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京满唐红酒店地址 > 第0869章 李世民懂得无私奉献了?

第0869章 李世民懂得无私奉献了?(1 / 1)

他今天过来见李世民又不是为了教育李承乾,胡乱的应付了一句后,跟李世民说起了正事,

“二哥最近不是一直在买官吗?突然找我过来有何要事?”李世民听到了这个,也无心再计较李承乾的事了,当即微微的坐直了道:“我是有点事跟你商量……”

“什么事?”李元吉疑问。李世民直言道:“如今买官的事陷入到了窘境,我需要你帮我打开局面。”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继续问道:“什么样的窘境,需要我如何帮你打开局面?”李世民坦言道:“目前河北道、都畿道能卖的官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博陵、清河、范阳各家不受重视的庶系子弟,一大部分已经被我们所控。可太原和弘农那边却迟迟没有进展……”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道:“因为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中有人,地位还不低,所以你不敢冒然行动?”倒不是说李世民害怕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以李世民的身份,以及经历,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还真吓不到他。

他之所以在太原和弘农没有取得进展,是不想太过激,不想引起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廷上的人警觉,从而进行反击。

以大唐如今的根基,倒是不怕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反击,可要是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的人再拉上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一起向大唐发难,并且在朝廷上形成洪流的话,那也不好解决。

而且大唐在博陵所谋的事情也会因此功败垂成。所以李世民才会变得很谨慎。

李世民点着头道:“不错,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在朝里都有人,一旦他们发现了我们所作的事情是在挖他们的根基,他们一定会反扑,他们在朝里的人也会第一时间聚集起一伙朝臣来抨击我们。如果我们不管不问的话,他们说不定还会拉上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一旦当他们形成了规模,那我们就骑虎难下了。到时候为了安抚他们,势必要壮士断腕。我们此前所作的一切,以及你现在在博陵所作的一切都要付诸东流。”李元吉也知道这个道理,当即问道:“那你准备让我如何帮你?”李世民没有吞吞吐吐,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我需要你将王圭外派出去,顺便让弟妹回府省亲。”李元吉思量着道:“你是想让王圭无暇顾及王氏的变故,想让妙言去安抚杨氏?”李世民点头道:“不错,王圭一旦被外调,被琐事缠身,再想管太原王氏的事可就难了,弟妹回了杨氏以后,杨氏上下的目光势必会聚集在弟妹身上,到时候我在弘农买官,就没有那么显眼了。”李元吉沉吟着道:“这恐怕不是长久之计,王圭被外调,终有一天还得调回来,妙言去了杨氏以后,也不可能在杨氏多待。”这充其量就是一个权宜之计,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能长久的解决问题。

一旦王圭回京,杨妙言回宫,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的人察觉出一样,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更勐烈的反扑。

到时候大唐所需要面对的麻烦还是一样的。李世民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替你想好了,到时候你派人配合我演一出戏,然后再把所有的一切推到我头上。他们即便是有火,也只能冲我撒,而我已经是个庶民了,他们也不能拿我怎么样。”李元吉不着痕迹的摸了摸鼻头,忍不住道:“那到时候你会被千夫所指,永无出头之日。”李世民呵呵一笑,戏谑的看着李元吉道:“你当初选我做这件事,不就是这么想的吗?”心思被拆穿了,李元吉心里有那么一丢丢的尴尬。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就不用担心李世民在这件事上图谋什么了。毕竟被所有世家豪门盯上了以后,他就没办法再干其他的了。

“二哥把我想的也太龌龊了吧。”虽说心底里已经承认了李世民的说辞,并且准备按李世民说的办,但嘴上还是替自己辩解了一句。

李世民也没说话,只是继续戏谑的笑着。李元吉也没脸再在龙船上待下去了,找了个借口离开了龙船。

回到武德殿的时候,杨妙言等人已经睡了,李元吉也没有去打扰,只是自顾自的在正殿里找了一个地方宽衣睡下了。

次日一大早,宫里的其他人还没起的时候,李元吉就已经先起了,先派人去看了一下杨妙言起没起,得到了没起的回复以后,提笔写了一份调令,派人送去了三省。

调令的内容很简单,任王圭为河南道、东南道巡抚大使,戴胃为观察使,王玄策、柴令武、杨豫之、杨思之为观风使,巡抚河南道和东南道。

说是巡抚大使,实际上身份地位和安抚大使差不多,只不过现在大唐内部已经没有什么心思不定的官员需要安抚了,也没有什么起义军需要招抚了,所以只能以巡抚之名,去巡视抚慰地方。

