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李六年 > 第四百三十一章 魏军反攻

第四百三十一章 魏军反攻(1 / 1)

轲比能和其他鲜卑人全都一愣,一开始都没反应过来。

“当然是攻下雁门关!”

轲比能还是懂得孰轻孰重的,雁门关肯定更重要。

只为了打败吕达出一口恶气,没什么作用。

徐正让轲比能找来工匠,快速建造一些攻城器械,同时又让鲜卑的将领去关外挑衅魏军,跟魏军作战。

毫无疑问,自然是连战连败。

轲比能不知道徐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没有多问,按照徐正的计策继续执行。

一时间,鲜卑人中怨气冲天。

本以为张苞来了,就可以好好教训一下吕达,报仇雪恨。

可张苞每日都在帐内喝酒,还让他们去败给魏军,导致士气非常低落。

要不是有轲比能压着,他们早就把这两个汉人给赶出去了。

雁门关内。

守将张特和副将王剑坐在吕达对面,给吕达准备了一大堆牛羊肉和美酒。

“吕兄,你慢慢吃,酒肉绝对管够。”

张特看着吕达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无法压抑。

原本鲜卑三万大军一直围堵在关外,张特无计可施,向刚到并州的大将军曹宇求援,想要曹宇解雁门关之危。

曹宇远到并州,而且又是冬季,不宜用兵,就让张特据关而守,鲜卑人只能在关外瞪眼,攻不进关内。

张特没办法,只能听命。

可鲜卑一直在外骚扰,时不时又往关内放箭,烦不胜烦。

张特一气之下,就率军出城迎战,却被鲜卑打得屁滚尿流,根本就斗不过鲜卑的骑兵。

无奈之下,只好老老实实龟缩在关内,无视了一直挑衅的鲜卑。

有气撒不出,张特只能在周围打猎。

雁门关乃塞外隘口,关内人烟稀少,再加上天气寒冷,大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

可张特却碰巧遇到了一位神人,也就是这个救世主,吕达。

当天的情况,是这样的。

吕达出现在街道上,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应该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加上他的体格有些肥胖,引起了巡查士兵的注意。

“看那个要饭的,竟然能吃这么肥。”

士兵指着吕达哈哈大笑,连张特都没忍住。

“你们什么意思!”

吕达听到这话,顿时就怒了。

关内的士兵都受着鲜卑人带来的气,没想到这个胖子竟然敢顶嘴,立刻就想教训教训吕达。

可没想到,吕达赤手空拳就干翻了十几个士兵。

张特傻眼了,在雁门关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人物,立刻把吕达带入府中,加以款待。

原来吕达只是山里的猎户,以前冬季打猎还是勉勉强强能度过的。

可这次鲜卑人来了,把山上的猎物都快抢光了。

吕达没办法,只好下山进关,打算看看能不能在关内讨个生计。

张特看得出,这个吕达是个人物,就想把吕达留在军中,每日吕达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还给发军饷。

吕达见有这么好的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接下来,吕达的能力更是让张特震惊。

原本他只是想让吕达出去试探一番,心里也做好了战败的准备。

可没想到,吕达不仅没有败,还斩杀了鲜卑的两员大将。

鲜卑引以为傲的骑兵在吕达根本不堪一击,这让张特十分兴奋,关内士兵的士气也大振。

“将军,鲜卑又来叫阵了。”

这时,传令兵又跑了进来。

“这些鲜卑,真是不怕死啊。”

张特站起身:“让兵马做好准备,马上出城迎敌。”

“将军,这次让属下亲自去,好好教训教训这些鲜卑人。”

王剑已经按耐不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来挑衅,在下要痛揍一次鲜卑。”

“好!”

张特这些天也是烦不胜烦,说道:“不过你要小心,鲜卑虽然士气低落,但万万不可大意。”

“是!”

王剑带上吕达,出关迎战。

这次来叫阵的鲜卑,就是前日刚刚战败的一名将领。

“你们等着,我去收拾他。”

吕达握着大刀就走了上去。

王剑这次主动出战,就是为了立功,所以就带了一千多兵马出来。

他先让兵马摆好阵势,只要吕达胜了,他立刻率军冲杀上去。

果然不出几合鲜卑就大败落荒而逃。

吕达见鲜卑又开始射箭,也不敢追杀,而且要追,他也追不上。

但王剑已经率军追杀过去,吕达就躲到一边。

鲜卑将领卡比拉本来也没想到认真打,只要见情况不对劲,他就立刻逃跑,反正也能完成任务了。

可回头一看,魏军竟然有大军杀来,吓得他惊慌失措地逃跑。

鲜卑见魏军追得紧,也不敢反抗,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开始逃跑。

鲜卑原本杀得魏军不敢出关,大营离雁门关不远,可并没有什么戒备。

可这次看到魏军有一支兵马杀来,瞬间混乱起来。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都在掉以轻心,根本没想到魏军会杀过来。

王剑第一个冲进鲜卑军大营,魏军早就憋了很久了,今天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了。

只可惜,他的兵马太少,一波冲杀过后,王剑就只能带兵撤退。

不过这次能杀入鲜卑军中,他回去也能扬眉吐气了。

毕竟有几个汉人能率军杀入异族的军营?

一直在城墙上的张特,看到王剑率军赶回来了,紧张地心情这才放松下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最强败家子 初唐异案伊岛甫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大明福星) 太子别动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风声 剑器行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猫猫缺大德 大明1617 二十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