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鸿沟为界
这一回说到,楚汉天下争雌雄,刘项鸿沟盟誓约。
郦食其因为上次出了个分封六国的馊主意,被张良否了,又被汉王敲打,作为了儒生误国的典范,所以心里一直憋着劲想要爆发一回挽回颜面。终于在分析了目前的战略局势后,得出一计,要乘韩信赵地练兵、威胁齐国之际,逼降齐王田广。刘邦也无所谓,此事成了最好、不成也没啥损失,后面还有韩信大军。于是郦食其就屁颠屁颠地去了。
其实齐王田广与话事人田横也没什么准注意,他们与项家关系也不好,投谁不是投?何况韩信不好惹谁都知道。所以郦食其一说就降。于是郦食其一书至韩信军,恭请退兵。韩信正准备退兵,轮到他的新智囊蒯彻或曰蒯通跳出来表演了!(蒯通显然是个有想法、有见地的人,当然,也太毒了点。)蒯通的意思,是直接不理,继续进兵,因为我们已经作了大量工作,难道为郦食其作嫁衣裳?再则,齐地在这块地,在蒯通的战略里,是可以作为争霸天下的根本的,岂能不夺到手里?于是韩信大兵突破齐军河、济两道防线,直抵齐都临淄城下。(中华自古道四渎,所谓“江河淮济”,现在济水是没有了,那时的黄河与济水防线,可谓固若金汤,因为齐汉讲和,所以齐军毫无防备。)
于是郦食其倒霉了,田横这种江湖大佬、最恨不讲义气的人,你这不是以说和为掩护以慢我军?就把郦食其给烹了,可怜郦食其为刘邦大业忙活一辈子,落得这么个下场!还是进取心太强啊,卷来卷去卷到内卷王韩信头上去了,人家为了出人头地可是宁愿胯下之辱的!(其实这蒯通之计也不咋滴,直接提前暴露己方的战略意图,这刘邦可不是傻子,就算刘邦是傻子,这张良、陈平能是傻子么?但也没办法,因为其之后所以计策都是建立在拿下齐地的基础上。说来说去,只能怪郦其食太积极了,直接撞破了韩信方的战略利益。)
郦食其虽然死了,韩信军可真不是吃素的,平推齐境,一战而下齐都,田广于田横逃到高密,喘息未定,没奈何向项羽求救,项羽要在鸿沟与刘邦对峙,自然不肯亲身前往,遂派麾下得力大将龙且领楚军主力精兵往救。(话说项羽手下得力的也没几个了,其中龙且勇猛不下项羽,用兵最似霸王。)龙且心急火燎地带兵杀到潍水,这等莽撞之人自然是来送人头的,韩信早以沙囊截断潍水上游,龙且一到,放水一冲,冲了个干干净净。(这桥段,后世在演义里被各种主角反复演绎过。因为所谓兵法“善用水火”,用火攻各式各样,用水攻基本就是这个套路了。此战,历史上称之为“潍水之战”,有说楚军有其他将领项它、周兰与名将龙且一道,再加上齐王田广、齐相田光、齐帅田横的齐军,韩信信手破之,犹如闲庭信步。。。当然,此战也有理解为“半渡而击”的,《百战奇略》一书列有韩信“半渡而击”战法。韩信的不少计谋,有多种解释,比如著名的“背水一战”,太史公称为“拔帜易帜”,显然认为背水列阵只是迷惑敌人,真正的计谋在偷袭敌人老巢。这也充分说明了兵仙用兵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普通凡人见识到的,不过如盲人摸象,只能得到其一方面的认识罢了。)
龙且送掉以后,田广田横也不作投降计,只是乱逃,被韩信驱赶大军,逃到哪里去,齐王田广逃到城阳成擒,齐相田光被别部灌婴抓住,齐将田既在即墨被杀,大帅田横最终陆上站不住脚,逃亡海外,韩信遂椐有齐地。(且说田横自逃到海外一岛,手下有五百义士,誓不朝汉,最后一起上演行为艺术,一齐抹了脖子。这种事吧。。。往前、能联想到勾践派五百死士阵前自杀。。。往后、能联想到太原解放。。。不能多说了。。。)
