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朱元璋的狗头军师! > 第110章 重启募兵制,准备抵御倭寇大规模登陆

第110章 重启募兵制,准备抵御倭寇大规模登陆(1 / 1)

面对要亲自下场的朱元璋。

一旁的二虎,当然慌了。

“皇上!”

“这些倭寇,交给卑职就好!”

但只听李淳风说道:

“二虎。”

“你就放心吧。”

“这些手持纸扇的倭寇。”

“并不是正经的武士。”

“全是一群欺软怕硬的浪人。”

说着。

还给了自己就在一旁的老婆,也使了一个眼神。

就这样。

在二虎和其他的锦衣卫拉住朱元璋。

朱元璋也挣扎着,想要亲自下场杀倭寇时。

一旁。

能够辕门射戟的秦林儿,就已经从箭壶之中掏出了一支雕翎箭。

气定神闲,拉弓如满月。

捏着箭矢的手指一放。

“嘣!”

随着弓弦的弹响。

那一只雕翎箭,也“嗖”的一下飞出。

“嚓!”

精准的射穿那倭寇头目的脖子。

“嚓!”

“嚓!”

秦林儿紧接着又是两箭。

又放倒了两个倭寇。

这下。

在秦林儿精湛的箭法下。

朱元璋和二虎等锦衣卫,那都没得争了。

只见。

倭寇的头目被直接射杀。

还活着的倭寇副手,当然发现了站在小坡上的李淳风和朱元璋等人。

这才朝着倭寇们一挥手。

“狡猾的明人!”

“有伏兵!”

“撤!”

但就仅仅因为下达撤退命令,和做出挥手的动作。

那就被秦林儿所捕捉。

所以。

发现这倭寇副手应该也是一个什么小头目。

“嚓啦!”

又是一箭。

秦林儿又直接射杀了那倭寇副手。

这下。

剩下的倭寇们,当然全都逃向海边,赶紧乘船逃走了。

可其实。

李淳风等人身后。

并没有倭寇们想象的伏兵。

总共。

就只带了几十名锦衣卫而已。

如今。

那1000多卫所兵已经溃散。

要是那500多倭寇没被吓跑。

真要打起来了。

说不定。

在应天府替朱元璋代管朝政的朱标,还真有可能要直接登基了。

可即便如此。

看到数百名倭寇就能在大明沿海横行霸道。

看到那些卫所兵疏于操练,一下就被杀的丢盔弃甲。

根本就无法保护大明百姓的安全和财产。

朱元璋当然大为震怒。

“怎么回事!”

“这到底是怎么搞的!”

“淳风!”

“你啊你!”

“怎么只顾着通番赚钱,连这兵马的建设都忘了啊!”

“区区几百个倭寇,那就能如此横行。”

“成何体统!”

卫所兵如此不堪。

朱元璋当然要好好责问作为最高长官的李淳风。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

如今。

李淳风的胆,是真的肥!

完全不给朱元璋任何面子。

直接说出了卫所兵战斗力如此低下的根本原因!

“大哥。”

“实不相瞒。”

“如果不对卫所制改革的话。”

“我也没办法。”

“我也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

听到这话。

朱元璋当然有些难堪。

“四弟。”

“你是说,养出这些兵渣子,全怪咱的卫所制?”

听到这话。

一旁的二虎等人。

当然都替李淳风捏了一把汗。

他们都记得。

当时。

朱元璋提出卫所制的时候。

可是当着他们的面。

十分自豪的自诩自己这卫所制,简直是一举两得。

既让百万士兵解甲归田。

自己种田,自给自足,不吃百姓一粒米。

替国家减轻了军事开支。

又让这些士兵成为了世袭的军户。

这样,那就可以老子教儿子。

保证在突然遇到大型战事的时候,也可以快速集结,保证大明有源源不断的兵员了。

但只听李淳风说道:

“大哥!”

“你这卫所制的设想,当然很好。”

“但是。”

“据我所知。”

“因为军队待遇变差。”

“军官们,不仅开始克扣士兵的军饷。”

“更是将原本免除的杂役,又加到军户身上,把手下的军户完全当了家奴和佃农。”

“甚至。”

“还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士兵们的土地。”

“使得军户们不堪重负,不断出逃。”

“就算是留下的士兵们,那也全都变成了不会打仗的佃农”

“而那些军官,也都肥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地主。”

“并且。”

“为了补充不断逃走的军户。”

“各地州府,不仅开始虚报人数,更是开始招收地痞、流氓、罪犯等人员。”

“以至于,军队的军纪和形象不断败坏。”

“在民间。”

“那都出现了“好男不当兵”的流行童谣。”

“军中。”

“盗卖军粮、军械的行为,也已经查处了多起。”

果然。

李淳风直接把卫所制真实的效果说出。

之前还一直为自己的卫所制而有些小得意的朱元璋。

那真的有些绷不住了。

“淳风!”

“你说的,是真的?”

李淳风当然肯定了点了点头。

毕竟。

再这样下去。

那不止沿海的卫所兵要被倭寇暴打。

常常几十几百的倭寇那就能横行无阻了。

甚至。

到了明朝中后期,那九边重镇的边军,那也要日渐腐败。

根本抵挡不住闯王和满清的八旗军。

“大哥。”

“北方还有一些战事的地方,那还好。”

“这南边,要是再这样下去。”

“恐怕士兵们,真要变成不会打仗的佃农了。”

除了要让朱元璋意识到卫所制弊端外。

李淳风更是提醒道:

“况且。”

“之后。”

“随着倭国上弱小的国家不断被灭。”

“还会有更多的武士和浪人成为倭寇。”

“如果说,真到那时候,真让我只依靠这些卫所兵。”

“我恐怕还真奈何不了那数以万计的倭寇!”

