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七十四章 盛名

第七十四章 盛名(1 / 1)

存人失地,存地失人。  唐清安并没有因为连番的胜利就昏了头脑,以为自己可以胜过蛮族。  在金州城,各地将领齐至,商讨大计。  复州卫的赵缑用,徐寿福等,金州的花眼,郭英,廖勇,周荃等,几十将在大厅中,人人都很沉静。  当听到唐清安说的八个字,知兵的人,像徐寿福,花眼,郭英等都眼睛一亮,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赵缑用虽然不舍,却也没有反对。  众人一致决定,放弃复州,坚守金州。  金州卫三面临海,为海陆交通要道,人口数量及田亩都是辽南各卫之首。  有地形可以依赖,如果不是前番军队都派去了辽阳,导致城中无兵可守,不至于轻易陷落与蛮族之手。  金州扼守走廊,只要金州不破,蛮族就无法绕过袭扰百姓,可以安心屯田。  金州身后还有南关岛可以协守,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唐清安计划再去山东求来弗朗机大炮,也就是红衣大炮,安置在城头,那么形势就会变成和历史上袁崇焕守宁远城一样。  金州卫的地形,和宁远城没有区别,都是扼守走廊的要塞,而且还更强过宁远城,金州城两侧皆靠海。  所以唐清安有信心守住金州城。  除非老奴不顾辽沈安危,不顾北镇过河复夺海州城之胁,抄取他的后路,全然不顾亲自带领蛮族全军来攻。  如果这样的话,唐清安愿意和北镇来个前后夹击,就算计划不利,那就索性再退回海上罢了。  复州可以放弃,金州却不能。  因为不同宁远城身后地小且不平,比不上金州身后的旅顺各地,整个宁远的额田也才十二万余亩。  而金州只算额田,就有将近六十万亩,每年的额粮就达到三万六千余石,是整个辽东之最,沈阳都远远比不上。  只靠着金州土地,全部的粮食,唐清安可以养活四十余万人。  额粮虽然不足,但是值此战乱,唐清安不怕和那些个坐地户打官司,了不起放纵士兵一番。  远比皮岛要强。  这就是自己为什么滞留长行岛,犹豫着要不要出辽东湾的原因,因为他舍不得金州。  地势合适,如今兵源八千,在募两千,合兵一万人驻守金州,加上红衣大炮。  这番要还是守不住,那就再退回毛文龙老路。  说做就做,赵缑用组织复州人马撤退金州,各地百姓自愿尾随,唐清安派出各军协助。  这次是百姓主动撤退,不同于以往,所以家当都带的多,一路来不少百姓推着推车。  同时留下刘承敏等人,组织百姓加固城墙,安排好诸事,唐清安带着部分降将去了锦州。  有些人是早就有反正的心,属于可以相信的,有些人是被动的,例如廖勇,周荃等。  按照郭英,花眼的说法,这些人都是耿炳远的亲信,如果不是他们骗的耿炳远逃去,不会轻易反正的,形势也不会这般顺利。  既然如此,唐清安当然把这些不稳定份子带走。  唐清安还没到锦州,先送来的捷报就震撼了所有人,传到山东后,皆视为奇捷。  缙绅庆于朝,庶民庆于野。  自清河,抚顺失陷以来,周朝费千百万金,数十万兵,不能擒贼首一枚。  而唐清安出海以来,上下联络诸豪杰,以三千人复金复二州,真蛮首级合计五百多颗。  才费了国家几千石粮食,些许器物而已,如此奇功真为空谷之音,乃奇男子也。  从辽东到山东,从山东到京城,连金陵各地都轰动了,倒是奇怪,这信息传递的速度,比朝廷邸报都要快。  到处都在传扬这奇男子。  京城上下皆颂唐清安大名。  唐将军出世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以千兵败万兵,夺金复二州,只真蛮首级就达数百。  当送捷报,并推车献首的队伍进京,京城百姓们围的水泄不通,纷纷要看真蛮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铜铃大的眼睛,比老虎的头都要大。  “唐将军以千破万,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此奇功,真奇侠绝伦,可以寄边事者。  如此胆略,夫岂易得?使今唐将军,天下清安,蛮可掳,辽可复,永芳,养性可坐缚而衅之鼓下矣。”

金陵一个知府的奏章,不知道在京城怎么就传开了,百姓们纷纷叫好。  等唐清安坐船到锦州下岸,看傻了眼。  码头上不光人山人海,更有那身着官服的官员都在,为首者竟然是史鼐。  鞭鼓齐鸣  史鼐亲自迎唐清安下船。  “史公,小子何德何能,如何安受这等厚爱?”

唐清安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有今日。  “哈哈哈,当得,当得。”

史鼐早就收到了贾敬的回信,告诉了他什么才是笼络人心,而且讽刺了他一番。  什么权势不愿意让人才借光,犹如乡野地主老财,把金银藏在地下不见天日。  史鼐倒是没有生气,反而觉得贾敬说的有理。  其实最主要令他改变的原因,实则此子真的太争气了。  现在连太上皇和皇上都双双下诏,要奖赏此子,要求兵部大力提拔此人,不得令有功之人寒心。  把目前的形势略微的透露一番,唐清安听完后,只感到受宠若惊。  自己这番的功劳,七分都建立在前人的肩膀上,自知之明他并不缺,知道自己实际几斤几两。  这份盛誉,他有些怕自己担不起。  他原来就想着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啊!  “清安,你如今建功立业,也该成家了,我替你说一个亲事可好?对你可是大有帮助。”

唐清安想起贾珍,连忙解释了一番。  “哈哈,就是贾珍所托,荣国府贾政的女儿,不辱没你的人才,你可愿意?”

史鼐眼睛满是笑意。  看了史鼐的脸色,唐清安明白自己没得选,同意了这门亲事,贾府这一系的人脉,才会彻底帮助自己。  “但凭史公安排,小子大恩不言谢。”

“好好好。”

史鼐亲自拉起唐清安,在百官的迎接中,百姓们的呼喊中,热热闹闹的进城。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