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联合皇室,还是联合日本的僧兵,唐清安都没有要插手第四镇的意思。 他为什么要设立四镇,就是为了加强边远地方的权利。 “告诉彭大海,柳湘莲的计划,由他们自己全权布置,金州方面只看结果。”
听完将军的吩咐,谢有成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唐以强亡,以史为鉴。 大周承袭大明,虽新设节度使之位,与唐朝的节度使权利完全不同,更像是给勋贵的职权。 而将军所设立的四大藩镇,可就是有名有实,意义和大周的不同。 所以人们担心,长此以往下去,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 “藩镇新立,我估计彭节制也摸不着头脑,所以用此事来熟知分寸,以便衡量日后的公事。”
谢有成谨慎的说道。 “他精着呢。”
唐清安笑骂了一句。见状,谢有成心里也轻松起来。 冯胜之,顾应时这等元老级人物,都派去了藩镇,就是为藩镇保驾护航的。 加以特制的兵制,军政分离等手段,不论是唐清安,还是谢有成,心里的负担都不大。 “最近有些人比较跳,需要沉淀一番,才是对人才的保护。”
唐清安话锋一转。 第四镇远在海外,本镇驻守在琉球国,指望他来调度第四镇,什么事情都不要想办成。 所以无论当下第四镇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他能做到的,就是看结果。 将军不再关心第四镇的情况,谢有成也放下,心中知道将军话里指的是谁。 对于竞争,将军从来不会打压。 当年冯胜之和顾应时两人争夺文官第一的位置,两派人马鼓足了力气。 将军生气了吗? 没有。 恰当的竞争,反而显得有活力。 但是前段时间的风气就很不好,涉及到道德层面。 正如将军所言。 凡是把事物往道德层面去引的人,必定是有所图谋,必定是为了争斗,而不是为了公事。 如果只是说事,谢有成反而认为,将军不会有刚才之言。 “薛蝌现在第二镇办差,当初大军收复咸镜道,平安道时,薛蝌在地方上做的不错,立下了不小的功绩,前段时间才回金州叙职。”
“告诉林如海,把他安排去兀也吾卫吧。”
兀也吾卫也就是后世的吉林,与赫图阿拉城相隔五六百里路程。 奴儿干司太大。 舆图上随便动一动就是数百里。 赫图阿拉分流出来的人口,大致安置在此一带,还有部分进入咸镜道和平安道。 无论哪个方向,与赫图阿拉城都相隔数百里。 兀也吾卫目前还是苦寒之地。 从镇江到此地,年轻的薛蝌能不能想通,谢有成无法判断,但是不妨碍他先通知武震孟。 ~~~~~~ 薛蝌准备要回镇江。 镇江目前是第二镇的大本营。第二镇包含奴儿干司,平安道,咸镜道。 如果只论当下的面积,四大军镇中,地盘最大的军镇就是第二军镇,固土军镇。 在提供的临时办公场所,薛蝌听到外面的更夫报了更。 过了没多久,又走进来一名官员,神色匆匆带来了让薛蝌意料之外的消息。 “兀也吾卫?”