齐地既下,韩信自然志得意满,高兴之余,蒯通又来搞事了,他鼓励韩信镇守齐地,以人心不稳为名上表请封“假齐王”,(这个假,不是真假的假,是后世官名中“权知”“署理”的意思,即以不是一个职务而代行这个职务的意思,如“假节”,即代行持节,总不见得弄两把“旌节”,一把真的、一把假的吧。。。)韩信真的会听从,所以说韩信这个人没有政治头脑,不是说他不该听从,而是说他听从了却不知道这个计策的隐含含义是什么。(蒯通这一计很毒,但不能说不好。从韩信与刘邦的君臣相处之道看,这计糟透了,但从逼韩信站队、与刘邦保持距离看,确实是好计。韩信差就差在,应该与刘邦保持距离的时候,还幻想着表忠心。)当然这种伎俩,别说张良陈平,就是刘邦一看请封假齐王的奏章,也气爆了,这韩信想干什么?想与我平起平坐?一下子跳起来大骂:“当个屁假齐王啊!”唬得张良陈平直给他使眼色,当着使臣的面也不好说啥,陈平急了,后面狠狠给了刘邦一脚,把他给踹醒了,张口接着道:“要当就当真齐王!”居然就这么圆过去了!(这就是所谓陈平“六出奇计”之四。发现没有,陈平的计谋都是些不上台盘的,但缺少了还真是令人难办的事!)于是写旨封韩信为齐王、并顺便催兵,令速来成皋会合,共御项羽。
当时在鸿沟边,刘邦在成皋、项羽在广武,刘邦被压制得不要不要的。双方多次对战,刘邦只敢躲在深沟壁垒后面,其军借助防御工事一次次被动地打退楚军的攻势而已。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次著名的名场面,流传千古,有必要一一道来。其一,项王攻打汉军壁垒,颇不耐烦,遂与汉王相见,项王当先出马大喝道:“天下不宁,只因为吾两人相拒而已。愿与阁下单骑决雌雄,不要徒疲天下赤子为也!”刘邦的武力与项羽之间,起码隔了六个英布不止,还能插个樊哙,哪敢应声,只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也有说“吾宁斗势,不能斗力。”反正一个意思,就是不敢打。(这件事史籍凿凿,并非演义说话,也说明,历史上主将单挑很正常,而不是像一些装逼犯说得那样,“将领单挑是演义编造,历史上战争没有这么打的。”事实上,至少在早期,战场“致师”,即主将单挑,是战争的标准程序,后来礼崩乐坏,尤其是孙武、司马穰苴之类的阴谋家频出,“兵者诡道也”深入人心,将领单挑才渐渐少了起来,但也是绝不是没有。比如三国中,吕布与郭汜单挑、孙策与太史慈单挑,都是正史明载的。。。一直到清末,热兵器上场,还有绿营猛将张国梁与太平军国宗石祥贞的单挑哩!)
其二,又是单挑话题。据说项王挑战刘邦不成,就天天派手下将领在营前骂阵,汉军按捺不住,有个番将叫娄烦的就冲了出去。(娄烦,既是地名,也是民族名,就是不像人名。据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学习的娄烦。按正史,刘邦军中雇佣大批娄烦骑兵,这应该是在彭城吃了项羽骑兵的亏后的痛定思痛啊。所以,如果历史上真有那么一出单挑的话,这应该是一名娄烦族的勇士。)结果连杀了几个楚军将领,项羽大怒,亲自上阵,瞋目裂眦,据说项羽重瞳,与大舜相仿,那是相当恐怖了!威压之下,娄烦竟手不敢动,吓得马倒走十数步,逃奔汉营。(娄烦后来还是在阵战中死于项羽手中。)霸王急追赶,只见汉兵风靡而走。汉诸将死命抵住。项王真是勇不可当!
