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明,孙权踏上前往邺城的道路。
黄河南北相差不大,多年战乱带来的荒芜随处可见。他入目所及,只见天地之间,绿油油的农田一眼望不到边际。
“这些都是官田,没有分发给百姓,暂时由朝廷管控。耕作是由百姓军士负责,军士只负责播种收获。日常的养护,除草都是百姓参与。”
或许是看出孙权的疑惑,杨修不紧不慢的解释。
他也要去邺城。
“传闻齐公治下流行以工代赈,这耕作土地是劳役还是拿钱办事?”孙权疑惑,想弄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都不是,是承包。”杨修耐心解释,这事儿对他来说也算是一桩怪事。
来自后世的李云义思维陷阱更少,更容易相处跨越时代的法子。
“承包?”
“齐公以一村,或是十户人家为基准,请他们承包百亩千亩土地的日常耕作。这些土地在农闲时,千亩只需要一人照料。农忙时则要百姓互相配合,将家中土地,官府的土地妥善搭理。这些承包的土地收获,官府只要三成,剩余七成都归属于的百姓当中。”
“当然,这样的承包并非是固定,每年农户都可以自行组织,五人以上便可以承包一片土地。这一法子盛行于司隶并州雍州三州。这三州人口稀少,土地宽阔。大量土地在世家豪族百姓被董贼屠戮一空后,变成官田,没有直接授予百姓。”
原本司隶一州百姓总量不下千万,这里面还有大量非农业的百姓。现在拆分出来的雍州司隶人口拢共不到四百万,损失的大量人口,让司隶雍州人口缺口大增。
再怎么分田,也无法让所有土地都分给百姓。
最最最重要的是,这些土地是官府最后的资源,可以用于分田,也能用于土地兼并后的佃户所需。
至少能够缓解一代人的土地需求。
延缓土地兼并。
眼界超脱时代,李云义更明白土地兼并的根本还是在于有产者没有更多财富增值的手段,只能用最原始的手段扩充自己的产业。
土地是根本。
只要种粮食的收益不大,地主们立马会改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利润还不够的话,地主们会去做别的生意。
“听说江东百姓面临山越人威胁,土地产出不足,生活困顿,可是真的?”
杨修并无阻止土地兼并的手段,所想也跟李云义一样,做大蛋糕,让更多人吃上蛋糕,而不是窝里斗。
对扬州这样的蛮荒之地,他很感兴趣,想要弄清楚南方的真实情况,掌握二手资料,也比不掌握任何信息来得好。
“扬州百姓除了面对山越之外,还有官府世家豪族的压榨。除了隐匿在宗贼世家门下的百姓之外,自耕农都会面临双重压榨,生活自然困顿。”
孙权沉默片刻,还是决定如实回答。杨修他妈是袁术妹妹,袁术待自己大兄亲若父子,勉强算是自己干爹,也能算是亲戚,是一家人。
“权大兄策横扫江东,麾下兵马困顿,粮草不济,只能对世家宗贼下手,故而不得民心。”
“民心?”杨修哈哈大笑,这所谓的民跟真正的民没有任何关系。孙策所做的事情也不过是李云义已经做过的事情。
两者唯一不同的就是,李云义已经不需要杀人立威,孙策需要。
一个陆家只是开始,还要杀更多的人,让他们交出人口田地,孙策才能勉强放过顺从的世家。
只言片语当中,杨修已经看到江东乱糟糟的景象,也看到孙策后院着火的绝望。
杀人是一时杀人一时爽,时间长了,却必然会被反噬。齐公治下法律严苛,却很少杀人,都是责罚为主。
对世家更是如此,他不杀人,只罚没土地,让世家子去挖矿,在一个分田分化世家,让世家家主变成光杆司令。
“齐公认为的民心可不是世家子,仲谋你千万要记住此事。此番齐军南下,无论是你大兄他们,还是世家豪族,山越,但凡敢阻止齐公分田地,收赋税的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杨修郑重提醒,这是齐军理念,人人都在贯行的一件事情。
“杨主簿所言,权铭记在心,日后必有厚报。”
“厚报?齐军治下谁敢贪污受贿,被发现,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杨修再度提醒,这些都是年轻人容易犯的错,不提醒的话天知道那一天人就没了。
不重用孙权,不代表要让此人合法消失。
“此事竟然是真的?江东多有这些传闻,权且听且信,今日总算涨了见识。”
孙权咋舌,不用想也知道自己大兄跟周瑜全盘照搬齐军治民策略,却有层出不穷的漏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齐公麾下人才辈出。
自己大兄麾下只有一个周瑜愿意效力,旁的人对孙家可没什么忠诚,他们与其说是团结在自己大兄身边,不如说他们是为了个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大兄效力。
“多听多看慎言。”杨修笑笑,拉近距离:“公路公虽然做事不妥,却与你我两家颇有渊源,日后有什么用得上的地方,尽管找我。”
虽说找我也没用,不想让你当大官的命令是齐公下的。
人可以有野心,但不能太有野心。
袁谭也是诸侯出身,可他愚笨,能力寻常,根本不被齐公放在心上。眼前孙权他见过不过两面,前后两次孙权宛若两人,最初彷徨不安,随后隐忍不发。
这才是杨修重视他的原因。
全然不知道杨修心中所想的孙权大为感动,果然还是一家人更加亲近。一路上,他谨言慎行,到了冀州地界,赫然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齐公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
还未到齐军中枢邺城,百姓衣着变得鲜艳华丽,道路两旁的农田葱葱郁郁,百姓安居乐业也就罢了。
几乎每个村落都还有朗朗读书声驱散北方春天的寒意。
“德祖兄。”关系拉近之后,孙权大意了些:“此间百姓富庶,能够供子嗣读书,于国于民,只怕长久而言,好处不多。”
“记住,对你好处不多的事情,对齐公好处颇大。”杨修微微颔首,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地盘就这么大,官员数量固定,多一些百姓子嗣参与,就得跟他们分蛋糕。
这反对声越多,支持者才能有偌大的名声。
杨修巴不得更多的人反对齐公新政,成为自己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