那人点点头。 “听说那里已经穿棉衣了。”
薛蝌一面整理了衣襟,一面用轻松的语气说道。 那人怔了怔,随后点点头。 “那里天气更冷些,不像金州,记得多带些棉衣。”
“承蒙提醒。”
薛蝌笑着起身送客,没一会,他就离开了衙门。 ~~~~~~ 王仁来金州的目的,是为了买宅子的。 薛蟠从济州岛知道王仁来了金州,忙完了海贸的事项,谈妥了明年的生意,也就拍拍屁股,留下掌柜们,来金州陪王仁。 薛蚪,薛蚣是薛家族人,王仲是王仁族兄。 这些人都是王薛两家本族人。 还有一些外姓的。 例如薛家两房原来柜上的掌柜活计,很多人翻身一变,成为了平辽侯府上的外头管事。 里头不少人才,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提拔进入了官府当差。 人多了,必须有个核心。 王子腾看中了薛蝌。 王仁和薛蟠都不行,只有薛蝌此人,无论能力还是出身,都是最适合的人。 同样。 联姻是勋贵的手段。 薛蝌因此定了亲事,不过他的未婚妻,并不是王家嫡系,而是旁支的姑娘。 但是人多了就会有纷争。 现在的薛蝌,对王仁就有些不满。 前番关于贾环的事,就是王仁的手笔。薛蟠听到王仁的主意,也没有反对。 两人一拍即合,自己反而是最后知道的。 王仁坐在椅子上,喝着茶不做声。 对薛蝌。 王仁瞧不上。 他连原来的薛蟠都不放在眼里,何况薛蝌呢。 可惜。 京城的很多事,他说了不算。 论亲疏和背景,王仁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第一人。薛蝌做事又呆板,不懂变通,哪里够格。 “此事又便宜了秦钟。”
薛蝌恨恨的看向众人,特别是薛蟠。 薛蟠被堂弟看的不好意思。 自己没有支持堂弟,反而支持了王仁,并不是他要拍王仁的马屁。 正是因为自己想的自家和堂弟关系近,如果选择支持堂弟,反而把两家人的关系搞复杂了。 万一引起王家的误会,认为薛家不把王家当自家人,才是最大的麻烦。 作为薛家的当家人,薛蟠必须想的更周全些。 “唉。”
见众人都不说话,薛蝌只觉得没意思。 贾环在他看来,算不得什么大威胁,真正对自己有威胁的,是秦钟。 两人现在的每一小步,都决定未来的一大步的差别。 “平辽侯就算知道,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何必自乱阵脚。”
被薛蝌的叹气弄得烦闷,王仁忍不住说道。 “怕是不愿意去苦寒之地吃苦吧。”
要是几年前的薛蝌,别说眼前的人是王仁,就是普通的权贵,他也绝对会忍气吞声。 但是现在不同。 不是薛蝌脾气大了,不能忍气吞声,而是眼前的人,没资格让他忍气吞声。 “无论是王公还是将军,想起的都是我,既然如此,我就要把事情解决好。”
“以后再有类似贾环这种事,必须经过我的同意,否则不许在金州乱来。”
“再有下次,我亲自出手。”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众人都知道是对王仁说的。 薛蚪,薛蚣两人资历浅,不敢插话。王仲也认为自己不适合说话,否则两人的争吵,很容易上升为两家的争吵。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 目前金州在国内的分量。 薛蝌已经能对的上顶级勋贵之家的子弟。 要知道多年前,背靠贾府,大把撒钱的薛蟠,在京城也不过落了个薛大傻子的诨号。 但是金江镇的实力太强了。 反观国内积弊众多,民乱四起,无一处安定。 是国内勋贵们,明知金江镇虽无割据之名,但有割据之实,却仍然暗送秋波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一大原因,就是当年太上皇和皇帝争权时,埋下的隐患。 因为太上皇的出手,让勋贵们和皇帝走向了对立面,造成了皇帝亲政后,不信任勋贵,打压勋贵的局面。 如此种种。 也算是促进了王子腾下重注金州的根子吧。 王仁何时这般被人说过。 如果是王子腾等长辈,他还能说服自己,看着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的薛蝌,他“唰”的一下起身。 “可别伤了和气。”
薛蟠一把抱住王仁。 虽然不知道王仁想要干什么,先抱住他在说。 王仁当然不会做出昏头的举动,冲着薛蝌嚷道。“我难道不是为了大妹妹?”
