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八月6日 皇极殿上崇祯皇帝和皇太子朱慈烺再次同场演出。 正常情况下,群臣都知道皇太子不会轻易上朝,只要小杀星出场准有大事发生。 不过和群臣复杂心理不同,新任内阁成员都对皇太子怀有感激之情,没有皇太子他们这辈子都很难入阁。 特别是最不受人待见的新任内阁首辅李邦华,别看他乃是东林党人,但李邦华从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他对大明是真的忠心耿耿。 在皇太子没有监国之前,李邦华因为性格耿直,经常会成为各党派攻击的对象,多次被崇祯皇帝贬到一些闲职衙门。 看到皇太子和皇帝同坐御阶,内阁成员率先出班朝拜: “参见陛下!”
崇祯皇帝大手一挥: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众臣刚平身,新任户部尚书程国祥奏本: “陛下,河南陕西干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请陛下传旨调拨钱粮赈灾……” 来了,刚上朝户部就开始要钱粮,崇祯皇帝顿时一阵头大。 不等他问询建议,兵部侍郎王家彦出班起奏: “陛下,贼首高迎祥被俘,流寇李自成承袭“闯王”名号,率领流寇大军攻城破寨转战于陕南及四川东北部地区,洪承畴上书催要粮饷……” 又是银子粮食,还有南方张献忠,辽东和京畿肆虐的建奴,崇祯感觉自己就是历史上最苦逼的皇帝。 崇祯无奈看向新任内阁: “诸位爱卿,如今大明国库空虚,你们看此事该如何解决?”
李邦华作为新任内阁首辅,马上出班起奏: “陛下,臣建议免除重灾区陕西和河南两地三年赋税,另外从南方调拨粮食救灾,不然灾民变成乱民,到时又需更大代价剿寇……” 崇祯无奈点点头: “准奏,可是银子从何而来?”
新任阁臣杨嗣昌出班起奏: “陛下,臣建议征收剿响三百万两,尽快将流寇剿灭。”
杨嗣昌话音未落,新任户部尚书程国祥急忙出班起奏: “陛下不可,大明年年天灾,百姓生活极其艰难,千万不能征收剿响!”
朱慈烺暗暗点头,程国祥果然一心为民。 但这个杨嗣昌简直不把百姓当人看,如果让他当首辅百姓生存将更加艰难。 杨嗣昌仍然坚持自己建议: “陛下,不征收剿响银子从何而来,三百万两对数千万百姓来说负担并不重,剿灭流寇后立即停止征收即可!”
程国祥愤然道: “杨大人,你去灾区看一看,看看如今百姓生活何其艰难,树皮草根已经变成他们主食,难道负担还不重?”
吏部主事杨士聪: “臣建议征收剿响,不然银子从何而来!”
在杨嗣昌和杨士聪之后,又有十几位大臣出班附议,纷纷要求加征剿响。 程国祥气的脸色铁青,他真的不想与这些人为伍。 在那些大臣的坚持下,内阁其他阁臣虽然也不建议加征剿响,可是他们又不知银子从何而来,都闭嘴不敢谏言。 朱慈烺在也看不下去,冷冷说道: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不但不想办法解决,反而建议征收剿响,想逼大明百姓都加入流寇大军吗?”
朱慈烺这番话,顿时让建议征收剿响的那些大臣无语,他们心中腹诽: “小毛孩子懂什么,你能搞到银子算你牛!”
别人心里暗暗腹诽,杨嗣昌则不同,他刚被崇祯升入内阁急于表现,于是反问朱慈烺: “殿下恕臣斗胆,不让加征剿响,银子从何而来?”
朱慈烺冷哼一声: “普天下大明子民难道只有普通百姓吗? 难道官员和商贾都不是大明子民,不然为何始终将各种税赋加征在百姓身上? 大明商人应该为国家做些贡献了,本宫建议开证商税……” 一石激起千层浪,朱慈烺这句话让满朝文武皆惊的目瞪口呆。 如果说此话之人不是皇太子,肯定会被群臣吐沫淹死。 礼部侍郎吴伟业躬身说道: “殿下慎言,征收商税乃是与民争利,大明一年商税才几两银子,陛下曾亲自传旨废除商税……” “臣附议……” “臣附议……” …… 吴伟业之后,劝阻增收商税的文武官员竟然达到九成。 那些少数没有表态大臣未必支持加征商税,也许他们只是在看风向。 朱慈烺终于知道明末加征商税是何等艰难,几乎全部反对。 可以说满朝文武都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代言人,在他们心中家族远比朝廷重要。 农民在朝中没有代言人,所以一直被打压。 其实朱慈烺也知道现阶段征收商税不现实,他今天只是想试探一下。 没有想到会出现一边倒的结果,支持他的不过十几人而已。 朱慈烺心里不禁一阵冷笑,你们不是反对增收商税吗,那么捐款好了。 “诸位,既然你们如此反对征收商税,那么本宫建议所有官员捐响! 今天开始京师所有七品以上官员勋贵太监都要捐响。 等大明国库充盈后,一定还给你们,父皇您看如何?”
崇祯皇帝一听差点笑喷,这个办法不是昨天晚上商量好的吗? 太子竟然先用加征商税激怒百官,然后才抛出捐响这一招,吾儿牛逼!朕不如! 崇祯皇帝马上道: “好,就按太子建议办,爱卿们放心,本次捐响只是朝廷暂借,以后肯定会还!”
崇祯说罢,回头看看太子表情,见皇儿满脸钦佩,他立即来劲了。 不等懵逼的群臣反应过来,崇祯立即传旨: “传旨,京师七品以上官员全部参与此次捐响,勋贵,外戚,包括总管太监都要参与捐响。 大明为难之时,希望诸卿家都伸出援助之手,本次捐响有太子负责,王大伴协助!”
崇祯说完,老脸有些火辣辣的,感觉有些理亏急忙拂袖而去。 等群臣反应过来时,崇祯皇帝早就不见人影,只有小杀星一脸得意的稳坐御阶之上。 朱慈烺今天对皇帝老子的表现很满意,至少没有拖他后腿。 回头看看身边大太监王承恩说道: “王大伴,准备笔墨纸砚记录,本宫要看看到底哪些官员对大明最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