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圭,我只说司马光上了一个奏章。!”
“永叔,是有这么一回事,他听说陛下生病了,于是参了一本,说什么王者父天母地,子育黎元,须严恭鬼神,因为陛下做得不好,所以即位以来,太阳祲色,中有黑子;大风昼晦;冬温无冰;连年大水,漂没庐田。特别是今年,彗星彰见,光炎隆炽,朝东暮西,连月乃灭;飞蝗害稼;日有食之。加之陕西、河东夏秋乏雨,禾既不收,麦仍未种,妇子恓惶,流离满路;西戎内侮,边鄙未安。所以劝陛下下罪己诏。”
“陕西旱情有那么严重吗?”
“略有些旱灾,但远不及前两年的涝灾。”
“司马光这是话中有话啊。”
“谁说不是呢?”
如果说灾害连连,连皇上你自己也生了病,所以必须下罪己诏,这倒也说得过去。在宋朝皇帝下罪己诏习以为常了,赵祯干过了好几次。但前又沾到什么父天母地,什么即位以后太阳祲色,中有黑子,云云,这就不是与灾害有关系了,而是另一个问题,濮仪,不孝!
赵曙真听了司马光的话,一道罪己诏颁天下,好了,好不容易才稍稍压下的濮仪之争又来了。
所以司马光奏上,赵曙不报。
“稚圭,我是担心另一个问题。”
“我也在担心,不过陛下春秋正富……况且颍王殿下贤名远扬。”
“稚圭的话虽有理,可是太后终对陛下有所不满,加上濮仪之争。有的大臣也不满。国家储位看似定实际未定。这些天我听闻陛下病情未得好转,心中总是不安。”
“永叔,这样吧,我抽空悄悄问一下御医。”韩琦说道。
实际什么太后不满的,那就别当真的了,也许未来能忽悠一下不懂历史的后人。
就是赵曙突然死了,曹太后还能翻天不成?
况且后宫还有一条深藏不露的大鱼:高滔滔!
再说赵顼对曹太后一直很孝敬,包括对赵祯留下来的一些妃嫔。包括苗贵妃,以及赵祯的几个女儿都不错,这不是秘闻,稍稍有点地位的都知道这件事了,甚至有人还夸奖赵顼,正因为有了这个颍王,多少也缓和了后宫中的紧张关系。
赵顼不是皇太子,其实已当成了皇太子在培养,老太太守着一个对她不错的皇太子不要,干嘛冒着危险再去挑一个人选?当真那么好挑的?
真心是什么?从龙之功。
两人强行将赵曙扶上皇位。但赵曙表现很不给力,将两人拖下了海。他们也担心新皇帝即位后,大臣们一起来清算后账。
是赵曙的亲生儿子,那个关系就不大了,这仅是其一。其二再立从龙之功,赵顼又小,那他们就能富贵万万年……
但这个从龙之功不好拿的,赵曙即便病重,至今未下诏公开立皇嗣,万一闹了乌龙,以后赵曙病好了,那他们两人地位就不保了。
因此欧阳修与韩琦商议后,韩琦立即派人喊来勾当御药院的太监,问道:“老实对老臣说,官家的病情如何了?”
“官家身体不大好。”
“什么时候能康复?”
“韩公,这个奴婢不大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君,至今大顺城之战主功两人赏赐还没有颁下去,你可知轻重。”
“韩公,奴婢是不大清楚哪,院里的几名御医同样担忧不己。”
“老臣更担心哪,元旦将近,要不要接见西夏来谢罪的使者,需要官家决定。还有辽国使者也即将到来。元旦过后,省试就要开始了。省试过后,殿试接踵而至,这又需要官家亲自主持。若是诸举子未至京师,下诏废罢此届科举倒也罢了,可是诸举子几乎全部来到京师,如何取缔这届科闱?”
太监不敢作声。
“你就说一下吧,官家的病元旦时能不能好起来?”
“恐怕很难……”
这四个字足够了,到了过春节时还好不起来,赵曙危险了。韩琦说道:“好,你去吧。此事勿得泄露,以免百姓骚动。”
“奴婢自知,奴婢自知。”
太监退下,韩琦对欧阳修说道:“永叔,看到陛下确实病得很重。”
但新的问题来了,就算赵曙病得很重,也不好催赵曙立授皇太子吧,那意味着大家一起看不好赵曙能康复了,这是在诅咒赵曙早死早投胎。如果换了赵祯,大家尽管诅咒吧,赵祯不但不生气,说不定还以为你是忠臣呢。然而赵曙是滚肉刀,谁敢这个言?特别是韩琦与欧阳修两人,更不能带头说这个问题。
欧阳修便说道:“稚圭,让我来吧。”
于是用一事做理由,将新御史刘庠喊来,刘庠刚准备挑珠帘,就听里面欧阳修与一个堂吏聊天:“陛下病重,久不立皇太子,老臣担心哪。”
陛下病重?刘庠脑海里立即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能从欧阳修嘴中说出来的病重,并且与皇太子沾上边,那病得可不轻。
似乎察觉到刘庠来了,欧阳修立即停止了话题。
刘庠又不大好问,于是他便暗中打听,果然赵曙病得很重。当时他心中还恨恨地想,病得那么重,你们做为皇帝的亲信,国家重臣,为什么不敢学习寇准?
