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学透曾国藩 > 借困衡为砥砺

借困衡为砥砺(1 / 1)

【曾国藩语录】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曾国藩轶事】观察曾国藩的性格,第一条应当是“坚忍”。大概一个人不能像曾国藩那样坚忍就无法有顽强之力,与各种险境抗争,与各种人过招。1854年11月27日曾国藩在给他诸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官及办理军务,近几年来,心里常常有郁屈不平的感受,每每仿效母亲大人指腹示于儿女们的样式曰:“这里边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

那些往年的许多事已不全记得了,今年2月在省城河下,凡属我所带领的兵勇仆从,每次进城,必定遭痛骂毒打,这种情景都是四弟、季弟亲眼所见。谤怨之声沸腾,万口讥笑嘲讽,这也是四弟、季弟亲眼所闻。自4月以后,两弟不在这里,景况更加令人难堪。我只有忍辱包羞,屈心抑志。曾国藩的一生靠坚忍成就了他的事业。青少年时代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忍”战胜了磨难。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客居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抚又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诚心帮他的忙。湘军将士虽也拥戴他,可是他们的官级,有的比他还高,他好像一个道义上的统帅,当然是经不起败仗的。这时,曾国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忍。他在父亲去世,弃军回籍奔丧,甚至在欲急流勇退的情势下,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也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世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方法所带来的收获,而改变了的处世方法,无非是“坚”中多了一些“忍”,结合时势把“坚忍”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妥帖了。为此,他说:“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渡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处世人生中,特别偏爱“坚忍”,他说: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确合事实。敬仰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虞卿、田横、侯嬴、田光以及贯高都是此类人物。对于曾国藩的坚忍,连王运写《湘军志》时本想讥讽曾国藩,但终为其感动。1878年2月21日云:“做《湘军篇》,颇能传曾侯苦心;其夜遂梦曾。……”27日云:“夜观览涤公奏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然其苦乃自寻得,于国事无济,且与他亦无济。且吾尝怪其相法当刑死,而竟侯相,亦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也。余竟不能有此愚诚。‘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出师表》无此沉痛。”

【智慧解读】何为“坚忍”者?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道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忍。“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可理解为锐于进取,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如果一个人不能坚忍,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他就很难再有心思想自己下一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一个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就得睁得更大,这样才能够看清敌人,也才能够有机会还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要挨拳,恐怕命都难保!”

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还是得睁大眼睛面对受伤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会败得更惨。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宏图大业不是异想天开、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香扑鼻来?成大功、立大业者,都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不同寻常的忍耐,几乎可以说,任何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坚忍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细节上渐渐积累,战略上目光长远,进取心百折不挠,方可替自己事业的成功奠下厚实的基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