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四百六十九章 学堂风云

第四百六十九章 学堂风云(1 / 1)

葛藟把书笔文物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坐在床沿上发闷。  生得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鼻梁小巧挺立,唇似丹朱。  莲脸生波,桃腮带胭;耳边厢带着两个碧玉坠子,衬的柔嫩的姑娘,红白分明。  “该怎么办呢。”

喃喃的念道。  脸色渐渐地变了。年轻美丽的脸上,笼罩了一层忧愁的云雾,眉头深锁着,嘴微微地动。  “我在府里好多年了,夫人难道想要把我嫁出去吗。”

无力地再抓起唐晏桕的小书袋,两只眼睛亮晶晶的,里面含了泪水。  心中挂念起了远在朝鲜的哥哥。  “收拾妥当了?”

屋子外,金钏儿的声音传了进来。  听到金钏儿的叫声,葛藟连忙抬起手,揉了揉眼睛,深呼吸一口气。  走出门外。  只见唐晏桕已被金钏梳洗的干干净净。唐晏桕眼尖嘴快,发现了葛藟红肿的眼睛。  年龄小,只想到他能想到的。  “藟姐姐,你哭了。”

葛藟正要解释,眼睛里进了沙子,来不及说,唐晏桕兴奋的打断了她。  “肯定是我去上学,没人陪你们玩,你们就冷清了,藟姐姐舍不得我。”

唐晏桕越说越肯定。  “把你得意的,我们都离不开你。”

金钏儿推着唐晏桕,边说:“赶紧去学堂,迟了先生可是会打手心的。”

“整个府里,就我一个人天天去学堂,你们都不用读书,还见天说我贪玩。”

唐晏桕不服气的说道。  “你是个爷们,岂能来和我们姑娘家比。”

金钏笑道。  “爷们怎么了,爷们就活该受罪啦,我爹说女儿比儿子好,怎么不让四妹妹去学堂?”

见唐晏桕越说越过分,葛藟拍了拍唐晏桕的胳膊。  “你莺姨娘好脾气,只会觉得好笑。”

“要是让晴雯姨娘听到,看她怎么收拾你。”

听到葛藟的话,唐晏桕才不再抱怨。  葛藟把书袋挂在唐晏桕的肩上,边衬了衬,免得容易滑落下来。  样子极像一个长姐,手里不停,嘴中叨唠。  “还有长公子要回来,既然回来,肯定也是要读书的,等你哥哥回来,你也有人作伴,每天两兄弟一起上学。”

“还有唐晏楝明年也要去学堂。”

其余倒好,唯独听到大哥要回来,唐晏桕苦着脸了。大哥是真揍他,他打不过大哥。  看到唐晏桕的模样,金钏儿忍不住笑了。  “你每从学堂回来,十次倒有七八次挨打,怎么不见你怕先生?”

“你不懂。”

唐晏桕认为金钏儿是女孩子,不懂男儿们的事。  先生打人虽疼,父亲打人也疼,但是唐晏桕不怕,因为晓得,他们不会真让自己受伤。  大哥年龄小,手里不知轻重,谁晓得他会不会把自己打伤了?  “是啊,我不懂,赶紧出发吧。”

金钏儿笑着推唐晏桕。  外面的小厮随从不提,金钏儿悄悄找到葛藟,拉到四下无人的地方,问她怎么了。  金钏儿虽然是贾府的家生子,从小在贾府长大,但是来到金州近十年,十年中与葛藟朝夕相伴。  葛藟这才哭了起来。  哽咽的说了,夫人问起她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夫君。  原来如此。  金钏儿笑了。  “你不想嫁人,不想离开府中,就跟夫人说嘛,夫人难道还会强迫你。”