“所以。”

“大哥!”

“为了打击倭寇和以防万一,请让我重启募兵制,招募新军!”

果然。

见识到卫所兵战斗力的低下后。

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倭寇后。

况且。

李淳风也为他搞了许多钱。

不仅能够支持来年对陕、滇两地的军事行动。

甚至。

还有钱建设沿海的军队后。

朱元璋当然也没有心疼这一点钱。

只不过……

“行!”

“那咱就许你招募新军!”

“但是!”

“你必须让这些倭寇,从此在我大明沿海绝迹!”

对此,李淳风当然一点都不虚。

毕竟。

就算李淳风真的不知道怎么对付倭寇。

那直接抄作业,直接将戚继光对付倭寇的方法全盘照抄。

那还不会吗?

于是。

跟随视察结束的朱元璋一同回到京城的。

还有李淳风给大明科学院下达的最新任务。

只见。

随着锦衣卫将将新任务传回。

科学院内,又是一片议论之声。

“虎蹲炮?”

“用于在山岳、森林、水田等有碍大炮机动性的战斗地域的轻型火炮?”

“藤牌?”

“必须要能够阻挡老式火铳的杀伤?”

“狼筅?”

“这不是那些旷工起义军发明的武器吗?”

“还有这‘田趟’!”

“不是沿海的滩涂劳动人民使用的工具吗?”

“因为倭寇每次都是趁着海水涨潮,那就登岸劫掠。”

“而海水退潮,那就跟着逃走。”

“以至于近岸数都是布满污泥的滩涂,难以追击?”

“所以。”

“让我们将这‘田趟’改成能够在污泥上来去自如的‘泥马’?”

“还有这,倭刀?”

除了跟随锦衣卫返回的诸多研发和制造任务外。

科学院的人还发现。

李淳风还让锦衣卫给他们带了一把缴获的倭刀。

那锦衣卫也解释道:

“在与倭寇的战斗中。”

“相国大人发现,我军短兵难接。”

“长兵,又不够迅捷。”

“被倭寇近身者,往往身多两断!”

“因此。”

“相国大人命你等破解这倭刀折叠锻打的工艺。”

“并减少钢材杂质。”

“还要兼顾成本和性能,给明军打造新的制式刀具!”

而果然。

在皇宫内。

这么久没打仗。

如今为了收拾倭寇,李淳风一下又给到科学院这么多新任务。

又要研究这么多新东西。

朱元璋,当然也又回忆起了几分当年的感觉。

“果然啊。”

“这家伙。”

“就总是能搞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还真是什么东西都会!”

于是。

朱元璋也再次叫来了汤和、徐达两兄弟。

“二弟、三弟。”八壹中文網

“如今,咱四弟在东南,不仅替咱充实了国库。”

“更准备替咱收拾那些倭寇了。”

“你们啊,那也准备准备吧。”

“明年。”

“也该替咱去扫荡扫在陕、滇两地的元庭残余势力了!”

果然。

听到又有仗可以打了。

又可以带兵了。

汤和、徐达两人。

当然又兴奋了起来!

“大哥!”

“真的?”

“太好了!”

“不然再拖几年,再等百姓休养生息个几年。”

“我们这身子骨,那还真要杀不动了!”

对此,朱元璋当然也有些无奈。

又不是他不想。

谁怪之前国库里,那是真的没钱呢!

而李淳风那一边。

在安排好武器的升级后。

李淳风,也开始着手于新军的招募了。

不过。

看到李淳风迟迟没有开始招募士兵。

作为妻子。

在屋中给李淳风揉肩的秦林儿,那都有些急了。

“官人。”

“不是说要招募新军吗?”

“怎么,现在还没开始招人啊?”

可只见李淳风一边带着享受的表情,一边说道:

“林儿啊。”

“难道,你忘记我当年的选兵标准了?”

“这最为可用的,还是乡野老实之人啊。”

“尤其是那些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的劳动百姓。”

“再等等吧。”

“如今八宝山一带,刚刚发现了一处银矿。”

“过不了几天,那些适合的人选,会自己聚集而来的。”

果然。

还真如李淳风所说。

仅仅是几天后。

一个锦衣卫,那就真来报告了。

“大人!”

“为了争夺那八宝山的银矿。”

“附近的村民,真的打起来了!”

“并且都拿着农家器具,足足有1万多人!”

这下。

义乌兵过于彪悍的民风。

还真的完全超出了李淳风的想象。

原本。

还以为最多及时几百,撑死就发生几千人的械斗罢了。

但现在。

为了争夺那八宝山的银矿,一下就发生了足足1万多人的大规模械斗?

这些。

李淳风当然都慌了。

“快快快!”

“快带我过去!”

“不快点阻止,那就真要出大事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三国之皇叔四弟 三国:征服一切,从抢甄宓开始 红楼如此多骄无删减 明末昏君?我乃中兴之主!朱由校张瑞图 三国之乱世三义 萧云沈可儿 执魏 大唐之美食供应商尹煊李丽质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