礼。
他们动作生疏,也算不上整齐,但却极其认真而郑重。
孩子们年纪虽小,却也明白能入学堂读书意味着什么。或许他们从此就能迈进人生的新篇章,或许日后便能摆脱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或许还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沈明海望着一张张稚嫩而充满希望的小脸,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缓缓道:“从今以后尔等便是我的学生,我沈明海在此立誓,必将倾尽我毕生所学,教尔等读书,助尔等上进!希望你们日后能潜心读书、学有所成!”
孩子们齐声道:“谢夫子教诲!”
拜师礼成,孩子们开始陆续进入学堂。
就在这时,也不知哪个先起的头,一众女孩子纷纷朝在一旁看热闹的林家人走来。
小姑娘们红着脸,你拉着我,我推推你,齐齐凑到了任芸跟前。
就在周围的村民们正寻思她们这是干啥来的之际,小姑娘们下一刻,却动作整齐地朝着任芸也行了一个大礼。
“多谢林家婶婶供我们读书!”
小姑娘们深深拜下去。
她们心里明白,今日能站在这里,能跟着那些小子们一起入学堂,是因为谁。
她们当中识字量最多的也不超过十个字,大多只勉强认得自己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个大字都不识的。
身为姑娘家,她们从来都不敢肖想有朝一日能入学堂读书识字,所以一开始听到村里要建学堂的消息时,所有人都觉着与她们无关。
羡慕那些个小子们吗?
当然是羡慕的。
她们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便是丫头都是赔钱货,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将来都是别人家的人。
而家里吃的穿的,向来都是紧着哥哥弟弟们。她们干很累的活儿,却尝尝吃不饱饭。
很小的时候不理解为什么家里人都偏心,稍微长大后,才明白这个世道原来男尊女卑……
后来得知学堂也收女学生,她们也是抱了期望的,只不过意料之中,家里并不想为她们花费银钱。
天知道得知老林家的林小荞和林小薏报名入学时,她们有多艳羡。
后来又得知林家后娘放话,所有姑娘们的束脩她来承担,再加上村长的竭力号召,家里人终于松了口。
被告知能入学读书的那一刻,小姑娘们简直觉得自己仿佛活在梦中。她们可是晓得的,就连隔壁大福村那个赵氏学堂,也没有收过一个赵氏的姑娘……
她们小福村的学堂,居然允许她们也入学读书!
年纪小的姑娘开怀大笑,大一点的姑娘则是喜极而泣。开学前一日,她们便相约聚在一起,约好了今日要向林家后娘行礼致谢。
这才有了此时的这一幕。
任芸望着那一张张青涩稚嫩的脸蛋,仿佛看到了前世她资助的那些山区的贫困儿童,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她无法改变这个时代女子的命运,但或许,她能给这些孩子们一点点光明,微微照亮她们未来的路。
任芸平静地受了她们的礼,微笑着冲她们点点头,缓缓嘱咐道:“好好读书。”
愿你们日后所行皆坦途,愿你们一世快乐明媚,幸福安康。
小姑娘们顿时笑了,纷纷道:“我们会的!”
随后相伴着,快快乐乐地进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