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到王浩的用意后,陈平心中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施政方针。
不过在颁布政策之前,陈平还是决定先试探一下丹阳城的老百姓有什么反应。
然后再根据老百姓的反馈及时调整政策。
想必这样的话,老百姓就可以接受了。
这天。
由于章邯大军不久就要来进攻丹阳的缘故,导致这段时间丹阳城的气氛都很严肃。
不管是王浩的将士,还是丹阳城的老百姓,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这样压抑的气氛,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出现了转变,让整个丹阳城有一股兴奋的热潮,好像是有什么天大的喜事一般。八壹中文網
造成如此大反应的原因,是因为丹阳城内出现了一个传言。
这条传言不知道是从谁口中说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地方流传出来的。
丹阳城最大的街道上,人来人往。
“奇怪了?”
一个出门置办针线的妇人看着街上巡逻的士兵,有些惊讶,这些士兵好像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奇怪?什么奇怪?”
妇人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诧异的看向妇人,不明白她说的奇怪是什么意思。
“怎么说呢,就是感觉这些士兵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好像巡逻的队伍更加威严整齐了,以前他们巡逻的时候可是随意得很,可没有这么威严。”
“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如此,可能是敌人要来了,上面要求的吧?”
老婆婆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妇人说什么。
就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个贼眉鼠眼的年轻人,一脸激动的跑到妇人跟前。
“这不是隔壁家张家那小子吗?你不去跟着你那些兄弟鬼混,跑这里来干嘛?”
妇人认得眼前的年轻人,毕竟都是一条巷子的。
妇人平时对这个张家小子很是看不起,不干正事,游手好闲,整天和他那帮子狐朋狗友到处鬼混。
“刘婶,我从兄弟那里听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小年轻也没有理会妇人看不起他的眼神,主要是早就习惯了,完全不在意。
不过一想到马上要告诉刘婶的好消息,他就忍不住激动。
这条消息还是官府要求他散布的。
官府就一个要求,就是把消息散布开来,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只要事情办好了,官府会给他一些粮食。
小年轻很愿意干这样的事,有粮食拿倒是其次。
最主要的是如果消息一旦确认,那他以后的赋税徭役会轻松很多。
这个消息就是王浩前天要求陈平落实的施政方针。
小年轻也不确定官府让他散布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因为就连他也不敢相信,还能有这种好事?
赋税和徭役降低这么多?
反正小年轻不敢相信,以他的推测,可能是官府把消息先放出来探探底,等知道老百姓的想法后,再来决定应该颁布什么样的政策。
小年轻猜想,最大的可能是赋税徭役会降低,不过不会有官府告诉他的力度那么大。
妇人和老婆婆听得一愣一愣的。
什么天大的好消息?看把你激动的?
妇人正要开口询问什么,小年轻迫不及待的提取说了。
“据可靠消息,郡守府会有大动作,会颁布一个重要的政策。”
“我兄弟的兄长就是在郡守府当差,消息就是从他那里传出来的,来源绝对可靠。”
“官府打算降低赋税,把赋税由现在的十税五,降低到十税一……”
还没等小年轻说完,周边聚集过来的老百姓纷纷表示质疑。
“十税一?假的吧?”
“就是,不增加赋税我们就要烧高香了,还降低到十税一?”
“这消息一听就是假的,官府什么时候这么好心过?”
受到质疑的小年轻一脸愤怒,这都是官府让他散布的消息,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
虽然不一定会把赋税降低到十税一,但降低到十税四总是有可能的吧!
小年轻正要发火,不过一想到官府交给他的任务,他就忍下来了,先把官府的任务完成再说吧!
“大家不要吵,先听我把话说完,据我兄弟的兄长说,还有其他的政策,你们先听完再吵!”
果然,小年轻的大嗓门一喊,周围聚集过来的老百姓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虽然大家认为小年轻说的都是谣言,但他们听得有点激动,万一是真的呢?
还是先等小年轻把话说完,再讨论也不迟啊!
没听到小年轻说的这个消息,是从郡守府当差的人口中传出来的吗?
万一可能大概也许是真的呢?
“消息说了,官府打算废除苛政,让老百姓不再有沉重的负担。”
“赋税刚才说了,还有就是徭役,据说徭役的服役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月,在服役期间,伙食都有官府包了,我们不用再自带口粮了。”
“还有,听说连坐也要被废除,这一点想必大家深有感触,以前的时候有人犯大事了,整个街坊都要受处罚。”
“还有就是士兵军官犯罪,罪加一等,尤其是在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将士不能强闯民宅,骚扰老百姓。要是发现将士犯罪的,可以举报,还可以获得粮食奖励。”
“……”
小年轻一口气把所有的消息都说完了。
一说完,周围的人群就炸开了锅。
“这是假消息吧?”
“徭役时间降低为一个月?还官府包吃住?”
“官府别动不动就征发徭役,我们就心满意足的。”
“还白白吃官家的粮食?美得你了。”
“……”
“还举报有奖赏?那些大头兵不来骚扰勒索我们就烧高香了。”
“就是,真要是举报了,那他们以后报复我们怎么办?”
大家纷纷表示不信,认为没有这样的好事,是小年轻在这里造谣。
不过小年轻没有理会大家,也没有解释。
反正他已经把消息带到了,信不信就不管他的事了。
他还要去其他的对方散布消息呢!
散布消息,小年轻只是陈平找的其中一人,还有好几个人也在全城散布消息。
半天时间不到,消息就已经遍布全城。
城内所有的老百姓都在议论。
毕竟这消息事关大家的切身利益,不可能有人忽视它。
虽说大多数人不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但并不妨碍他们激烈的讨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