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婶儿带来的好消息解决了云露一块大心病,她下午带着钱和粮票又出了一趟门,去了镇子上。
集市里热闹非凡,商贩们都在热情吆喝,云露心情极好,挤在熙熙攘攘的闹市里,她入乡随俗,和商贩们打着交道,来的次数多了,好像自己也真正成了八十年代的一份子。
也就是在这突然的瞬间,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已经完全接受并置身于八十年代中,她莫名地产生一种说不出来的恍惚感。
好像是在这一刻猛然有了一丝真实感,她是真的真的,脱离了那个遥远的二十一世纪。
恍惚只是一瞬间的,毕竟她现在还在买菜呢,回归正题。
她笑着摇摇头,又来到上次那家鱼贩跟前,挑了一条肥美的鲫鱼,她决定了,今天晚上她要煮一道拿手好菜:红烧鱼!
买完红烧鱼,云露还买了几个鸡蛋,上次做的土豆鸡蛋饼闺女们都很喜欢吃,她打算今天再做一次。
至于菜,云露这两天从田里收了不少白菜回来,看到那么多白菜,云露是无语的,但是没办法,谁让原主之前种了那么多白菜。
不过也少,这次收了种,她就可以重新选择种什么了,所以买完东西,云露转头就去了一趟农资店。
农资店里几乎什么种子都有卖,云露挑了菠菜、茄子、花菜、冬瓜和丝瓜共五种种子。
买了种子云露才终于打道回府,这个点正下午4点,云露离开的时候经过镇上的中学,看到中学不远处的一条小街上有不少小摊贩,云露眉毛一挑,这可不就是后世每所学校校门口的那条美食街吗。
云露眼珠子一转,特意往那条街走了一圈,八十年代初刚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漫长过程中,八十年代的人们的大多数观念仍旧桎梏在计划经济体制里,认为读书然后毕业等国家分配吃国家饭有固定工资才是正经行当,所以对个体户的小摊贩买卖非常嗤之以鼻。这种时候出来做个体户是很没有面子的事,都是那些要么是家里太穷了支撑不下去的,要么是一些本来就是干这行当的,要么,就是那些看到了未来商机的才干这勾当。
所以这条美食街并不像后世那样种类繁多。
云露一凑过去,小摊贩们就挥手吆喝:“清爽可口的绿豆汤、酸梅汁,妹子,来一口尝尝吗?很好喝的!”
“妹子,来我这,我这煎饼香脆可口,绝对是你想象不到的好吃!”
摊贩虽不多,但也不少,还是有四五家的。
有卖糖水的,煎饼的,还有卖自个儿家做的小吃的,还有冰糖葫芦!
云露瞧得新鲜,她心里有些主意,就走到了卖绿豆汤的大姐跟前,那大姐十分热情,云露要了一碗,1毛钱一碗,可不便宜呢。
云露喝了一口,眉毛轻轻一挑,不错,甜而不腻,味道非常周正!
云露有意套话,边喝边点头,扬起嘴角朝大姐道:“大姐,你这绿豆汤真好喝!这过去就是学校,放学时候,应该属你这里生意最好吧?”
大姐面露骄傲,挺了挺腰杆道:“那可不,妹子,可不是我吹,这附近就我这一碗绿豆汤最纯正,喝过我家绿豆汤的,没一个说不好喝!”
言下之意,1毛钱可不贵。
云露笑着点头,恰逢学校里传来下课铃,没多久,校门打开,学生们陆陆续续从学校里走出来,有人直接朝美食街这边走过来,有人边回家边往这边看,露出艳羡的表情。
卖绿豆汤的大姐是真没吹牛,现在正值春末,夏季就要来了,随之带来的是炎热的燥,燥得人心烦意乱,一碗清甜的绿豆汤下肚,不可谓不美,所以不少学生一走出来直朝大姐这里奔过来。
云露站在一旁看了一会,若有所思摸着下巴。
坐着牛车回石口村的路上,云露脑子里还是那位大姐和那碗绿豆汤。
直到抵达石口村,云露脑子里的思路才被迫中断,她手上正提着鱼,这次没了米做遮掩,云露走回家一路上捡了不少烧火的干草和树枝,直接把手上的鱼啊鸡蛋啊全都挡住了。
回到顾家,云露瞥了大房二房和厅堂一眼,没看到柳翠桑,她直接钻进三房。
见云露回来,三个闺女都扑了过来,云露两条大腿就被抱住:“阿娘,你回来了!”
云露目光一软,揉了揉闺女们的脑袋,朝厨房走去:“上次给你们煎的土豆鸡蛋饼好不好吃?阿娘待会再给你们做,咋样?”
仨闺女欢喜得要跳起来,“阿娘最好了!”
云露蹲下来,比了个‘嘘’的手势,三个女娃娃连忙捂住嘴巴,眼睛瞪得大大的,可爱极了,云露没忍住笑起来:“宝琴,你去把圈子里的鸡鸭放出来,阿娘待会给你们煎鸡蛋饼。”
“好的阿娘!”宝琴说完跑了出去,云露让宝棋和宝书也去,但二人说什么也不走,蹲在旁边眼巴巴看着云露。
养了这么段时间,云露惊奇发现几个小奶娃好像胖了一点,脸上都开始长膘了,云露高兴极了,伸手在两个娃子脸上捏了一把,还真捏到不少肉!
宝棋没说话,虽然她不知道阿娘为什么捏她,但阿娘捏的很轻,一点都不疼。
宝书眨巴眼睛:“阿娘,你为什么捏我的脸?”
云露笑眯眯地又捏了一把:“因为宝书的脸好软,捏起来很舒服。”
宝书仿佛发现新大陆般,然后碰了碰宝棋:“二姐,我可以捏一下你的脸吗?”
宝棋没拒绝:“那你捏我的,我捏你的。”
宝书:“好。”
宝琴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像两个二愣子似的蹲在地上互掐对方脸的两个妹妹。
九岁的宝琴陷入沉思:她俩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