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轶事】“店里有人好吃饭,朝中有人好做官”。此语多少含有贬义意味,因为但凡那些无能庸官,非得朝廷有人才能戴稳乌纱。但这并不是说那些能吏大才、忠臣干将就可以以一己之力撑起朝纲。倘若朝堂上没有两个能够帮助你的人,即便你一腔热血、满腹经纶,恐怕也无多少用武之地。一心精忠报国的岳飞文武双全,但在朝堂上没人为他说话,即便有也只是坏话,所以他只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想必曾国藩对此看得很是透彻,他非常注意结交一些有能力的人物,而他们也确实为曾的仕途提供了莫大帮助。曾国藩被点中庶吉士以后,在1840年庶吉士散馆,他的考试成绩列二等第十九名,名次仍很高。因此,他被授职为检讨,留在翰林院供职。当时仅是七品官。7年后,他升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从此他步步高升、一帆风顺。清代末年,仕途冗滥,升迁很难。而出身“寒门”的曾国藩却十年七迁,连跃十级。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的意外。他在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时,给祖父写信说:“六月初二日孙儿荷蒙皇上破格天恩,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
在当时清政府内,湖南人中由科举取仕而获得阁学者只有季九师、张小浦和曾国藩三人,而在37岁即升二品的,仅曾国藩一人。曾国藩在京师的发迹,就得力于师友穆彰阿相助。穆彰阿,字鹤舫,姓郭佳氏,是满洲镶蓝旗人,1805年进士。道光时期甚为重用,1828年加任为太子少保,既而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后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历任兵部、户部尚书。1834年,任协办大学士,后升太子太保。1836年,穆彰阿担任上书房总师傅、武英殿大学士,负责管理工部。1838年,穆彰阿晋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后来有人评论他说:“在位20年,亦爱才,亦不大贪,唯性巧佞,以欺罔蒙蔽为务。”
这个说法比较适合他的实际。道光即位以后,忧虑大权旁落,选择官员十分谨慎,时时防之。而唯独与曹振镛、穆彰阿“有水乳之合”。曹振镛性情模棱两可,善于逢迎谄谀,又最为忌贤妒能。他的做官妙诀是“多磕头,少说话”。曹振镛死后,穆彰阿继之。他最善于窥测道光皇帝的意向,进而施加自己的影响,党同伐异。鸦片战争前,道光皇帝决心查禁鸦片,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穆彰阿不赞成林则徐的禁烟爱国行为,当鸦片战争爆发,他窥知道光皇帝已改变了禁烟的主意,于是怂恿道光皇帝与英国人妥协和议。遂使道光皇帝罢免了林则徐。道光皇帝厌战,而穆彰阿则顺其意,竭力主和。终道光一朝,穆彰阿受宠不衰。穆彰阿自嘉庆以来,典乡试3次、典会试5次。大凡复试、殿试、朝考、教习庶吉士散馆考差、大考翰詹,没有一年不参予衡文之役的。他的门生、旧吏遍布朝廷内外,知名之士多被他援引,一时人们号称“穆党”。曾国藩戊戌年会考得中,总裁即为穆彰阿,于是二人便有了师生之谊,曾国藩抓此机遇遂经常与之往来。由于他勤奋好学,颇有几分才干,对穆彰阿经常以求学的身份向其请教,实际是以此接近穆彰阿。因此,他也甚得穆彰阿的器重和赏识,处处得到穆彰阿的关照。1843年曾国藩参加大考翰詹,穆彰阿为总考官。交卷之后,穆彰阿便向曾国藩索要应试诗赋。曾国藩随即回住处将诗赋誊清,亲自送往穆府。这一次拜访似乎成为曾国藩迅速升迁的契机。在此之前,曾国藩的品位一直滞留未动。从此之后,则几乎是年年升迁,岁岁加衔,5年之内由从七品跃为二品。其前后的变化十分明显。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对曾国藩官运的转机做过生动的描述:一天,曾国藩忽然接到次日召见的谕旨,遂连夜到穆彰阿家暂歇。第二天被带到皇宫某处,环顾四周,发现并非平日等候召见的地方,无奈白白地等了半天,只好又回到穆府,准备次日再去。晚上,穆彰阿问曾国藩说:“汝见壁间(白天被带去的地方)所悬字幅否?”
曾国藩答不上来,穆怅然曰:“机缘可惜。”
踌躇久之,召来自己的仆从对他说:“你立即用银四百两交给某内监,嘱他将某处壁间字幅秉烛代录,此金为酬也。”
当天夜里,仆从将太监抄录的壁间字幅送给穆彰阿。穆彰阿令曾国藩熟记于心。次日入觐,则皇帝所问皆壁间所悬历朝圣训。因为奏对称旨,曾国藩大受赏识,道光帝还谕穆曰:“汝言曾某遇事留心,诚然。”
从此,曾国藩便“骎骎向用矣”。【智慧解读】纵观曾国藩在京仕途迅速升迁之过程,一是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积累,二是靠机遇。当然没有穆彰阿的知遇之恩及援引之功,无论他多勤奋上进,聪明能干,要在10年之内,连跃十级,那也只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没有平时的努力与素养,怎么又能有穆彰阿的赏识;即使有穆彰阿的赏识,没有曾国藩自己的主动策应,又怎么能使穆彰阿一再举荐。正如所云:“机会只属于那些学有素养、有所准备的人。”
因此曾国藩在看重善与人交际的同时,更特别注重平时的自强不息。他说: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之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其目的就是求得养之有素,抓住机会,实现理想。曾国藩的不可谓不高明!生活中,很多人自命清高,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有些人狭隘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此种种,是很难有所建树的。是的,成功并不是全仗人脉,它与人的努力、能力、潜力都不可分割,但倘若能够得到有能力的朋友从旁相助,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有何乐为而不为?在这个人力资源突显作用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倘若没有几个能够帮衬自己的朋友,那么做起事来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努力。一位知名商人曾经这样说过:“与大人物结交,我才得以有今日的成功,与大人物结交,在他的影响下,你才会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大大增强自身的素质。”
所以,但凡有心人,都会在生活中时刻留意,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以求借助对方的力量帮助自己赢得成功。曾国藩在这方面做得也是很到位的。由于曾国藩靠着平时的苦读及其深厚的学业功底,不仅使他能够金榜题名,而且在仕途上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升迁。而他的升迁与善交人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