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当管理遭遇瓶颈 > 用人要用其所长

用人要用其所长(1 / 1)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难免会有犯错之时。作为企业高层,我们不能苛求自己的下属完美无瑕,倘若我们一味地强调枝节问题,抓住下属的“辫子”不放,那么上下级之间就很难搞好关系,久而久之,我们真的就无人可用了。常言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对待那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聪明的领导者会适当“放放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如此一来,下属必然会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差遣”,为你鞍前马后,亦在所不惜。春秋时,一次楚庄王大宴群臣,众人不亦乐乎,直喝到日落西山犹未尽兴。于是,楚庄王命人点起灯烛继续畅饮。忽然一阵风起,将灯烛全部吹灭,黑暗中有人趁机拉扯妃子的衣服。妃子大惊,顺手折断了对方头盔上的帽缨,高喊:“大王,刚刚有人趁黑非礼于我,我已折断他的帽缨,请掌灯以后严加查找,治他的罪!”

楚庄王说道:“今日我请大家喝酒,致使有人喝醉,酒后失礼不能责怪。我怎可为彰显你的贞烈,损及我的大臣?”

稍顿片刻,楚庄王继续说道:“今日一醉方休,不拔掉帽缨不算尽兴,有帽缨者一律拔掉!”

与会者有100多人有帽缨,听闻此令,全部拔了下来,君臣继续畅饮,直至尽兴而散。三年后,楚晋大战,一将军舍生忘死,直扑敌阵,奋勇杀敌,打败晋军。楚庄王将其招致身前,问道:“我平日并未特殊有待于你,何以如此?”

其人答道:“我就是三年前被折帽缨者,大王不杀不辱,我决意以此身报大王之恩。”

由于楚庄王对臣下宽容有加,待之以礼,楚国将领人人效忠,终将晋军打败,楚国自此逐渐强大起来。刘邵在《人物志》中说,那些性格刚正、志向高远的人,往往不善于做细致琐碎的事,这样的人一方面有着宏远的志趣,一方面在小事上又容易表现得粗心大意、迷迷糊糊。而严厉亢奋的人,在法理方面可以做到有理有据,正直公平,但是缺乏灵活变通的一面,因而会显得暴躁,不通情理。性格宽容迂缓的人,为人很有仁义,重感情,但是办事会很没效率,有时候对时势也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好奇求异的人,性格狂放不羁,运用权谋、诡计则卓异出众,但如果用平常的道德观念来看待,这种人往往是违背常规不近人情的。我们在企业管理中遇到不同个性的下属,就要区别对待,用其长处,避其短处,不能一味纠缠于细枝末节。魏武帝曹操曾说:“有进取心的人,未必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不一定有进取心。陈平有什么忠厚的品德?苏秦何曾守过信义?可是,陈平却奠定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却拯救了弱小的燕国,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陈平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他不喜欢下田劳动,都是兄长养着他,时间一长连嫂子都看不起他,甚至连老婆都讨不到。后来刘邦重用他的时候,还有人举报说他甚至还有与嫂子通奸、收受贿赂的劣迹。而且陈平是先投奔项羽,后因项羽要杀他,便又逃走转投刘邦的。可是,刘邦并没有因此而小看陈平,相反却比项羽还重用他。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的许多奇谋妙计都出自陈平,并且在刘邦死后,陈平协助周勃诛灭诸吕,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基业。苏秦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先是到秦国游说秦惠王,出谋划策让他去统一天下;当他游说失败后,又转而到秦国的敌人那一方去游说——先是去燕国说服燕文侯,继而又说服了赵、齐、韩、魏、楚等国,身挂六国相印。像这种两头卖好的人,可说是无德之人。但是,他却可以使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秦,六国也的确平安了数年。燕王如果不首先任用苏秦,那么弱小的燕国恐怕早就成了秦王案板上的鱼肉了。所以说,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善于用人所长,对于一些不关大节的过错尽量容忍宽恕,毕竟一无所长的废物总是少数的,谁能善用人才,谁就可以做到更胜一筹,“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其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的老板是曹操 鹰啸长空 重生之战神吕布流浪的猴 大棋圣 西周长歌 我在三国说书 寒门状元青山君子 杀敌过百万,我是战争之神 三国召唤女将 附身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