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能量能量生命文明转变了自己的生命形态后才发现,自己走进了一条死胡同。
他们所转化的形态是一种电磁场与等离子体剧烈作用下的具有双层边界的等离子泡,虽然可以够从外界获取和转换能量(电能——热能)也可以排出自身的熵。但是因为光子在等离子体中自由程很短,总体上还是处于长距离无关联的状态,所以它们无法实现自身的成长,只能维持在一个物理规则允许的体量上,也就是说它们已经失去了继续进化的能力。
失去进化的能力倒也还好,只要可以继续改造环境依然可以维持整个文明的负熵增。但是由于整个文明都转化为了能量体生命,要知道强电磁场下的等离子体是极端高温的,温度能高达几千度。
我们知道物质由基本粒子构成,其物理过程中粒子的典型能量被称为能标。而我们常见的化学反应其能标大约是ev(电子伏特)级别,比如碳基生命就是由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这类些有机大分子组成,这些分子的分子间力的能标大约是0.01ev,这意味了几百度就能破坏它们的结构。
哪怕是元素周期表最左最右的元素化合物化学键的键能会稍微强一点,也还是在这个能标级别下。所以这就导致了这些转化成了能量体的生命无法操控常见的大部分物质了,几乎任何物质在高温高磁场的等离子体下都无法维持其化学键的稳定。也就是说,这个文明彻底的失去了自己原本积累的全部物质相关的科技。
再加上能量体生命非常合适生存在恒星表面,而恒星又是宇宙中最多的可见物质天体。这相当于在当前的宇宙中能量生命拥有最多最舒适的生存环境。
在长期失去科技的岁月中,能量生命同样逐渐失去了文明的粘性。要知道文明是由个体生命组成的,为什么个体生命要聚集起来组成文明?因为个体生命太脆弱了,在熵增的环境中很难永久的生存下去,必须聚集起来,一来容易产生适应环境的进化,而来也可以尝试改变环境。
但是能量生命却不同,只要还能从外界获取到能量,还能继续向着外界排出自己体内的熵,那它就能永久的活下去,如此能量生命还有什么必要去聚集起来组成文明呢?
最要命的是因为要维持自身的高磁场高温的特性,虽然受到物理规则的限制这些能量生命无法成长的特别巨大,但是对于恒星来说只要一个能量生命存在于上面,其本身寿命就会极大的缩短,如果有多个能量生命体那么恒星寿命的缩短速度还将呈指数级下降。这对于能量生命来说自己一个人找个恒星待着就可以在恒星熄灭前永久的生存下去,大家聚在一起反而要不断的迁移,这还聚在一起干嘛呢?
于是这个曾经的高科技文明分崩离析,族人为了生存逐渐分散到了各个恒星去。甚至还有部分个体因为空间虫洞的原因流落到了宇宙的各处。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能量生命也挺好的,毕竟个体强大又几乎是永生不死的存在,但是它们真的是永生不死吗?
首先我们的宇宙是一个熵增系统,宇宙的无序度是一直在增加的,从能量的角度来讲,熵增就意味着能量从聚集有序的高能状态总是会变为发散无序的低能状态。当宇宙一旦达到发散无序的低能状态也就是热动平衡状态的时候,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了。
当这种情况下哪怕是好处终极生命形态的能量生命在消耗光自身的能量后也会死亡。
丁浩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就嘀咕了一句,宇宙都热寂了,其他生命其实也差不多没戏了吧?
但诺克却罕见的对这句话进行了一个回应:“从新诺斯特文明目前的科技来看,并不一定哦!”
但追问下诺克却告诉所有人,这属于高级文明的理论范畴,人类文明无需在此时知道这个内容。与其他文明透露过多细节将会影响到这些文明的独立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有违新诺斯特文明的价值观。
最后,诺克总结道:“对于能量生命这样的文明来说,或者说叫它们种族更贴切一点,它们现在已经失去了科技能力,自身虽然还有智慧生命的智商,但是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都更倾向于非智慧生物。它们每迁移到一个恒星就会极大的影响到恒星的寿命,这无疑会极大的影响到其他文明的生存环境。是与新诺斯特文明价值观抵触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文明派别都不喜欢这个种族。”
“也就是说一个明明已经先进到人类都无法理解的高科技文明,居然就这样把自己的文明给作死了?还让自己成了宇宙癌症一样的存在被全宇宙的文明所嫌弃?”丁浩目瞪口呆的总结道。
“科技的进步不一定带来的是整个文明的提升,也有可能带来的是灾难。就像过去地球时代的核弹危机一样,当时如果一个有核国家不够冷静掀起核大战的话,说不定人类文明在那个时候就成为了堕落文明。”唐胜的徒弟赵金昊,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是的,每一个能成长到可以星际航行的文明都非常的稀有,也非常的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新诺斯特文明会在自己具备影响力的星域留下我这样的ai来尽可能的守护这些星域。就是因为每一个文明从诞生,到成长到初步具备星际航行能力都非常的困难,期间需要经历生命的诞生,物种的进化,智慧的产生,以及科技的出现,这些环节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文明都不可能进化到能够星际航行的地步。甚至一些大型星系中这样的文明连一个都还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