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两银子!
这对普通的大周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啊。
辛苦了一辈子的刘三,听到自己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竟然这么有出息,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好啊,好啊。那两位哥哥,还真是有本事。一个月三百两银子的工资,已经比我们县里的工部作坊打工的工人的工资都高。”八壹中文網
三娃闻言,顿时哈哈一笑。
“爹,我大哥说了,他这工资还是低的。等再过一个月,等他成为正式工人后,每个月的工资至少都有四百两。若是加班多的话,一个月一千两都有可能。”
“另外,大哥和二哥将发给自己的福利,也给我们家邮寄了过来。两石大米,一石粮食。足够我们家吃好久了。”
嗡!
刘三简直彻底被惊呆了。
他真是不敢相信,大周工人的福利竟然这么好。
仅仅是发放下来的大米和粮食,都足够好多银子了。
即便如此,他们每个人每个月,还能领到数百两银子。
这让他们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好啊,看来我们家今晚,真的要好好庆祝一下了。”
刘三神色狂喜。
自己在县城每天打工,能挣数两银子,足够一家老小的开销了。
现在,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面挣的工资更多。
两个人加起来,足有六百两。
若是以后,等两人成为正式工人后,他们的工资将会更高。
幻想一下,一个月一千两银子的高薪。
简直可以在清河县算作超级高薪了。
“好啊,好啊。我们家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不过,你大哥和二哥寄来了银子,我们也不能乱花。该省的时候还是要省。另外,趁着我们家手头还有些银子。我打算趁此机会,给你大哥和二哥也置办几件房屋。”
“即便他们以后不除去打工了,在县城里面成家立业,一家人也有个居住的地方。”
刘三盘算一阵,倍感生活有了极大的盼头。
其实,除了刘三之外,大周普通百姓的日子,都在因为修建旅游新干线的缘故,有了极大的变化。
只要肯吃苦,挣银子这种事情,在大周却变的简单起来。
以前,那些吃苦耐劳,却一年到头穷苦不堪的百姓,趁此机会直接翻身。
这一切变化,李枫自然看在眼中。
大周,皇宫。
李枫看完户部送来的消耗银子的账目后,不由微微一笑。
“第一个月开工,仅仅是工钱就开支了数万百两银子。这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
“不过,你们也不要因为此事,而削减我们大周百姓的收入。”
“如今,朕知道你们给每一位工人开了不菲的工资。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但,你们也要明白,只要这些银子装入百姓的口袋,让这些银子流动起来,就能给我们大周带来更大的财富。”
“以后,这种事情,你们户部自己看吧。不用特意汇报给朕了。”
李枫淡淡一笑。
身为大周天子多年。
他可是第一次见到工部尚书,因为支付的工资太多而拿不定主意后,第一次来找他的。
此刻,李枫寥寥数语,就将所有事情解决。
这让户部尚书,顿时开心无比。
“陛下英明!”
工部尚书大喜,又和李枫说了一番话后直接离开。
这段时间,大周修建公路和铁路的事情,发展极快。
尤其是在大周户部不惜余力的支持下,大周工人干活的积极性很高。
而且,这些大周工人,各个年轻有力,而且沟通起来十分方便。
往往大周技术人员,只需要稍微介绍一下,他们就能彻底弄清楚该如何工作。
也正是如此,一大批年轻有为,喜欢钻研的年轻人被从生产第一线提拔起来。
其中,来自清河县的刘大娃和刘二娃也是其中之一。
时间过得极快,大周修筑铁路和公路的项目同时推进。
而且,还分地段进行。
这也让大周的建筑项目,每天都有一个新变化。
而那些富有头脑的年轻人,更是成了各个建筑工地的技术骨干。
他们的待遇,自然比以前提升了不少。
一晃,三个月时间过去。
清河县刘三家里,已经焕然一新。
不但全家穿上了新衣服,甚至家里的家具,都变成了有档次的高端货。
每天,进出刘家的媒婆络绎不绝,都想要给刘家的大娃和二娃说媒。
这也让刘三两口子开心不已。
“娃他娘,我们的日子还真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啊。上个月,大娃给我们寄来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二娃也寄来了一千两。这足够以前我们一年的收入了。”
刘三开心不已。
趁着手中还有些银子,刘三用这些银子给大娃和二娃买了清河县繁华街区的房子。
和老房子一样,前面是商铺,后面是院落。
商铺租出去,每个月的租金都有不少银子。
后面主人,方便无比。
听刘三这么一说,刘三娘顿时神色一喜。
“对了,我今天去镇子上的驿站,取来了大娃和二娃的汇款单,我不识字,你看看这个月,大娃和二娃又给我们汇来了多少银子!”
刘三家的神色一喜。
每个月月底,领到了汇款单的时候,是他们家最为开心的日子。
刘三闻言,也不由神色期待。
只是,当他拿着大娃和二娃的汇款单后,却老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让刘三家的不由神色惊讶。
“当家的,怎么了这是?”
“别急,你让我仔细看看。”
“你不是上几天私塾么?难道上面的字,你都不认识?”
“我哪里是不认识字。我是不敢相信啊!”
“为何?”
刘三家的不由神色疑惑。
刘三却眉头紧皱。
“大娃这个月,给我们家汇来了两千两银子。二娃一千八百两。这……我们家的两个娃,哪里有这个本事?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工人而已。明天,我就带上这个汇款单,去衙门打听打听。”
刘三心中不放心,生怕自己家的两个儿子误入歧途,走上了不归路。
刘三家的闻言,也不由神色一暗。
一时无话,只等一家人担惊受怕的过了一个晚上,刘三径直来到了清河县县衙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