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形下,鬼子对看不见的八路发起攻势…
八路打游击,自然不会列好战阵跟鬼子硬拼。 鬼子以对付国军的战争模式对付八路,完全是一个大笑话。 游击战的精髓在于掌握战场基本要素主动,并在运动中杀敌。 只要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任何时间都是开始战斗的好时候。 鬼子清楚打伏击的八路实力并不强。 跟随装甲车的伪军就是最好的前驱,投了鬼子,为大军探路本身就是他们的职责。 这些伪军要是能活下来,升官发钱不算事儿。 轻机枪射击声又一次连续响彻黄昏的青纱帐。 子弹们似乎并不喜欢这种环境,因为没有目标。 漫无目的却又肆无忌惮地对青纱帐猛烈冲击。 被击断撕碎的高梁茎叶沙沙声不绝于耳,偶尔也会掠过血腥。 公路沙土似乎很平整,甚至很干净,但是谁也不知道哪个地方埋有地雷。 鬼子以打头的三轮摩托车上机枪开道,装甲车对两翼火力压制。 只要青纱帐中哪儿敢响枪,立即会招来轻机枪步枪密集弹雨还击。 为保持头车火力,三辆三轮摩托车交替充当头车。 跟着以班为单位的兵力进青纱帐展开搜索。 紧随的两千余人汽车骡马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向南急行。 鬼子大军可畏气势如虹! 青纱帐中,无数双大眼看着即将到达埋地雷点的鬼子三轮摩托车。 敌人早已进入轻机枪攻击范围,裴队长却仍然没有下达射击命令。 打头的鬼子三轮摩托车扬起漫天的灰尘,车载轻机枪不断对青纱帐边缘进行三点射击。 鬼子三轮车扬起的尘土非常浓厚,看不清后边鬼子到底有多少人。 同样的道理,后边的鬼子也看不到前方的情况。 公路就几米宽,打伏击并不难。 原因很简单,不管怎么打,八路军真正要面对的敌人,仅仅是鬼子前方三轮摩托车与紧随的鬼子装甲车。 紧随的伪军,不得不在口鼻处捂上淋湿的手巾,紧紧地追随在那些开路的装甲车后面吃尘土。 能见度很低,伪军们只能紧紧地盯着前面的的背影亡命跑步前进。 耳边传来装甲车轰然嘶鸣声,更有轻机枪射出来的子弹呼啸声。 轰... 爆炸声骤然响起。 八路埋在公路上的地雷引信始终有延时问题,以至于地雷爆炸并没有将打头的鬼子摩托车掀翻。 紧随其后的第二辆三轮摩托车驾驶员,看见自己前方出现一片尘土与硝烟,手上的油门根本没松,只是稍向旁边偏了一点方向,驾三轮摩托毫不畏惧狂冲向硝烟。 他相信,只要避开炸点可能形成的弹坑,冲过硝烟绝对不会有问题。 土八路的地雷吹得厉害,实际上杀伤力很弱,只要保持足够的速度,无论是地雷爆炸还是爆炸后形成的破片,对皇军威胁并大。 真正有威胁的,反而是来自于公路两边的土八路打黑枪。 裴队长看着爆炸形成团硝烟灰尘迷雾,根本没想到小鬼子竟然敢用三轮摩托车直接趟雷。 心道小鬼子确实勇猛! 小鬼子不怕死! 军囯主义思想让这个民族好战,靠着远胜于八路军的训练,几乎将战场攻击发挥到极致。 战场,永远都是聪明人和勇敢者的领地。 裴队冷哼一声,对旁边战士下令:“等鬼子到达壕沟位置停下,务必打掉鬼子三轮摩托车...” 看着鬼子三轮摩托车不断接近横向挖断的鬼公路壕沟位置。 裴队长旁边的传令战士,猛地吹响嘴里的哨子。 趴在公路边缘不过多处青纱帐中一组步枪手立刻拉枪推弹上膛。 早空膛瞄了半天,开始举着步枪与目标形成三点一线... 趟过地雷侥幸没有挨炸的鬼子三轮摩托车驾驶员,远远看到前方公路断沟。 立即踩下刹车停在公路一边。 并没有靠近壕沟位置...傻子都知道靠近条沟有可能挨枪儿。 后边紧随的三轮摩托车带着刺耳的刹车声停在头车旁边位置。 跟着两个车载机枪组迅速建立。 根本不等前方青纱帐中八路射击,机枪开始往两翼猛烈开火射击。 现在,到了后边的皇协军出力的时候! 鬼子装甲车紧随而至,到达三轮摩托车旁边,与头车鬼子驾驶员嘀咕了几句。 装甲车再次前进。 跟着装甲车后吃尘土的伪军们吆喝着上前。 这种步坦协同战术演练过多次。 超过三轮摩托车的部分伪军开始进入两边青纱帐... 另外一部分伪军跟在装甲车后准备填掉前方的壕沟... 砰砰砰... 哒哒哒... 壕沟附近青纱帐边缘等候多时准备打伏击的步枪,终于打响。 一发发子弹从青纱帐中横飞向鬼子三轮摩托车。 这玩意太可恶,竟然能仗着速度躲过地雷爆炸。 步枪子弹飞向似图进入青纱帐中建立警戒的伪军队伍。 十余个手榴弹飞向跟在装甲车后准备上前填壕沟的伪军。 子弹咻咻呼啸的声音如同死神喘息,将整个被装甲车带起的尘雾区域完全覆盖了一遍。 子弹在硝烟尘雾中狰狞,惨叫声不断。 倒地的面孔似乎逐渐变得清晰,才不过几个喘息时间,探路的三轮摩托车损耗殆尽… 裴队嘴里不断地数着数,当他数到十的时候,立即下达命令:“撤...” 鬼子装甲车机枪塔咯吱声响,终于转到侧面卑鄙的袭击者打伏击位置。 突突突... 机枪弹道开始在侧面青纱帐中肆虐。 趴在地上伪军并不是全都中弹,他们只是听到枪响下意识趴地上躲子弹。 头顶机枪弹道终于响。 伪军们终于有了勇气,开始举枪对青纱帐中怒射。 某个伪军拉枪栓动作行云流水,要为身旁边脑瓜子中枪的兄弟出一口气。 密集的弹雨从公路沙沙的向青纱帐中匍匐撤退的八路军铺了过来。 八路军撤退也并非没有章程。 浅浅的交通壕这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个接一个身影在青纱帐中慢慢爬行。 这是一手非常高明的手段,如果没有挨过鬼子多次机枪付出鲜血的人,绝对想不出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