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源一袭话说完,杨素沉默不语,阳刃与冯通则喜笑颜开。
阳刃吹捧道:“先生大才,每每聆听您的教诲,总能让我有新的收获。”
冯通也点头道:“方先生德才兼备,虽然您是个儒生,但同样能让我这个墨家弟子为之折服。”
方源则摆手道:“但你们今天拿宋国调侃,让我很不开心。”
阳刃疑惑道:“先生这是为何呢?笑话要么是他人创作的,要么就是宋人自己曾做过的事,我们只不过是把他复述了一遍,您为何要不开心呢?”
方源叹了口气道:“读书人怎么能人云亦云呢?同样的故事,放在不同的人眼中,就蕴藏着不同的内涵。
只可惜世人大多以结果论胜负,却从不分辩故事人物的动机如何,这正是让我失望的地方啊!”
冯通好奇的向着方源躬身拜了一拜,他请教道:“先生愿意谈谈您的看法吗?”
方源道:“就拿你方才讥讽的宋国大夫华元来说吧。华元因为没有将羊肉分给自己的御者,所以让他心生怨恨,最终导致宋国战败。
世人都讥笑华元战败,却很少有人去苛责带着他闯入郑国战阵中的御者羊斟。
仅仅是因为一块羊肉,即便对主将心怀不满,难道就可以不顾大局带着主将闯入敌阵吗?
这样的行为,即便不以仁义道德来评价,按照军法同样应当处死。
华元因为自己的小过失被后人讥笑,但羊斟的大过失反倒没人去评价了。这难道不是错误的人云亦云吗?
当初楚庄王围攻宋国,楚军围城多日,军中只剩下七天的口粮。
如果吃完军粮还不能取胜,那楚军就只好回去了。
于是楚庄王派司马子反登上土堙,窥探宋国都城的情况。
宋国的华元看见了,于是也登上土堙,出来会见子反。
子反问他:你们的情况如何?
华元说:疲惫不堪啊!
子反问:疲惫到什么程度?
华元说: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
子反叹息道:呀,听起来情况很糟糕啊!我听说被围困的军队,即便马儿吃不饱,也只牵出肥马给客人看,你怎么这样对我吐露真情呢?
华元恭敬地向子反拜道:我听说君子看见别人困难就怜悯他们,小人看见别人危难就幸灾乐祸。我看您是位君子,所以就据实相告了。
子反于是鼓励他:嗯,努力防守吧!我们也只有七天的军粮,如果吃完军粮还不能取胜,就会撤军了。
说罢,他向华元拱手告别,回去见楚庄王。
庄王问:敌情如何?
子反说:疲惫不堪啊!他们交换孩子杀了吃,拆下尸骨烧火做饭。
庄王开心的拍手:好啊,看来他们很疲惫了!那么我就咬咬牙,攻下宋城再回去。
子反说:不行,我已告诉对方,我军也只有七天的口粮了。
庄王听了勃然大怒:我叫你去侦察敌情,你怎么倒向对方泄露军机?
子反将华元的事告诉了庄王,说:小小一个宋国,尚且有不肯骗人的大臣,难道楚国就没有吗?因此我向对方说了实话。
庄王还是不甘心,说:算了,那就不治你的罪了!不过虽然军粮不足,我还是要攻下宋城再回去。
子反说:既然如此,那就请君王您住在这里好了,反正我要请求回去了。
庄王很无奈,说:你丢下我回去,我还和谁住在这儿呢?我也回去算了。
于是他们就带领楚军退出了宋国。
寻常人仅仅记住了华元的过错,将他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本就是一种错误。
现在连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人也开始讥笑他的过错,却忘了他本是个能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救万民于水火的好大夫,这何尝不是种悲哀呢?”
阳刃听到这里,汗颜着向方源道:“学生知错了,还请先生责罚。”
冯通也抹了把脑门上的汗,低声致歉:“是弟子浅薄了。”
唯独杨素追问道:“方先生,华元与子反议和的事,我记得《春秋》中可是被贵派的孔子隐晦批评过的。
他们二人都是大夫,但《春秋》中却只用‘人’,而不是用‘大夫’来代指他们,这是含有贬低意味的。
为什么要贬低他们?因为他们私下讲和,超越了自身的权限,这在儒门中属于逾越礼制。
但您身为儒生,为何却要违逆贵派先圣的意志,赞扬他们二人的决定呢?
所以,您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杨素的问题十分尖锐,冯通与阳刃听完他这个问题,更是忍不住怒视杨素。
在百家学说对抗的当下,杨素直面逼问方源的话,无异于杀人诛心之语。
只要方源一个不慎,就可能落入被儒生们口诛笔伐的境地。
马车上的陶然也兴致勃勃的望着这一幕,他同样很好奇方源会如何作答。
冯通骂道:“你这无用之人,是想要把方先生挂在架子上烤吗?”
阳刃也生气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称呼杨素的字,而是用杨先生来代称。
“杨先生,你今日确实有些过火了。这又不是泾水与渭水,泾河水浊,渭河水清,所以才看起来分明。但百家学说本就相互交融,哪里能分的那么清楚呢?
你道家不也常说道可道非常道吗?天地之间的大道与人的立场,这哪里是三两句话能够交代清楚的呢?”
杨素本来只是因为被方源驳倒显得不开心,这个问题也只是图个嘴上痛快。
现在他回过味来,才发现自己貌似踩了地雷。
于是,他赶忙回道:“罢了,你说的也有道理。方先生如果不方便回答的话,那就不回答吧。”
谁知方源只是笑了笑。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几个月前提出,也许他还不好作答。
但在与陆鞅交谈之后,在这一路经历之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以及越发清晰。
方源道:“无妨,既然你想知道我站哪一边,那就告诉你吧。”
杨素一脸惊奇:“那您到底站哪一边?”
方源望着不远处麦田中忙碌的农民,他们的汗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是金黄的麦粒。
“我只站百姓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