当年夫人和周氏,也问过金钏儿,金钏儿坚定的说道,她不想放出去。  说起来。  她的家人在京城,也是从小远离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如今习惯了,不想再经历一次。  不用葛藟解释,金钏儿就能理解,好姐妹为何不想离开府中。  ~~~~~~  唐晏桕离开了家里,身边跟了七八个小厮和随从,也没有坐马车和轿子,就这么在街道上行走。  军校从六岁开始,唐晏桕年龄不够,需要等一年,目前读的是启蒙的学堂。  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以及王丰肃写的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故事等,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差不多就能熟练的背诵了。  但是对于其中的意思,可能不大理解,毕竟年龄在那里,掌握熟练的背诵已经很厉害了,至于理解运用是以后的事情。  小时候记忆好,记住的事情,往往能记一辈子,反而年龄越大,记忆越衰退。  倒是王丰肃的确有一套,毕竟是游历了十万里路的学者。  写的西方各国风土人情故事,与后世的格林童话类似,吸引的各家的小孩最喜欢读。  学堂并不远。  平辽侯府和节度府,并列于金州城的西端。围绕着平辽侯府和节度府。  分别是庞大的衙门机构,官员将领的府邸,还有军校,女子学校。  最终导致这片区域占了金州城的六分之一。虽然不如东区大量集市商铺栅栏之地的繁华,但是充满了严肃。  街道上行人不多,且多半是本区域的人,不相干的人也不会踏入这里。  由平辽侯府单独设立的启蒙学堂,算是提供的福利,各家的小孩,同样来启蒙学堂启蒙读书。  不近人情的是,将军会收钱,也不多,够维持建筑的维护,先生的束脩。  启蒙学堂里,唐晏桕的身份,加上他的调皮,天然的成为了孩子王。  启蒙的先生也不会过分的严厉,让孩子们学会遵守纪律,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等学堂中的学生年龄大了,就会进入军校,和将领子弟,官员子弟,士兵子弟们一起读书。  将领子弟和官员子弟,需要交纳全额的学费,士兵子弟只需要交纳一半。  遗孤则全免,连生活费也不用缴纳,文笔等一切开支,都由平辽侯府提供。  没错,这笔款项,由平辽侯府家眷提供,走的是将军的家产,不动用公库。  唯独此项开支,仍然被秦可卿抓在手里,并没有交出去的意思,唐清安也没有逼迫。  军校去年已经放开了限制。  只需要交纳学费和生活费,就可以进入军校读书,包括商人的子弟。  唐晏桕嘟着嘴,不情不愿的走进了启蒙学堂。  各家的小厮随从们,大汉们在院外等候,小厮们在学堂外等候。唐晏乾来的最晚。  启蒙的先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已经端坐在前方,目不斜视。  学堂里几十名孩童,已经安座,各个安静着小脸,学着先生端坐的模样。  看到启蒙先生的模样,唐晏桕心中就凉了一半。  今天怎么会是他。  心中哀嚎一声,抱怨这个老者来的早了,却不提自己为何喜欢卡点。  老者年龄大了,哪怕是启蒙先生,资历也就高了。  二话不说就抄起戒尺。  “啪啪啪。”

唐晏桕也是分人的,知道在老者面前胡闹,只会获得更多的惩戒,乖乖的任由其打了手心。  见到唐晏桕挨打,有几名小子幸灾乐祸,等唐晏桕入座后,他们还在挤眉弄眼,惹得唐晏桕狠狠的举起了小拳头威胁。  “嗯哼。”

