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定了保守进攻的决策后,崇祯皇帝又与众阁臣商议出动的兵力。
依陈新甲所言,当前东虏的总兵力在五六万左右,除去进攻朝鲜国的三万兵马,那东虏最多只剩下三万兵马。
而在辽东之地,明军有兵力不到五万人。
当中,辽东总兵刘肇基统兵一万两千,锦州总兵祖大寿统兵八千、平西伯宁远总兵吴三桂统兵一万,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统兵八千。
算上洪承畴的三千督抚营,还有各堡的驻军,总兵力在四万五千左右。
对比东虏的三万兵马,虽然明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就战斗力而言,明军是丝毫没有优势。
因此,在细商了许久后,崇祯皇帝决定再增派两万兵马,前往辽东。
至于是从何处抽调兵马,这又是一个问题。
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陕西镇是不能抽调兵马的,因为这也没有多少兵马可抽调。
除此之外,蓟州镇、东协玉田等其他边镇,也是没有兵力可抽调。
又是细商了许久后,崇祯皇帝终是决断,将抽调密云兵马五千、新军一万、山海关兵马五千,总计兵马两万,由忠勇伯符应崇率军前往辽东。
十月四日。
符应崇率领一万新军从京师出发,在汇集了五千密云军后,便直奔山海关而去。
........
十月五日。
锦州,总督府。
官厅之内。
这几日时间,洪承畴都在忙碌着筹集粮草,调集军队,准备随时出兵东虏。
只要等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下来,洪承畴便立即率军出击,先攻占义州城东面的广宁城。
而广宁城一下,那必将扼守住了东虏南下的道路。
若东虏还想寇关大明,那就不得不迂回绕道,从蒙古草原进入大明境内。
同时,广宁城被攻占,那东虏就不得不困守在辽东半岛,无法发展。
“谢先生,目前已经筹集了多少粮草?”洪承畴坐在案桌之后,一边忙碌着处理文书,一边头也不抬的问道。
“回禀洪公,学生目前已筹集到六千石粮食,足够三万大军十日之用。”亲信幕僚谢四新回答道。
“六千石粮食?”
洪承畴皱了皱眉,随即道:“这还远远不够,必须要筹集到一万石粮食才行。”
“洪公,一万石粮食怕是难以......”谢四新迟疑道。
洪承畴摆了摆手,吩咐道:“那就再想想其他的办法,亦或者请求向朝廷下拨粮饷。”
“一万石粮食,必须要尽快筹集。”
“好的,洪公!学生会尽快想办法的。”
谢四新无奈,只得低首应了下来。
正在这时,官厅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督抚营参将洪仁德快步走进了官厅,对着洪承畴抱拳施礼道:“伯爷,京师传来消息了。”
“京师传来消息?”
“快说,皇上是不是同意出兵进攻东虏?”洪承畴倏的起身站起,满脸惊喜的急问道。
洪仁德点了点头,说道:“伯爷,皇上是同意出兵进攻东虏。但是,皇上却要求我们保守进攻,只需逐渐消耗东虏的实力即可。”
“另外,皇上还派遣了两万兵马增援,由忠勇伯统领。”
“保守进攻?”
“皇上这是何意?为何同意出兵进攻东虏,但却只增派两万兵马前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洪承畴大感不解,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洪仁德回道:“伯爷,据京师传来的消息说,原本皇上是不大赞同出兵东虏,可由于有大半阁臣......再加上户部没有了多少钱粮......所以,皇上才要求我们保守进攻。”
细听完洪仁德的话语,洪承畴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保守进攻,这简直就是儿戏,战争哪里能这么打。
东虏狼子野心,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若是东虏借着朝鲜的钱粮恢复了实力,那大明恐将再次遭难。
此时,如果不趁着东虏实力虚弱的时候进攻,那还等到何时。
这保守进攻,根本就是在给东虏恢复实力的机会。
“哎!皇上为何会如此决策,这日后恐将埋下隐患啊!”
洪承畴摇头长叹,脸上满是悲观之色。
“咳咳咳!”
“咳咳咳!”
“咳咳咳!”
洪承畴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洪公,还请先休息吧!”谢四新满脸关切的道。
“是啊!伯爷,保重身体啊!”
洪仁德面色担忧的看着洪承畴。
过了好一会儿后,洪承畴才停止了咳嗽。
但他捂住口鼻的右手之上,却已出现了点点血迹。
“洪公!”
“伯爷!”
见到洪承畴右手之上的血迹,谢四新与洪仁德面色微变,皆是紧张的看着洪承畴。
“无妨!些许小病而已。”
洪承畴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叮嘱道:“此事万万不可声张出去,勿要让任何人知晓。”
“可是,洪公您的身体......”
谢四新还要继续说下去,但却被洪承畴挥手打断,并吩咐道:“谢先生,你先去筹集粮草吧!”
“这......是,洪公!”
谢四新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低首应是。
“仁德,你也先下去吧!”洪承畴挥手道。
洪仁德担忧的看了一眼洪承畴,而后抱拳应道:“是,伯爷!”八壹中文網
望着谢四新与洪仁德离去的背影,洪承畴再次长叹了一口气,低声呢喃道:“皇上,难道你没有看出东虏的狼子野心吗?”
“为何?为何要求保守进攻?”
“不过,有忠勇伯率领两万兵马前来,那我还是要放手一搏,尽力消灭东虏的有生力量。”
“臣,当为大明尽忠效命,死而后已。”
........
十月十二日。
京师,一间茶楼之中。
“快来,快来听念报。”
“有最新的大明时报,还有最新的大明报。”
“大家快都来听念报,慢了可就没有位置了。”
“快点念报啊!都等的着急了。”
“......”
喧闹的茶楼之内,满是茶客们嘈杂的声音。
高坐在台上的说书先生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茗茶,随即轻声一笑,故作潇洒的打开折扇,扇了扇两下。
颇有点风流士子的模样。
“我说匡老头,你学什么不好,都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装什么潇洒。”
“匡老头,快一点念报吧!大家都等的着急了。”
“就是,猪鼻子插大葱,你装象呢。”
“快一点念报,大家都等着有什么消息呢。”
“......”
面对茶客们的催促,说书先生尴尬的笑了笑,连忙道:“好!好!老朽现在就念报,大家还请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