一来体察体察民情,梳理一下地方上的冤桉,帮地方上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二来帮朝廷好好的看一看地方上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政令需要继续发扬,那些政令需要改正,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新的政令去弥补。

总之,这个巡抚大使就是代替朝廷去地方上查漏补缺的。除此之外,李元吉还给王圭这个巡抚大使赋予了一个新的职能,那就是观察河南道、东南道那些地方适合种水稻,能推广水稻。

一旦观察到了适合的地方,并且面积还不小,那正在荆州推广的水稻就可以推广到东南道和河南道了。

依照历史上的记载,整个中原都能种植水稻,甚至在后世高丽人还培养出了能抗寒的水稻。

只不过,如今适合栽种水稻的地方只有南方,北方还没什么人种过,种子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才能达到在北方种植的标准,所以得先紧着南方为先。

河南道可不是后世的河南省,所辖的地方也不仅仅只有河南省的地方,还有湖北、安徽、江苏一部分地方。

而河、湖、安三省交汇处水系极其丰富,安、江两省内部水系也极其丰富,都适合种植水稻。

而这几个地方属于大唐人口较多的地方,水稻推广开来的话,产量应该会超过荆州。

倒不是说荆州地方不如这几个地方大,田产没有这几个地方多,而是人没这几个地方多。

无论是那个时代,人才是一切的关键。没有人,地方再好、地方再大,也不会有任何产出。

东南道就更别提了,所辖的地方是后世的江浙地区,属鱼米之乡,虽然江浙地区已经有固有的水稻了,但稻种明显没有林邑的那种一年三熟的变态,要是能用上林邑的稻种,并且再扩大种植面积的话,那稻米的产量很有可能会持续上升。

等河南道、东南道、荆州、交州这四个地方的水稻彻底推广开来,并且有固定的产出的话,那大唐就没有什么粮食之忧了。

毕竟,大唐才两百多万户人,按满配一户五人算,也才一千多万人口。

当现有的北方已经被种满粮食,南方也有了一定开发,并且种的还是产量及高的稻种以后,你怎么吃得完?

根本吃不完。你人口还是太少了。至于说劳动力嘛。大唐内部是缺,可外部不缺啊。

这种事都不用朝廷下命令,下面的人就把事办了。于志宁、韩良、薛收等人,不仅已经开始从苏尼失、突地稽、踏实力部开始购买俘虏了,最近甚至跟西突厥的人搭上线了,准备从西突厥手里购买西突厥在东突厥战场上俘虏的所有俘虏。

据说还是唐俭帮忙牵的线。唐俭已于年前跟西突厥勾搭上了,并且说通了西突厥跟大唐建交。

西突厥虽然没有派遣使臣来大唐,但是允许了大唐的使臣和商人在西突厥通行。

唐俭就是派人在跟西突厥交涉的过程中,认识了西突厥的真珠统俟斤真珠统如今就是西突厥派往东突厥的诸部联军的酋长之一。

唐俭在得知了于志宁、韩良、薛收等人迫切的需要劳动力,甚至不介意用突厥的俘虏以后,就帮忙在中间牵线,让于志宁等人认识了真珠统,如今双方正在讨价还价。

等商量好了价钱,于志宁等人就可以大批量的从真珠统手里购买那些西突厥在东突厥战场上俘虏的俘虏了。

不仅如此,远在交州的长孙无忌也开始动起心眼了,为了尽快的完成属于他一个人的屯田计划,他已经盯上了交州山里的那上百万的土蛮,还有益州境内的滇人、蒙舍诏人。

如今正忽悠着交州一众有兵权的总管们帮他去山里抓野人呢。据说一个野人给三批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起点 金陵异闻录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作者何不言情 穿越战国之我是武田盛信 王朝模拟器,大臣全是历史奸臣 人在伪装者,开局和郑耀先接头我笑呵呵 傲霸天下 大唐全能奶爸 抗日之从南京到东京 带着系统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