不过想想这几个家伙,为了荣华富贵,连前半生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些气节都卖掉了,哪里敢说哦。
你们不说,我来说,于是他上书请赵曙立皇太子。
赵曙很不悦,立即封其奏。
实际过了一段时间,刘庠才知道自己被当作枪尖使唤了,带头拉开了倒欧阳修的大戏。
刘庠上奏不起作用,那么再接再励吧,想一想他们如何逼着赵祯立赵曙皇嗣的。
然而刘庠上奏被封后,大家看到韩琦与欧阳修都没有动态,于是一起没有动态了。
…………
“说,官家的病情如何!”高滔滔低声喝道。
两个御医惶恐不安地说:“启禀太后,下官正在竭力医治。”
“什么时候能治好?”
两个御医都不敢答话。
“我要听实话!”
两个御医壮着胆子说道:“那下官就启禀皇后了,陛下这个病在担任皇嗣前就遗留下来的,一直未好清,实际拖到陛下即位之后,已经很重了,只是潜伏下来,用温性之药强行压制着。前方交战,陛下忧心过重,加上冬天到来,又受了一些风寒,病情一起作,外攻内应,几等于是病入膏荒。除非奇迹到来,不然陛下难以治好了。”
两个御医说完,伏下,用头叩地,膨膨作响。
“你们起来吧。”
“谢皇后。”
“此事切不可对外声扬,还有,也不能对官家说,以免官家悲痛,若有泄露,我必取尔等的人头。”
“喏。”
两个御医小心地退下。
这就是做御医的难处,若是有本领治好了皇帝的病,那是幸事。就象当年赵祯突然昏迷,人事不知,无人可医治,结果他的姑妈赵匡义第八个女儿魏国大长主请来一名许希珍的大夫,许希珍要在心脏下面的包络穴扎一针,结果皇亲大臣一起上来了,这地方能扎针吗?但赵祯的姑妈强行让许希珍扎了一针,果然赵祯就苏醒了。
这一针,使许大先生名动天下。
但若是治不好呢?
所以做御医很难,为了不能出事,往往连虎狼之药都不敢用,但有的病就得用虎狼之药。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反而害了病人。
高滔滔叹息一声。
又看了看正伏在病床前服侍丈夫的儿子,心想,争来争去,自己夫妻两是为儿子争了。
就在这时,太监进来禀报,说是韩琦要问起居。
问起居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就是来亲眼看一看皇上的病重不重。
不管怎么样吧,若无韩琦与欧阳修,自己丈夫很难登基为帝的。于是高滔滔便说道:“让他进来。”
不过高滔滔却隐到了后面。
韩琦走到寝殿,赵曙正在昏睡,韩琦不敢叫醒赵曙,便站立良久,实际在用眼睛仔细观看。
过了许久,赵曙还是没有醒,他只好走出来。
赵顼不知道内情,更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也随着走出来,说了一句:“怎么办?”
韩琦说道:“愿大王朝夕勿离皇上左右。”
大王在宋朝就是指皇帝的直系亲属,如赵元俨,人就称为大王,或八大王,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八贤王。
与殿下意思差不多吧,比殿下所适应的范围更窄,能称大王的也能称殿下,能称殿下的未必能称呼大王。另外这也是一种比较亲昵的称呼,往往是亲人间,或者家人,或者家中亲信的奴婢对自己主人的称喟,还有,那就是民间对比较尊贵的皇室嫡亲的尊称。
但现在赵顼哪有心思顾这其间的区别,他同样无心地说道:“这本来就是人子之职。”
韩琦说道:“不仅如此。”
说完就走了。
高滔滔从后面走出来,问道:“韩公刚才对你说了什么?”
“母后,他让儿臣朝夕不离父皇左右,儿臣答道,此乃人子之职,韩琦又说,不仅如此。”
高滔滔眉毛跳了跳,许久说道:“韩公说得对。”
韩琦做得太急了太过了,过犹不及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