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击毙了项梁后,随即挥兵北上,前往下一个目标赵国。这也无形中给了楚国喘息的时间。
现代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章邯如果继续追着楚国打,追着刘邦、项羽打,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史书上说,章邯是因为项梁死后,觉得楚国已经不足为虑,所以才前往攻赵的。其实并不尽然。章邯出关以来镇压起义军,一直是抱着“除恶务尽”的宗旨的。你看他打陈胜、打魏国、打齐楚援军就知道。 当时章邯并不是不想去打,而是没有办法打。因为彭城离关中实在太远了,章邯军队的补给也实在是跟不上了。其实章邯镇压起义军,忙着东奔西跑,粮秣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虽然就近的粮仓会给他供应一些,他的部队也会抢掠一些,但由于消耗巨大,大多数来源还是靠关中输送。而那时候输送只有靠人力。大家不要忽略送粮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不管用人还是用车,都有载重量的上限,送到你这里能留下一半已经不错了。后来他围困巨鹿的时候还要特地修筑甬道来输送粮草,就可以看出补给问题的吃紧。而彭城相比起巨鹿离关中更加遥远,可能送粮食的人所携带的还不够自己路上吃的。所以,章邯不想也不能把战线拉这么长,他只能就近先攻赵国。当然,项梁之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时的赵国也刚经历过战火。前面说过,赵王武臣被部下李良反叛所杀,邯郸失陷。张耳和陈馀事先得到消息出逃,躲过一劫。两人逃出后沿途召集未叛士兵数万人,重整旗鼓。并听从门客建议立了赵国后裔赵歇为赵王,张耳为相,陈馀为将,在信都(今河北邢台信都)又建立起赵国政权。李良领兵来攻,被陈馀所败,李良降秦。赵国复夺邯郸。 后秦廷命王贲之子王离前往攻赵。章邯就在此时领兵来赵,准备会合王离一举拿下赵国。 章邯的兵力我们已经说过,大致在二十余万。而王离所率部队也有二十万之众。这支庞大部队从何而来呢?这还得从秦始皇说起。 秦始皇时期,军事上很重要的一条策略就是“重兵南北”。所谓重兵南北,我们之前也简单提过,就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这两支部队的正确人数已经不可考。但基本认为北路军30万人,南路军50万人。 南路军后来在赵佗带领下,自己成立了政权,是为“南越国”,统治岭南地区几乎达一个世纪的时间,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消灭。我们后面会讲到。 而北路军则由蒙恬指挥,抗击匈奴。蒙恬死后,兵权辗转落入王离之手。 令人费解的是,当时陈胜军队一路从陈县攻往关中,一直到几乎兵临咸阳了,这南北两支大军都没有任何行动(史册未有记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还得靠赦免骊山刑徒去退敌。特别是北路军,他们从上郡(北路军指挥部)沿直道驰援咸阳,快马加鞭的话,我估计最多也就十天半月。可惜,我查了很多资料,依然没有答案。有人说是因为北路军根本不把秦朝的生死存亡放在心上。我不喜欢争辩,但这纯属扯蛋。或许,只有当时章邯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秦朝就此覆灭,这个答案才会被挖掘出来。 不管如何,现在的赵国正面临着灭顶之灾。两支合计约四十万余万人的大军踏上了赵国的国土。这个数字是赵国负荷不起的。赵国急忙派出使者向诸国求援。 章邯很快的攻下了邯郸,将城中百姓迁往河内(黄河中游北岸),然后夷其城郭。要是换了项羽应该就是活埋而不是迁徙了。随即章邯又攻下了信都,赵王歇和张耳败走巨鹿(今河北邢台平乡),陈馀则率领残军数万驻扎在巨鹿以北。 王离率部团团包围巨鹿。章邯则驻于巨鹿以南的棘原并修筑甬道接连黄河,用以输送粮秣供给自己和王离两支大军。 被围期间,张耳多次派人突围出去找陈馀,让他领兵攻秦解围。陈馀知道秦军势大,自己出兵无异于杯水车薪,徒死无益,所以迟迟不肯出兵。等了几个月还不见陈馀行动的张耳大怒,又派了两个使者去责备陈馀不顾生死之交的交情。陈馀只得让两个使者带领五千人马去试攻秦军,结果不出所料,全军覆灭。 巨鹿解围之后,张耳和陈馀相见。还是责备陈馀不出兵援救并询问两使者下落。陈馀反复强调自己不想枉死,留下性命至少还可以为赵王和张耳报仇,而且自己也派了五千人马和使者一起去攻打秦军了,结果全军覆灭了而已。张耳不信,以为使者被陈馀所杀。陈馀大怒,抛下将印给张耳说,没想到你这样想我,以为我舍不得这将军的头衔吗?张耳看到陈馀抛下将印也感愕然,没有接受。陈馀起身如厕。左右劝说张耳“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于是张耳佩起陈馀的将印,准备接手陈馀的军队。陈馀回来,也深恨张耳的不辞让。带了几百亲信出营而去。从此,这对刎颈之交决裂。 楚怀王接到赵国的求援,为了分散秦朝兵力和注意,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往援救赵、一路西攻关中、一路南下入郢。项羽悲愤于项梁为秦所杀,志在灭秦,主动申请西攻关中。怀王部下都进言说项羽残暴、动辄屠城,而关中百姓久受苛政,需要敦厚宽宏的长者领军,沿路不加欺凌暴虐,那就可以攻下关中,最佳人选莫过沛公。于是怀王拒绝项羽提议。 怀王因之前宋义准确预言了项梁的失败,所以破格提拔其为“卿子冠军”。