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先前的惨叫声。 加上九营战士骑上十二部自行车离开。 村外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地上没有血迹。 村口大路的地皮都被铲了半尺刚填了新土。 “你为什么要捅鬼子眼眶?”
马良抱怨:“搞得大伙儿都心惊肉跳的。”
“流血少...”杨疯子有些不耐烦。 马良黑着脸:“哪里又少了?前胸后背都是,连脑子浆子都捅出来了...” “不用补...” “什么不用补?”
“补衣服...”杨疯子说完,跳上旁边的屋顶,打算晒一会儿太阳。 “别走啊,再传我两手...” ... 某些人最终消失了,被扒了个精光埋进了土里。来年这个位置的庄稼一定更加茂盛,到时这里种出来的粮肯定自己不会吃,到时送到城里。 村民们甚至都想好了未来... 八路也会杀人,还好,他们只杀抢自己土地的鬼子跟汉奸。 说鸟语的都是鬼子,管你是不是平民。 还处处为村民作想...这不,十余个八路冒充汉奸骑着自行车往西去。 就算事后鬼子侦辑队调查,也绝对查不到香磨村头上。 村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 看来传言八路是老百姓的队伍是真的。 杀起鬼子不一点不含糊。 听说隔壁好几个村,家里的小子偷偷投八路,还能得到八路照顾。 只要自己村的人不说出去,肯定没事。 而且,鬼子跟着就要搞合村并镇,听说进了那个什么集中定居点的乡亲,生不如死... 权衡利弊之下,投八路是最好的选择! 听说八路还招闺女... ... “那个长官,我家二小子十六了,你看,能不能参个军?”
村长带着十余脏脸烂衫村民,村民们领着家里的大小子,从各处冒了出来。 罗富贵很忙:“当然可以,你们从这里向西从绿水铺进山,要是遇到有人问,就说是要加入独立团九营九连,会有人接待你们...” 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有些懵,先前他们入户调查的时候,家家户户表示没有壮劳力... 这些身体素质一看就不错的年青人,都从哪冒来的? 几个脸上抹黑如锅底头发跟男人没任何区别的姑娘,捏着衣角,站在院外不敢上前。 留在村里的首长夫人和颜悦色走上前:“闺女...你们是想参加八路军?”
“我会补衣服,八路军也收俺吗?”
“当然收,你看,那边那个漂亮的丫头,她不就是八路军吗?”
“哇...”姑娘们开始哭... “哭吧,把心里委曲都说出来...”首长夫人示意宋小瓷拍照。 这样的新闻材料必须宣传。 八路军中女兵虽然不多,加入被服厂、卫生队甚至妇救会等肯定没有问题。 看来,平原工作并不难做,要让老百姓认同,得让他们知道八路是老百姓的队伍。 一个人加入八路军,实际上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都会成为八路军坚定的支持者。 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打县城,进而局部反攻,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老百姓心里有秤,知道谁才是他们可以信赖的人。 对首长夫人来说,做这种基层工作轻车熟路。 见多了被鬼子烧杀抢掠惨状。 对村外发生的事,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她真的一点都不关心。 甚至在思考... 八路军有军规,难道墨守成规就能打败鬼子? 所有规矩的制定,都是为了打败鬼子! ... 杨疯子双手抱胸坐在屋顶,他很不喜欢院子里乱七八糟的场面。 但是听着吵吵嚷嚷声音,看着那些兴奋的面孔。 没有人问有没有军饷。 没有人问死了有没有抚恤军。 甚至没有人问加入八路军后部队在哪里。 除了男人。 还有女人。 甚至还有哭着不愿意离开的半大孩子。 杨疯子面色终于慢慢变得严肃。 从内心讲,他是真的一点儿都看不起八路军。 更看不起那些可能一辈子连脸都没洗干净过的村民。 以前,他从来没有正眼看过那些村民。 因为,他是高高在上最优秀的军人。 他是最优秀学生。 是他们只能仰望的存在。 喝咖啡,吃西餐,百乐门听美女唱歌,看舞女优美的身姿,携美逛繁华大街... 出入有汽车,甚至坐飞机... 甚至于昨天,他还嫌弃身上打了补丁的破衣服。 国军当官的夜夜笙歌,葡萄美酒夜杯,美妙高雅的音乐... 当官的家属利用特权做生意,倒卖军械发国难财... 那些,曾经也是自己的梦想。 院子里有个老汉因为八路不收他家小孙子,正破口大骂:“你娘的看不起俺?俺家小子跟吴水生一年的,只是长得慢了点儿,再过一年就,保证能比你划的线高...” 几个工作人员没有生气,苦口婆心的劝。 最终没熬过那老汉,勉强答应收了。 老汉喜滋滋离开,见到村民就嚷嚷开... 杨疯子眼里有些润,这才是他的同胞。 在鬼子铁蹄下艰求活的同胞。 杨疯子忽然从屋顶跳下来。 走到一个没穿裤子光着腚流鼻涕的小孩子面前,蹲下,掏出口袋中全部家产,三块大洋... 胡义答应他这次任务完成后,他可以自由离开。 自己答应常红缨那丫头加入八路军,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他的性子直,有恩报恩,九营救过他的兄弟,他愿意为了兄弟哪怕给九营当牲口干脏活。 这事完了,自己哪怕是上山当匪落草为寇,也要继续打鬼子。 他有信仰,先总理早年的民族、民权、民生。 让老百姓吃得起饭,不受欺侮才是民生。 老百姓跟当权者平等,那才是民权。 敢打鬼子为此不惜献出生命,那才民族。 反观八路军,今天早晨,那个比团长还大的“首长”,跟大伙一样吃的是粥,啃的是混合面窝头。 这些村民,只要身高年龄一到,就是兵,就是八路,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区别! 九营在打鬼子时奋不顾身,鬼子扫荡时,山里的游击队总是先把老百姓转移走,他们自己一定留在最后面。 院子里参军的村民。 没有人问他们文化程度。 没有人问他们家庭背景。 没有人嫌弃他们衣衫破烂。 没有人在意他们衣衫上偶尔还有虱子在爬。 他看得很清楚,那个首长夫人两条胳膊肘后都打着补丁。 跟那些脏兮兮娘们说话时,根本没有嫌弃的眼神。 自己的理想...原来就在这些纯朴的村里。 对面的小孩子抽回鼻涕仰着脸:“叔,娘说不能要别人的钱...” 公历五月农历四月底晒不到太阳的地方仍然有些冷。 光屁股小孩子鼻涕滑出两道沟,不时闪烁。 “叔给你...”杨疯子两眼发酸:“你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