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里,哀恸的哭声整整一夜都未曾停过。直至天亮之时,府外还有不少百姓守着,这些人在檐下坐了一夜。
莫云溪与林家长子林成礼更是花了整一夜的时间,才将宅中大小事务都安顿好,天将破晓时才安排好了老中堂的后事。
林家嫡系里如今只剩下了这两位公子并一位小姐,林听寒前日才遭打击,谁料次日林素武就自尽家中,林府上下一时人心涣散,惶惶不安。
唯一留存清晰理智的二人相商过后,敲定了今日的事务,林成礼方送着人到了府门口。
一出去,望见眼前的场景,莫云溪和林成礼皆是一怔,老中堂薨逝在昨日夜里,这些百姓不知什么时候得了消息,竟在府门外整整守了一夜。
难怪昨夜在府上时,总觉得外头有阵阵哭声,然而那些细小得微不足道的声音终究是湮没在了夜里那场大雨里。
莫云溪很是感慨,眼中情绪复杂,显见的便是怜惜之情。
一回头,瞧见林成礼也是同她一样,二人相视一眼,颔首间,彼此已经统一了心意。
下了台阶,小厮牵着莫府的马车就到了门前,破晓的一缕天光自云层中打落下来,在蒙蒙雨中显得格外神亮。
莫云溪一手掀了帘子,刚要上车,熟悉的声音冷不丁就出现在身后,她一回头,眼前站着的就是华兴文。
“忙了一夜了,先回去歇歇吧。”
他在关心她?
莫云溪对上他的目光,眨了眨眼。
最后,嘴角浮现一抹苦笑,并没理会他。
微屈了身子进了马车内,撒下帘子,将视线完全隔绝。
车夫熟稔地调转车头,手上马鞭一扬,马儿就拉着车往一个方向驶远。
华兴文避让到一旁,望着莫府的马车远远离去,眸中光亮越来越暗,胸膛可见的起伏,末了一声叹息,抬脚不知向哪里去了。
马车驶入宫中,照例停在三门外。
耳边碌碌的声响骤停,莫云溪张开微阖的双眼,眼皮抬起时,眸中泛着的光寒意十足,带着十二分的凌厉,叫人不敢与之对视。
未踩脚凳,莫云溪直接跳下马车,一抬手墨七就到了身旁。
她附在人耳边低低吩咐了几句,就见墨七躬身应下,很快身影就消失在了层层宫墙之间。
太和殿。
今日本逢着朝中官员休沐,然昨夜变故陡生,林素武之死可谓是震惊朝野,因此今日太和殿上满朝文武几乎都来全了。
莫云溪赶到时,殿内已经站满了人,而李恒正端坐在龙椅上,冕上垂下的十八串旒珠轻微晃动着,叫人看不清他面上表情。
她迈步进去,入殿之后便径自走到了自己的位子上站着,并不因来迟而有所避让,脸上冷冰冰的,此刻莫云溪周身的气势,就差把“生人勿近”和“离我远点”八个字写在头上了。八壹中文網
小皇帝孤坐上首,目光垂落在莫云溪身上,见她来了方才微微侧过脸,看向一侧恭肃立着的郑公公。
“宣旨。”
“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原文华殿大学士,中堂左相林素武,论才入仕,与我朝呕心沥血,教化百姓,其功可居。着赐治丧银五千两,以国公之礼下葬,谥号‘文忠’,其子着承袭一等伯爵,世袭罔替。林氏子孙,着俟年末岁时经吏部引见,于太和殿候旨施恩,乃示朕眷念勋臣,永怀翊赞之意,钦此——”
两个司礼太监一左一右捧着圣旨,垂着头恭敬立着,绣金的黄绢长长的被展开,上头半干的墨迹还能瞧得出来。
郑公公站在圣旨后头,脚下步子小小挪动着,高声一字一句宣读着圣上旨意。
字正腔圆,太和殿内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原本朝臣薨逝便是一桩不小的事,更何况是威望颇高的林素武,沉重万分,寂静的大殿内,此时却时不时传出几道议论声。
皇帝制曰,乃圣上亲笔所写,而非交秉笔太监代之,其重视程度便可见一斑。
且不论这一则,单是圣旨的内容,就足以让朝堂上站着的众人心思百转千回了。
凡朝中文武官员,大臣薨逝,朝廷依例皆会赐予治丧银两,但这多少便与其人功绩高低挂钩了,五千两白银,乃是亲王薨逝时才会有的数量。
更不用提所追谥号,朝臣薨逝候,是否应当予以谥号,须得由礼部奏请,得到皇帝恩准的旨意后方可由内府拟号,上呈皇帝亲自挑选,一道道程序下来方能正式追封赐谥。
林素武是昨天夜里没了的,宫里头连夜就派了人过去,次日一早就有了这么一道震惊四海的旨意,也难怪此时朝上还能出现几道私语声。
莫云溪站在原位,听着郑公公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绕是满殿的大臣如何震惊诧异,她始终都是低垂着头,不发一言。
视线落在太和殿铺了红绒细毯的地面上,莫云溪半点心思也分不出来,对这些表面的东西更是毫不在意。
“陛下圣明——”
整整齐齐的声音响起,殿内众臣一齐跪下叩首时,莫云溪愣了一下才回过神,后知后觉地跟着众人行礼,口称“陛下圣明”。
方才的抚恤圣旨她听进去了一些,福泽后代,恩荫子孙,在老中堂这样的人身上原就是最应当的。
可……
一想到林夫人死得凄惨,书房内地上那一杯鸩酒,老中堂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她眼前,莫云溪心脏就一阵抽痛。
林府后来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怎一个惨字了得!
她攥紧了双拳,眸色越来越冷,如同机器人一般跟着群臣按部就班地出了太和殿。
方迈出去一步,外头的雨丝斜飘过来,丝丝毛毛地落在脸上,莫云溪只觉得一瞬间心尖好像什么崩塌了似的,如同洪水决堤,情绪在心中泛滥开来,翻江倒海般搅扰着她的心绪,头脑里始终未得安宁。
天色越发阴郁,她迈着沉重的步伐,从太和殿外的一层层台阶上走过,回身端望了一眼整个太和殿。
阴雨蒙蒙中,太和殿、承乾殿、凤仪殿三座宫殿伫立在那里,天家宫墙,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