其三,在某一次刘邦与项羽对答中,刘邦被楚军暗弩击中,众目睽睽之下跌翻尘埃。伤得挺重,估计是伤到什么要害了,身边急忙抢救、拥回营帐。众将人心浮动,一齐到帐中探望,只见这逼强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接见众人说,“就特么脚趾头中了一箭,没啥大不了的!”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刘邦还在搀扶下,巡遍了全营,务必要让每一个汉军士卒知道,汉王不过脚趾头中了一箭!(这是编也不会好好编。这脚趾中一箭,难度可比膝盖中一箭大多了。)
其四,就是“分一杯羹”的奇葩言论了。也是在某次对答中。反正鸿沟对峙,也没忙别的了,既然刘邦不敢与项王武斗,那就文斗吧。项羽不是擒获了刘邦的父、妻嘛,有次就不要脸了,说,“你再不投降,就把你爹给炖了。”刘邦马上耍无赖,“你我曾结为兄弟,我爹即你爹,你要把你爹炖了我也没办法,炖完端一杯羹过来让我尝尝。”项羽为之气结!(论脸皮厚,项羽不是个啊。所谓杀父夺妻不共戴天,刘邦全赶上了,论理,刘邦有一百个理由找项羽拼命。诶,刘邦就是缩在洞里不出来,项羽就是拿他没有办法。这隐忍功夫,快赶上韩信胯夫了,果然是两人气味相投,作一路了。有时想想,如果是项羽作势要把吕雉炖了会怎样,那肯定比炖老头精彩多了,至少两边将士可以大饱眼福了,刘邦总不至于说“你我兄弟、我老婆就是你老婆”吧?大概是项羽舍不得吧。。。)
而支撑着刘邦坚持下去、没有崩溃的唯一动力,大概就是外边还有韩信的百战之师。经过了漫长的等待,韩信终于完成了齐地之师的集结,准备整兵南下,解救刘邦来了。(韩信肯定也是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汉王的信使流水介一般求救,满口答应一切要求,只求出兵;另一方面,项羽方也不是傻子,见识到了韩信的实力后,足以意识到这是一股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力量。在钟离昧的建议下,楚方遣使说和韩信。韩信不是没想过是否与楚方和解,只是一想到当初当霸王执戟郎就腻味,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韩信这边刘邦的人肯定不少,天天催促,关键时刻,“蒯生一手托三家”名场面上演了!蒯通遂献上三分天下之计,意思大王就算不能取天下,与汉王、霸王三分应有其份,何必一定要屈居其某一方之下呢。但是为韩信这边刘邦的人所阻,韩信还在犹豫,蒯通长叹一声,飘然而去。。。
韩信一出兵,天下震动。(韩信此时作为一家大势力,已经是天下没有一个人可以忽视的了。文有蒯通、李左车,武有孔熙、陈贺,威不可当。还有刘邦放在他这里的灌婴、曹参、陆贾等。)齐地可以直接威胁到霸王首都彭城。霸王眼见这仗打下去不利,尤其是龙且全军覆没后,项羽已经经不起刘邦与韩信的两面夹击了,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他也拉不下脸来去劝降韩信。另一方面,刘邦占着敖仓,粮草无虞,自己却时时为粮草犯愁,可恨彭越像个老鼠,总能使自己的补给线不得安宁。另外当他回过神来,眼望四周,才发现站在自己这边的诸侯,居然一个也没有剩下,如今只剩韩信带着一支大军,在掏自己老窝,据说灌婴带着骑兵已经打到彭城了。而张良又通过项伯活动,意思楚汉讲和,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以西归汉,双方罢兵,可有多好哩。项羽也拿缩在乌龟壳里的刘邦没有办法,加上韩信的打击随时降临,握手言和似乎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项。(为了达成和议,刘邦与张良不惜使出组合拳,派现实主义者的陆贾与理想主义者侯公先后出使楚营,以说服项羽。效果果然不错。)
于是双方盟约遂成,双方平分天下,汉王加上韩信似乎势力更大,霸王遂加添头,将刘邦的父、妻归还刘邦,大概三年了,霸王也玩够吕雉了。(这件事项羽是大错特错了,项羽回军彭城后,刘邦还能将他怎地?而钟离昧劝谏,不可放了人质,项羽还是一副英雄主义的样子,似乎大丈夫不屑行宵小之事,你给刘邦讲信义、刘邦给你讲信义吗?所以后世,有个叫李宗吾的黑厚教主评价,项羽必败!)
此一番刘邦奸计得售,捞回老父骄妻,自不必说。吕雉倒也罢了,要不是看吕家在军中还有些势力,只怕是早就把她从正妻位置上抹下来了,反正自吕雉回归汉营,双方相敬如宾,刘邦再也没有碰过她,就如同克林顿会希拉里,大家做个秀罢了,各玩各的、倒也是相安无事。(我以为,后世对“鸿沟誓约”的忽略,彰显了我阴谋大国,不把契约当回事的心态。所有的契约,都需要实力来保证,这个当然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也太不当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