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帝国远征军抵达熊国乌拉尔防线上最重要的一座城市——叶卡捷琳娜堡。
帝都军事部成立了乌拉尔前线总指挥部,由帝国陆军总司令陈中奎任乌拉尔前线总指挥。
帝国远征军和帝国东线部队全部由他一体节制。
手握六个集团军,其中还包括帝国最精锐的铁卫军,陈中奎从一个治安署署长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步步高升到了帝国陆军总司令的职位。
其军事才能从秦牧发掘出来以后就一直在多次战争之中发光发彩。
叶卡捷琳娜堡一战将是他的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战。
没人知道邓尼金到底在叶卡捷琳娜堡布局了多久?他怎么能把一座城市的城防布置的严密到这个地步?
起初的时候,陈中奎还以为邓尼金只是在叶卡捷琳娜堡的外围布置了固若金汤的防线。
那时他还以为自己带着东线三个集团军的大军过来跟西侧的帝国远征军的两个集团军合力,应该很容易就能将叶卡捷琳娜堡拿下。
然而,等陈中奎到了叶卡捷琳娜堡之后他才发现。
不是自己不努力啊!奈何敌军有高达啊!
邓尼金居然在叶卡捷琳娜堡之中建立了大量的地堡,很多重要的设施,就像指挥部和兵工厂之类的居然都被转移到了地堡之中。
而且叶卡捷琳娜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防空洞和防炮洞,这让整座城市抵抗帝国军重炮和空袭的能力都大幅度增强。
陈中奎不由得感叹,邓尼金果然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作为乌拉尔防线关键的叶卡捷琳娜堡绝对会遭遇帝国军重兵围攻。
所以这里的一切防御措施都是为了应付长时间孤军奋战准备的!
陈中奎还是第一次在战场上体会到这种被人针对的感觉。
感觉是真的非常不好!
现在,他面对这样一个超级强大的乌龟壳,也实在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靠硬实力一点点的破开叶卡捷琳娜堡的乌龟壳。
不过,帝国军这边的兵力足有五个集团军的主力,其总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万人。
而熊军布防在叶卡捷琳娜堡及其周边的兵力只有四十多万。
有这样的兵力围困,叶卡捷琳娜堡的熊军已经无法威胁帝国军打穿乌拉尔山防线和乌拉尔河防线的进攻计划了。
只是,被叶卡捷琳娜堡牵扯了六十万兵力着实是让陈中奎和整个熊国方面的帝国军非常难受!
但是同时,陈中奎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叶卡捷琳娜堡周边的熊军三个方面军被整编为乌拉尔方面军
其统帅是新任的乌拉尔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
不得不说,邓尼金这一次选帅非常成功!
在目前熊国残存的未被俘虏或击毙的将领中,叶廖缅科或许是最适合在叶卡捷琳娜堡负责防御的人了。
即便是在之前的熊军统帅之中,叶廖缅科也算是作战最为顽强,统御部下最为严厉的一个了。
对熊军来说,叶卡捷琳娜堡的防御战绝对是一场异常艰苦的作战。
指挥这场作战的将领必须有极其顽强的意志,而且还要有极其严厉的作风,才能让部下在绝境中依然能够艰苦奋战。
叶廖缅科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从十月份开始直到十二月中旬,乌拉尔山地区面对帝国军的威胁,已经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两个月中,叶卡捷琳娜堡的外围防线虽然早已经被徐棠统领东线的帝国军千疮百孔。
但是整个叶卡捷琳娜堡依然固若金汤!
叶廖缅科堪称居功至伟!
不久前,邓尼金刚刚给叶廖缅科颁发了表彰其功绩的熊国英雄勋章。而且还公开发表讲话表彰了乌拉尔方面军。
叶廖缅科还因此开了一场庆功会。
可是,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不妙了。
随着帝国军队的逐渐合拢,乌拉尔方面军已经彻底丧失了制空权。而且整个叶卡捷琳娜堡也完全处于了的重重包围之下。
乌拉尔方面军想要突围出叶卡捷琳娜堡的难度非常之大,至于击退帝国军的进攻,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难度还会越来越大!
可是到了现在,邓尼金都没有让叶廖缅科撤离的打算。
叶廖缅科觉得邓尼金恐怕是想让自己为国尽忠了!
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邓尼金心里也在想着借帝国军之手除掉这个自熊国内战爆发以来就与他面和心不和的将领。
叶廖缅科最终决心突围,就像布良斯克方面军被古德里安歼灭时那样,至少他能够率领近卫部队从帝国军的包围圈中逃出去。
但是帝国军没给他这个机会,就在12月15日,帝国军终于积蓄了足够多的力量,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了攻击。
大量帝国军的坦克伴随着潮水般的步兵向着叶卡捷琳娜堡外围的熊军地堡群发起了进攻。
帝国的空军出动了上千架战机,黑压压地从空中袭来,试图升空抵抗的熊军战机在不到十分钟内就被全部击落。
叶廖缅科相信,乌拉尔方面军一定能击退帝国军的这次进攻,就像千顶城方面军第一次在千顶城周边击退日曼国和奥匈邦联的联军那样。
"报告,帝都军事部已经批准此战可以使用一切除原子弹以外的武器!"传令兵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陈中奎。
"好,那就让帝国的炮火在叶卡捷琳娜堡这个乌龟壳中煮上一锅钢铁的肉汤吧!"
随着陈中奎一声令下,四门刚刚沿铁路大动脉运到前线的列车炮被投入了战斗。
叶卡捷琳娜堡周边及城内的坚固要塞都成了列车炮的重点关照对象。
800毫米列车炮,一发炮弹就足以摧毁叶卡捷琳娜堡中最坚固的堡垒。
这四门列车炮可是从多年以前秦牧还在闽省闷头发育之时就开始建造的。
如今,随着帝国铁路被大规模修缮和加强,这四门列车炮终于有了其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