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海瑞的文章只是阐明了那日向赵昊表达的义利观,并明确表达了自己保护工商业的鲜明态度,宣布自己要打击的只是巧取豪夺,吸食民脂民膏的寄生者。 比起李贽那篇雄文来,这篇就显得没那么犀利了,也没有那么高的理论高度。 但作用却比李贽那篇大上十倍百倍。 无它,此乃出自应天巡抚海瑞之手,是他向江南两千万百姓明确表达自己并不仇富,尤其推崇勤劳致富,也不反对以工商致富的态度。宣布他保护合法收入、鼓励工商业的明确立场! 李贽知道,这篇文章一出,那些围绕着海瑞的‘仇富’流言,将不攻自破,江南的人心很快就会安定下来。 这下他彻底服了。两人的观点类似,但也正因如此,才高下立分。 他觉得自己只是个唯恐调门不高的嘴炮,海公却能从大局着眼,安抚人心,正本清源,奠定执政基调。 活该自己只是个教书匠,人家却能当上应天巡抚啊。 李贽再没有跟海瑞较劲想法,放下文章,拱手受教,准备告退。 海瑞看他一眼,淡淡问道:“你就是李卓吾?”
“正是属下。”
李贽没想到,新来的巡抚居然知道自己。“中丞认识下官?”
“苏州城大名鼎鼎的李叫兽,想不知道也难。”
海瑞似笑非笑道:“你的那些观点对错不论,但有个问题很严重。”
“还请中丞赐教。”
李贽登时进入斗鸡模式,准备跟海瑞好好辩一辩。 “说来说去,只有你一家之言。府学成了你的一言堂怎么行?”
却听海瑞建议道:“不妨效仿当年安定先生,多请些海内名儒来,一起辩一辩嘛。”
李贽何其聪明,焉能听不出海瑞这是在保护自己。一只兔子出现在街上十分扎眼,藏进树林里自然就没那么显眼了。 而且还能通过辩论,来完善自己的学说,进一步提高名声,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属下领命,百家争鸣做不到,七八家总还找的到的。”
李贽便再次作揖行礼,比之前要诚心多了。 这等于领了王命旗牌,奉命胡说八道啊…… 海瑞又看一眼不知何时,立在大案另一侧的蔡国熙。“蔡知府觉得有道理吗?”
“太有道理了。”
蔡国熙满脸钦佩道:“中丞高屋建瓴,一语千金啊。如此一来,苏州文教必然振兴。真是古有范公,今有海公啊!”
“你少给本院戴高帽。”
海瑞却依然不苟言笑道:“这第一期辩论,就还用这个题,如何?”
蔡国熙方才凑在李贽一旁,也拜读了海瑞的文章。虽然发现自己破偏了题,但他心情还是很愉快的。 因为海瑞明明白白的表示,他不会仇富,更不会打击工商业,这对富甲天下,以工商为本的苏州府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 既然已经猜到了海瑞的用意,蔡知府自然点头不迭道:“这个题目好,在江南讨论尤其恰当。也正好可以给士绅百姓指点迷津,以正人心了。”
蔡知府一边说话,一边用余光瞥着海瑞的脸色,见他露出赞许之色,这才提议道: “不如从今日的文章中,选出若干篇立意上佳者,辑成个集子印一批出来,发给各府的官绅了解一下,好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更能言之有物。”
海瑞点点头道:“蔡知府有容人雅量,看问题也有高度,就按你说的办吧。”
顿一顿,他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道:“不过还是让巡抚衙门来印吧,也能让各府更重视些。”
“是。”
蔡知府和牛佥事赶忙应声。 ~~ 虽然海瑞并未给定期限,但牛佥事主动自我加压,仅仅三天时间便雕版印刷装订完毕,请海中丞看过之后,便第一时间下把册子发到了所辖各府州。 各位府县长官看完之后,终于感觉没那么慌了。因为这至少说明三件事。第一,海公能察觉到大家的忧虑,并愿意安抚人心。 第二,海瑞支持工商业的表态。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毕竟整个大明都没有像江南这样地少人多,高度依赖工商业的地区。如果巡抚按照别处重农抑商的策略来管理,对各府州绝对是灭顶之灾。 第三,海公并不是传说中那样极端固执,极端仇富,这对有钱阶层来说,是一颗及时的定心丸。 不过,海瑞对官吏的要求可一点没打折扣,《督抚条例》要逼着官吏们,跟他一起当苦行僧啊,呜呜…… 毫不意外,这本名为《论富与贵人之欲也》的小册子,很快便摆在了江南各府的豪势之家,富商大贾面前。 看完首篇文章之后,住在涂黑大门的豪宅中,穿着补丁布袍,就着咸菜吃着粥的大户老爷们,便纷纷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我们冤枉海公了……” “海公仁义啊!”
“我真傻,真的,好容易订上味极鲜的包厢却不去吃……” 财主老爷们一个个感激涕零,大有肥猪感谢屠户不杀之恩的意思。 “来人呐,把桌上这些猪食倒了,还有屋里这些破烂玩意统统丢掉!”
压抑太久的老爷们,马上膨胀起来。“把老子海龙的帽子,狐嗉的大衣拿出来,老子不装了,我他妈就是有钱人!”
“快去味极鲜订桌,今晚要好好庆祝一下!”
“去沉香街问问,郑姑娘她们回来没有,老子今晚要饱暖思淫欲!”
蛰伏了快一个月的有钱人们纷纷出动,开始了报复性消费。 苏州这边得到消息最早,阊门外的声色场所几乎是当天就重新开张,大茶壶拿着香喷喷的请帖满城跑,邀请恩客们赏光来玩儿啊。 其实姑娘们好些还没回来,老鸨子都恨不得亲自上阵了。 但没办法啊,今年年景太差,再不努力营业,年关都要过不下去了。 没几天,南京城也得到了消息。 味极鲜当天就恢复了爆满状态,排桌都排到一个月后了。 秦淮河上的河楼,也次第亮起了旖旎的灯光。 那灯影浆声之中,河面上画舫也重新营业,金陵城又恢复了它应有的灯红酒绿。 真叫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ps.第三更。另外说明一下,李贽的经济思想并非我杜撰,确实是亚当斯密那一挂的。而且我也不是自由主义者,不过对彼时的大明来说,李贽确实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