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刘家来替刘淑晴的名声讨公道,拿着刘氏的名头哭诉钟家欺辱亲家,坊间再有个什么传闻,你就是不娶刘淑晴,也得给她一个交代。”
老夫人说的这些话,说的钟振勋头都大了起来:“那我不如娶了她算了。”
他儿女都多大了,夫妻也就是那回事,娶谁都一样:“那刘淑晴是孩子的姨母,照顾自己姐姐的孩子肯定比别的女人要尽心吧。”
老夫人不禁一呆,随即气急道:“胡说八道,娶妻难道是玩的吗?这是一辈子的事当初答应叫你娶了刘氏,我都后悔了快二十年,你看看这个刘氏,她当得起这个家吗?我年纪也大了,也是我命大,没有走在她前头,要不然,等我死了,这个家她能撑得起来吗?”
“说那刘淑晴是孩子的姨母,会好好照顾姐姐的孩子,是有这样的可能,可天底下就只有她能好好照顾孩子了吗?别的好人家养出来的好闺女,就是那对着原配生的孩子刻薄歹毒的人吗?再说了,你可别忘了,刘家老太太是刘氏继母,不是她亲娘,刘氏的这个拿不起来的样,就是她养出来的,你看看她自己生出来的三个亲生女儿,哪个不比刘氏强百倍?”
钟振勋想起在刘家见过的另外两个小姨子,的确个个都是极有眼色的人精,会说话,会办事,刘淑晴也是落落大方,温柔和气,就只有刘氏坐在中间,像个呆头鹅似的。
他此时被老夫人有理有据,说的哑口无言。
“算了,先不提这个事了,让振勋回去歇着吧。”老侯爷叹口气,劝着老夫人先不急。
钟振勋起身去了。
风言风语的,钟静姝和钟翰姐妹两个也是听到了的,元钟灵怕姐弟两个心里不自在,一直都陪伴着他们。
钟静姝瘦了,接连哭了这么多天,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即便刘氏如何不好,也是她的亲娘啊,没了娘的孩子,她怎么会不痛苦呢。
钟翰年纪小,可能因为经历了被迫装哑巴的那些黑暗的磋磨,他抗压能力比钟静姝要好的多,还能安慰安慰钟静姝。
这日,屋里也没有别人,钟翰忽然开了口,问钟静姝:“姐姐,你说,祖母她真的会让姨母做我们的后娘吗?”
钟静姝呆滞的双眼,忽地一愣,眨了眨眼睛,看向钟翰:“那翰儿觉得,你想让姨母做我们的后娘吗?”
元钟灵在一旁看过来,没有说话,她紧紧地盯着钟静姝,看她会说出什么回答来。
钟静姝对刘淑晴的感情,那是真感情,刘淑晴十分会做人,只怕从小到大,亲娘刘氏做的,只怕还不如刘淑晴做的多。
听闻,当初钟静姝脸颊手上,刘氏多有怨言,怪钟静姝不该去望春亭赏景,又怪她傻乎乎,人多也不知道躲一躲,怪她缺心眼,谁推她的都不知道,让她都没个说理的地方。
钟静姝以泪洗面,是刘淑晴亲娘似的陪在她床边,细心照顾她的病情,宽慰她受伤的心灵,等脸上结疤以后,刘淑晴将她接到刘家,住了大半个月,才揭开她的心结,等她回了家,还长年累月时不时的送来一些东西,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她。
这样的感情,该有多么的深厚。钟静姝又还是一个心底柔软,十分懂得感恩的孩子······
钟翰亦是,刘淑晴更是下了更多的心力。
“不知道祖母他们是怎么想的。”钟静姝回答了模棱两可的话,有些不安,但是隐隐带着点纠结和期盼。
元钟灵懂了,眼里微微带笑,低下头帮着整理册子,刘氏没了,正院里她的许多东西需要归入库房。
钟静姝果真是喜欢刘淑晴这个三姨母的,但是她对刘淑晴的感情还没有深到让她对自己的母亲取而代之,她明白这个,那她就放心了。
只看老夫人她们是怎么想的了。
钟瑜这段时间也很累,帮着料理内宅的家事,老夫人病倒了,她彻夜守着,两个没娘的侄女和侄儿在刘氏灵前痛哭的样子,刺痛了她的心,想着父亲和母亲不在了她会怎么样,就吓得不轻,守在老夫人,哪里都不想去。
流言传到了老夫人的耳朵里,也传到了钟瑜的耳朵里,她当即说出自己的意见:“娘,人都说生错儿子毁一代,娶错媳妇毁三代,刘氏已经没了,再娶一个刘家女来,家里的情况也不会有什么改变,哥哥已经是为官的人了,合该给他娶一个门当户对的贤内助了,帮着您把咱们家的后宅撑起来。”
按着母亲的年纪,多少人家的老太太都在享清福了,就只有她娘还在操心家事,管着外头的人情来往等等,刘氏估计从小就没学过管家理事,自己的院子都一团糟。
刘淑晴瞧着是个好的,但是一双眼珠子在看见她大哥的时候,就忍不住飘过来,虽说也没怎么样,就是看一眼,可给她的感觉很不舒服,说不出的那种。
老夫人喝茶润着嗓子:“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能再娶商户家的女儿,就算是娶平常人家的嫡女,也比娶了她家的强,刘家的门风,不好。”
刘氏和刘淑晴等都是女眷,不知刘家男人在外头商场上的事,刘家刻意给女儿的布庄下绊子的事,她是知道的,这分明也是吃不够的白眼狼。皇商的名号还是老侯爷当年替他们刘家托关系找来的,渐渐肥了肚肠,却连她和离的女儿一口养家糊口的营生都要挤兑起来。
母亲是清醒的,没有被这些留言扰乱心神,钟瑜也就放了心,只是,她仍旧有些不安:“哥哥这回的名声也要被被刘家败坏的差不多了。”
老夫人神情凝重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她突然冷笑一声:“我心里头已经想了好几个合适的人选,若是你哥哥不能从她们中间娶一门合适的妻室,那么,我干脆让你哥哥拿出一个替妻子甘愿守三年不续弦的名声,也不会让他低头去娶了刘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