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光历一百七十五年。 在京城大夏学宫教书的一位儒师遭遇袭击,引起不小的波澜。 不过因为这位儒师的身份,大家也不敢随意讨论,只敢私下里议论。 “什么遇袭,那是安王世子,被当作质子留在京城多年,如今文光削藩,安王想将其带回安王府,做好日后遭劫时的准备。”
“当天有合体强者大战,可惜,这里是京城,以安王的能力,如何在天子脚下救走儿子。”
“说回来,朱王与文光父亲一母同胞,是至亲叔叔,文光将来向他挥刀,会如何处置?”
安王府城。 王府中,郡主愁容满面,世子营救失败,这对安王府来说,绝对算不上一个好消息。 “报!”
“紫园又发现三位绿雀师偷盗气运,如何处置?”
一位下人来报。 王府紧张,紫园同样无法平静,这些年来,常发生气运师借助气运修行之事。 “不管了,随他们去吧。”
烦恼的郡主本想处罚,但想到文光所为,她又何必帮对方维护仙朝气运。 刀都快悬到头顶了,还要帮文光数钱? 这时,下人正要离开,一道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 “回来!”
李月改变了心意。 偷盗仙朝气运修行的气运师当即被处死! “父亲,何必为文光做到这一步,这气运是文光的气运,让这些气运师偷盗又如何,都要对我们出手了,为何帮文光。”
待下人走后,李月转身,眼前正站着一位英俊的中年男子。 安王李云华(第四声)。 “为皇族,当维护皇族威严,恪守大夏气运。”
安王笑道。 “又有三位气运师出事了,只希望老赵安好。”
城中十三号宅院,陈深得知紫园消息,目光远眺,心道。 “也不知文光接下来会向谁出手?”
.... 文光一百七十六年春。 南域以西,深渊海峡妖族为祸,绝世大妖侵吞夏城,合体境城主深受重伤。 文光特派镇北大将军张德帅领兵二十万,前往镇压。 得,天下震动。 “妖族为祸?看来文光再亮屠刀,要对齐王出手了。”
“朱王势弱,又离得近,却不出手,转而将目光望向最远的南海之王,看来这位天子还是念及亲情,欲留作最后处置?”
文光一百七十七年。 文光派太尉任天海郡郡守,当年的钦差大臣任督尉。 “降这么多?”
这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太尉去做一郡郡守,可降的太厉害了。 可很快,众人反应过来,天海郡,那不就是齐王府所在的郡嘛。 “父子齐上阵,这是深得文光亲信,若是将来削藩成功,估计会得很多赏赐。”
“当年的钦差,今日督尉,这位大人自受伤之后,他父亲耗费天大代价,使他恢复过来,如今可别再出事。”
“如此,刀架在脖子上了,就看齐王如何自处。”
... 安王城,已有乱象之兆。 “莫要再借助气运了,当年三百余气运师,至今日,被处置了七十余位,何苦来哉。”
紫园中,金鳞师唉声叹气。 随着文光将目标伸向齐王后,这些气运师慌了。 不断有人偷盗气运,欲借助气运快速提升实力,但结果是明显的,杀了一批又一批。 “齐王之后便是安王,无论结果如何,我等气运师难逃死局,为何不拼一把?”
“文光削藩已是定局,安王必遭劫难,何必为其守这王陵气运?”
“而且你们紫鹤宗师,金鳞大师有很大希望明哲保身,但我们不同,我们修道天赋不行,气运一道也没有建树,我们如何自救,不只能借助气运?”
有气运师抱怨,豁出去了,直言道。 自越来越多气运师被抓,紫园的金鳞也坐不住了,所以将所有气运师齐聚一堂。 “慎言!这是安王决定,岂是你等能妄议的,自不用论道后,你们皆躲在城中,是何想法,自己清楚。”
“今日将你们召集起来,便是希望你们谨言慎行,莫要再犯。 即日起,紫园封闭,你等身为紫园气运师,不得外出。”
金鳞师做了最后决定。 他能明白这些气运师的心情,但一切还未成定局,便一股劲的偷盗气运,只会死得更快。 闻言,一众气运师脸色难看,欲拒绝,却见天尊冰冷的目光,便没敢说什么。 “至少让我等与城中亲人告个别。”
“不用,我会传出消息,他们会知晓的。”
金鳞师拒绝了。 文光一百七十六年夏,安王府城紫园封闭,不接待任何人。 就在大家以为齐王是三王中率先被镇压的藩王时,这一年的冬天,长云郡郡守忽然调走京城,换了一名新的郡城。 “文光这是想同时向齐王与我安王府出手啊!”
安王府得到消息,上下愤怒。 本以为一个个来,文光却总是出人意料。 “这老小子不按套路出牌。”
陈深得知后,内心也诧异。 明明是最远最危险的两个王,文光却兵行险招,欲同时出手? 安王府过了一个不安稳的年。 不过第二年,风平浪静,文光并未进一步行动。 但事已至此,天下人都知道,安王与齐王即将覆灭,烟消云散。 “朱王不用想,废物一个,就看名震天下的安王与齐王了,这两个是诸王中最强的,就看他们是否有血性,能否让我等多看会儿戏。”
大夏之外的超级势力一直吃瓜。 “我们要不要出手,让大夏南域乱一乱,将事情提前?”
有好斗的渡劫之王提意。 “别,大夏国力鼎盛,惹急了,就不是看戏这么简单,修行不只是打打杀杀,还有人情事故,别老想着火上浇油,看大戏,要是沾染因果,你这个新晋渡劫会遭难的。”
.... 文光一百七十八年。 天海郡郡守突调郡内二十万筑基大军,目标直指齐王! “天海郡何时多了二十万兵马?”
有人疑惑。 与此同时,深渊海峡的镇北大将军张得帅同时响应,率领大军南下,意图合围齐王。 随之,一条小道消息从天海郡传出。 “齐王招兵买马,蓄谋已久,早已有谋反之意。”
“什么谋反,都是被逼的。”
也有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