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什么造成一整个星系的所有生命灭绝?!这成为了整个昆仑舰队目前最迫切需要知道的答案。
一个i级文明,几乎是难以被灭绝的,这是因为一旦达到了i级文明这个等级,就可以进行星际航行了。能够星际航行的文明通常会散布到相当大一个范围的星空范围中去,这样的文明不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不会导致他们彻底被消灭。
整个狼牙棒大队和铜墙大队以及他们所配置舰队的所有人员都忙碌了起来,能够灭绝拜勒及文明的东西,一定也能昆仑舰队的人类,这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经过大量的探测和研究,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点线索。
大约在4000年前,在人类还没有来到这个陌生的大型星系前,距离这里大约120光年的地方发生过一次超新星爆发。
那次超新星爆发的源头是一颗质量巨大的恒星,那是一颗高光度蓝变星,是一种质量超过100倍太阳质量,自身光度极大的超级恒星。这种恒星因为本身拥有着极度夸张的聚变反应,其引力与内部光压无法达到平衡,呈现出极端的不稳定性,会因为内部压力过大而不断抛出海量的物质,造成巨大的质量流失,最终无法达成流体静力平衡,所以会出现一种类似超新星爆发的假性爆发并且在它的自转轴两端会形成巨大的能辐射各种不同色光的电离子气体云,也称发射星云。
恒星的质量越大其寿命越短,像这样质量的恒星其寿命通常只有100~300万年。在其寿命的最后,毫无疑问它会形成一次超新星爆发,或者应该说是一次极超新星爆发。
而这颗恒星最终的命运自然就是在这次极超新星爆发中因为自身的巨大引力而坍缩成一个黑洞,而在其坍缩时,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以喷流的方式从两极向外猛烈喷射,产生巨大的伽马射线暴。
这样质量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产生的伽马射线暴能量总量会超过整个大型星系多年所有恒星辐射能量的总和,这么巨大的能量会以光速横扫其前进方向最大张角20度,平均张角12度的圆锥空间,数千光年距离中的一切东西。
以目前人类的认知看来,所有的i级文明都无法抵挡这样能量密度的袭击。
而昆仑舰队的前沿舰队正巧观测到了120光年处那颗黑洞附近的伽马射线暴痕迹。
根据各种自律机器人的探测,人们也发现这里的许多星球似乎都有过被伽马射线暴扫过的痕迹。
并且通过大量的考察和数据分析,人类这才初步知道了拜勒及文明是什么样的一个什么样的文明。
与之前人类所知的消息吻合,拜勒及文明是一个精通生物学和电磁科学,但是在计算机科学和机械自动化上并不太发达的文明。
从它们所有的机械造物来看,它们依旧在使用人类很早就淘汰了的硅基芯片,也有一部分碳基芯片在使用,应该是他们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从已经进行了的三十多颗星球,六百多座遗迹的勘探结果来看它们似乎并没有点开量子计算机的科技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低于人类,因为在拜勒及文明的所有硅基或者碳基处理单元旁边都有着一个空间,现在的人类找到的都是一些留有蛋白质痕迹的空处,但是根据分析,以丁浩为首的科学家团队们一致认定拜勒及文明应该是拥有一种人造生物计算机用于辅助他们的芯片来进行计算和处理信息。
生物计算机与量子计算究竟哪个更为先进其实并不好下定论。
人类发现拜勒及文明是一个非常内敛的文明,它们似乎并没有殖民其他星系或者探索宇宙的兴趣,它们最感兴趣的是建造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室。以至于探索舰队找到的绝大部分遗迹要么是矿业工厂,要么就是各种生物实验室。
科学团队甚至觉得,它们的电磁力技术之所以如此发达很有可能也是因为为了创造各种生物实验条件而顺带发展的。
要不是从许多人工造物来看,整个泰勒及文明同时掌握了非常成熟的除了机械自动化外的其他技术,人类甚至会觉得这是一个跟过去为了在400年内逃离太阳系把所有科技树点偏到宇宙航行的人类文明一样的偏科到极致的文明。谁叫它们建造了对于人类来说难以理解的数量的生物实验室呢,甚至于人类怀疑它们的整个社会分工都是围绕着生物实验来运作的。
于是探索大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顺理成章的理出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事件脉络。
一个龟缩在自己母星系潜心研究生物技术的宅男极客文明,在4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忽然被突然出现的伽马射线暴击中。整个星系在超高能量密度的伽马射线中进行了一次高能消毒杀菌。
于是这个星球所有的生命体都被灭绝了,从距离中央双恒星最近的泰勒及c到最远的泰勒及g卫星,没有任何生物在这场宇宙灾难中得到幸免。
这个结论及其各种探索资料一起被发送回了昆仑舰队,在经过昆仑舰队本部的各专家分析下认为此结论的可信度高达70%以上,于是泰勒及星系被重新判定为无危险星系。整个昆仑舰队决定正式来到这个曾经孕育了伟大i级文明的星系进行探索,希望能够获取到一些拜勒及文明的科技知识,特别是生物学方面的。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整个探索舰队依旧被禁止直接接触这些拜勒及文明遗址,毕竟他们给出的推论只有70%的可信度,还有接近30%拥有其他可能。目前昆仑舰队本部距离抵达也还剩下2年多一点的时间,人类完全等得起这2年多的时间。这一次昆仑舰队的选择非常符合伊文斯那句老话“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