传来了老者的咳嗽声,众人立马止住小动作,娴熟的翻开书本。  余光扫视了眼堂下虎头虎脑们的孩子们,老者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如将军所言。  规矩。  要让他们从小懂得遵守规矩,烙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等他们长大了,也下意识的遵守规矩。  到了军学堂。  同样的气氛,而且来源更多的同学,包含了各个阶层,一样的吃一样的喝,学同样的知识。  将军对金州的子弟们,做出了充分的规划。  一环套一环。  军学堂的教官和先生,都是有官职的人,不会忌惮子弟们的身份。  如此下去。  等眼前的子弟们成年后,从小读书学习本事,加上家传的经验和规制。  总体上,都会是金州的栋梁之才。  坐在唐晏桕周边的,当然是他的“好朋友”们,与之对应的,是李胜虎的儿子。  李胜虎和他牺牲了的父亲李彪,两人都是暴躁的性子。李胜虎为自己的儿子取名,要不找先生,直接取了个李虤。  老子希望儿子超过自己,李彪跟儿子取了个李胜虎,李胜虎竟然起了个李虤。  当初引为了金州的笑谈。  小小的李虤,已经初见暴躁的性子,比父亲李胜虎和祖父李彪都要悍。  李彪是粗中有细,李胜虎是刚强正直,至于李虤未来是什么性子,目前还只看到悍。  已经和唐晏桕干了几仗,哪怕唐晏桕人多,也被对方打的哭了几回。  被嘲笑后,唐晏桕也不哭了,重整旗鼓常常和李虤约架,视李虤为必须打倒的对手。  目前来看,是败多赢少,所以唐晏桕没有在家中说,觉得没面子。  其实家里人如何会不知。  不过学堂和军校的风气向来如此,孩子们打架们,不能只赢得起输不起。  自己儿子打输了,上门找人讨要说法,没有这个道理。  当然。  欺负人就不同了。  只是欺负的定义,很多人的标准不同,可能小孩子之间的推攘,有些人也会定义为欺负。  不过可笑的。  有些人心中计较的时候,孩子们早就忘得一干二净,重新玩到了一起。  唐晏桕坐了一会,就坐不住了,东张西望看到了李虤,立马对李虤的眼神不满了。  一直觉得家伙不顺眼,狂什么狂。  想起小时候,被这家伙揍哭了,唐晏桕就感到丢人,觉得是他平生最丢脸的事情了。  从来不提此事,是他在家里的“秘密”。  回了一个凶狠的眼神,李虤直接别过了头,这股无视,让唐晏桕觉得被冒犯了。  当初自己和他怎么打起来的?忘记了。  反正上一次自己赢了,既然不服,那就再来一场。  想定了此事,唐晏桕想着中午如何约架,如何打赢对方,学习上的事就忘得一干二净。  “晏桕?晏桕?”

忽然同桌打断了唐晏桕的臆想,当唐晏桕清醒过来,看向前方的身后,不知何时,老先生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唐晏桕露出茫然的眼神,自己没有吵闹啊。  老先生面色不快的盯着唐晏桕面前的桌子,上面是定装的王丰肃写下的西方风土人情故事书。  启蒙学堂里,老先生最痛恨此物,认为玷污了学堂的尊严。  多次找将军痛斥,将军笑呵呵的遮掩过去,但并没有取消这门课程。  所以老先生来学堂的次数就少了。  最近老先生心思像通畅,越是如此,他越是要多来学堂才对,怎么能放弃。  顺着老先生的目光,唐晏桕才发现,自己那错了课本,手忙脚乱的换了三字经。  三字经其实也算是故事。  但是比起王丰肃写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上,就不够对方有吸引力。  老先生盯着唐晏桕,让他起来背诵课文。  果然如他所料,背的结结巴巴,到了一半就戛然而止,混不下去。  “啪啪啪。”

又是一番戒尺,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唐晏桕就挨了两顿打。  学堂里。  老先生资格老,忍着精力的不足,竟然直接教了半日的课程,把王丰肃教材的课程,一个字也不准提。  只是岁月不饶人,坚持了几日就坚持不下去了。  过了几日。  见换了年轻的先生,学堂里的孩子们,发出了欢呼的声音,哪怕是李虤,也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  唐晏桕和李虤的视线碰到了一起,两人都在笑,还以为向自己笑。  “哼。”

“哼。”

两人骄傲的别过头。  …….  朝鲜。  全罗道益山。  朝鲜国主李倧,带着家人,一路难逃,一直抵达此地,才算是停下了脚步。  跟随的汉城官员们,不少人掉队,不知道去了哪里。  太监林忠,和他侄子林之远掌控的内禁卫,走失了不少的侍卫,训练大将李兴立带领的卫戍军同样如此。  各种情形有一个字可以形容个,惊弓之鸟。  全罗道,忠清道,庆尚道,江原道各地的卫所军,逐渐汇聚到此处。  随着士兵越来越多,才算是消减慌乱。  金江军小将葛世峰,带领百人,先是打退叛军近千人的追击,后来又从数千追军中全身而退。  “葛将军虽然年轻,却有举世无双之武勇,不愧是大名鼎鼎的五虎将。”

关于金江军五虎将的笑谈,朝鲜很多人有所听闻,却没有人太过关注。  不过是为了子弟养望,未来的前程铺路罢了。  这种套路上千年来都是如此,很多人这般认为的,直到葛世峰打退叛军的功绩,震惊了许多的人。  “殿下过誉了,外将不过是占了些许的优势。”

“哦?”

朝鲜国主起了性子,好奇的问了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