“小声点,让外面的人听到可了不得。”
王仲劝道。 “没事,都是我从王府带来的老人,全是家生子,不会传出去的。”
听到王仁的解释,薛蝌脸色才好看了些。 在自己家,就算吵架,王仁也没有端茶送客,他们是有共同目标的势力,可不是草台班子。 “不管怎么看,平辽侯不也已经知道了贾环的恶行,哪怕现在迁怒我们,也扭转不了其对贾环的印象。”
王仁的说法,获得了众人的认可。 “你们与将军接触不多,不了解将军的为人,以国内固有的印象来推论将军,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天差地别。”
薛蝌把将军的性子,向众人告诫了一遍。 众人中。 哪怕是薛蟠也不太熟。 他除了小时候与唐清安有过接触,大些就疏远了。最近几年虽然亲近金州,但常年远在金陵各地。 反倒是薛蝌,在节度府办过差,近距离接触过唐清安。 “事已至此,我看此事就这么过去吧。”
薛蟠虽然惋惜,但觉得不能继续为这件事闹下去,不然就真的影响两家的和气。 众人看向薛蝌,薛蝌默默的点点头。 见状。 王仁脸色也好看了些。 其实对自己也是个机会,薛蝌如此想到。 虽然要去苦寒之地,但也给了自己作主官的机会。 是机会也是风险。 未来几年中,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做出成绩。就是自己回来金州,得到什么位置的反馈。 吃苦。 薛蝌还真不怕。 再大的苦,也比不上他带着妹妹,在梅翰林一家吃闭门羹的窝囊。 ~~~~~~ 林黛玉正准备去寺庙上香。 她的父亲林如海是开明儒者,明面上虽未表态,实际上支持批判朱程理学的学派。 也接触过福建兴起的,最为激烈的学说,提出女子也该学习道学,而不是假言假事。 提倡真心,真人等,解放个性的诉求。 虽然造成了很大的反响,但并没有被主流接受。 林如海口头上没有支持,但实际上为女儿请了教书先生,所学也不是妇德之类的书。 到了金州后,得到将军的支持,终于开始提倡其新学。 要求人们真人,真言,真事,真文,批判男女不平等,主张寡妇再嫁,赞美卓文君自己做主和司马相如结婚。 针对金州的女子学校,明确提出女子可以学道,男女平等云云。 并没有一步登天,而是选择耐着性子,一步一步发展,逐渐引导人们学习新学。 特别是林如海成为左支使后,代表了将军出面支持林如海,金州的风气终于有了变化。 林黛玉出门的次数多了。 愿意出门,而不是终日锁在家里。 也因为这个原因,林黛玉对平辽侯的印象大为改观,才觉得不愧是平辽侯。 把他那数次盯人不礼貌的目光,所引发的不满,抛开的烟消云散。 带着面纱,用点翠妆云金簪固定在发髻,再披着一袭竹青织锦披风,只露出的身形,就仿佛画中出来的人儿。 “带着面纱也挡不住姑娘的风采,会不会像上次那样被人拦住,追问姑娘是哪家的小姐。”
紫鹃笑道。 “那个傻公子?”
雪雁跟着笑了起来。 林黛玉原本并不是刻薄的性子,反而是从小有主见。之所以红楼原文中,长大变得刻薄,是受环境所影响。 除了贾宝玉和贾琏这等,其余人想不受欺负,必须对人们刻薄,让人们觉得不好欺负。 要知道连薛姨妈此等人物,都怕贾府下人们的嚼舌。 “哼,他要是打听到我的来历,还敢上门来,我至少认为他是个可以论交的朋友。”
林黛玉鄙夷的说道。 她从来不是怕事的性子。 也知道金州关于自己的言语,谁让自己经常进出平辽侯府呢。 关于金州不知不觉间,小小的变化,林黛玉还没想明白自己是否喜欢,但是已经认定,对女孩子是极好的。 “有几个人敢不要前程。”
紫鹃学着小姐的语气,同样的鄙夷,“越是青年才俊,越是一心前程呢。”
“走吧。”
林黛玉不想在不相干的人身上浪费口舌,知道马车已经备好,就领着丫鬟们出门。 说来也巧。 刚要出门的时候,薛宝钗派了马车来接,请林黛玉去府里玩。 “你们家姑娘,就不能出来玩么,天天家里有什么玩的。”
林黛玉好笑道。 前来的丫鬟文杏,笑着说道:“家里人多,我们家小姐不好意思出面。”
“我看呀。”
既然不去上香,林黛玉边说边拆面纱,一旁的紫鹃上来帮忙。 “几位夫人都不好意思,都在等着别人呢,索性约个日子,大家伙一起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