北路军以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统领众将率军五万北上救赵。 西路军命刘邦率本部兵马沿途扩军并收纳陈胜、项梁残部,迂回进击关中。结果刘邦这一路的确迂回、的确曲折。 南路军以共敖为将,直攻南郡。共敖顺利攻占南郡,并收复旧都郢城。后来项羽分封天下十八王,共敖就是其中之一,是为临江王。共敖病故后,其子共尉继王位。两年后,项羽战死,共尉不肯归降刘邦,结果为汉军所败。共尉被擒,后斩首。 怀王兵分三路,并与众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先说北路军。宋义到达安阳(今山东菏泽曹县东南)后,连续驻扎四十六天不进军。项羽进言应该火速援赵,宋义反而坚持坐山观虎斗,欲收渔翁之利。还嘲讽项羽,说冲锋陷阵自己不如项羽,但说到运筹帷幄,项羽就不能和自己相比了。随后下令,再有敢说进兵者斩。 这样看来宋义是个很幽默的人。不在彭城观战,非要跑来这里天天消耗五万人的军粮来观战。大概离得近一点不但可以早点收到最新战报,参与感还强烈点。可惜,最终他连参与这场战斗的资格都没有。 宋义的儿子叫宋襄。估计宋义比较欣赏不肯“渡河未济,击其中流”的仁义宋襄公,所以给儿子起了这么个名。在驻扎安阳的时候,宋襄要去齐国当丞相了。宋义大喜,于是擅离职守,把儿子送到无盐县并大宴宾客。项羽知道后大怒,说将士们都在风餐露宿,宋义却宴会宾客。不想着进攻打败秦军抢夺粮食,却妄想等秦军攻赵后疲惫之际出兵。秦强赵弱,灭赵之后只有更加强大,哪来渔翁之利可坐收? 于是项羽假借怀王命令斩杀宋义,持其首级宣示众将。众将一来畏惧项羽武勇,二来项梁旧部大有人在,所以一致推项羽为代理上将军,众将皆奉号令。怀王后来接到项羽通报,得知事已至此,只得正式任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北上援赵。项羽还特地派人跑到齐地杀了宋襄,彻底的斩草除根。可惜这一特长在后面对待刘邦时没有发挥出来。 当项羽率军到达巨鹿外围时,燕、齐等国援军都早已到达,但惧怕秦军势大,不敢出击,只是和陈馀驻扎在一起以观其变。 项羽首先命英布领兵两万渡黄河,截断章邯修筑的甬道,切断了王离、章邯两支部队的联系并使王离陷于断粮困境。之后项羽亲自率领全部楚军渡河跟进。渡河后,下令把坐来的船凿穿,把做饭的锅砸毁,而每人只带三天干粮,以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决心。成语“破釜沉舟”即由此来。 楚军一看这架势,明白项羽是要拼命了。领导都已拼命了,什么都不用说了,跟着上吧。本来楚人就和秦人素有怨仇。否则项燕死时也不会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准确预言,而项燕、项梁都是死于秦人之手,到项羽已经是第三代了,可谓仇深似海。 事实证明,人往往在斩断了所有退路时,反而能勇往直前。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成功,只是缺乏了孤注一掷的勇气。“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种智慧,大家可以借鉴。但要记得因时而异、因势而异,不要学习马谡同志。 同时也要记得,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放弃希望。几米说过: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 开启拼命模式的楚军迅速包围了王离部队,展开激战。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秦军人数再多也挡不住数万勇夫。楚军九战九捷,大败王离,期间章邯领兵来援也被击退。王离被俘,副将涉间自焚,苏角战死。 楚军的拼命模式不但击败了秦军也深深震慑了作壁上观的各路诸侯援军。解了巨鹿之围后,项羽召见各路诸侯时,史书上说各诸侯将领都是跪着进入辕门的,连头都不敢抬。对于跪行,我是不太信的,但这并不重要,总之项羽凭借破釜沉舟的这一战奠定了基础,成为众诸侯首领,端的是威震天下。 巨鹿之战的确是秦末起义的最大转折点。有史家认为秦军失败的关键原因是章邯和王离两支部队有芥蒂,面和心不和。这芥蒂是否大到足以让章邯眼睁睁看着王离部队被消灭则有待商榷。对于芥蒂这一说,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无法提供答案。 巨鹿之战后,项羽趁胜统率众军与章邯相持,伺机攻打秦军。章邯为避锋芒,不与士气鼎盛的楚军接战,连续后撤几次。朝廷因此派使者责问,章邯心中恐惧,遣司马欣回咸阳报告战况并请示战略。司马欣到了咸阳后,等了三天,仍不获赵高接见。敏锐的察觉了朝廷已有起疑之心,于是快马加鞭另选一路逃回军中。赵高果然派人追杀司马欣,未果。 司马欣回营禀告章邯,说打胜了赵高嫉妒我们,未必有好下场;打败了则必死无疑。应该好好想想退路了。章邯更加忐忑了。恰逢此时,陈馀又送了一封信给章邯,一封声情并茂的信。个人认为这封信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章邯叛秦。 信中先是例举了白起和蒙恬两个和章邯相似的秦朝名将,都是建有大功但却最终被赐死,以兔死狐悲之感打开了章邯的心理防线。然后又分析现状,指出权势熏天的赵高不可能容得下章邯。事实俱在,容不得章邯反驳。最后为章邯规划了美好的未来,最佳的出路莫过于倒戈反秦,与义军签订和约共同伐秦,那样就能割地为王,称孤道寡了。 章邯在这“三板斧”攻心术下彻底动摇了。他派人去找项羽,想要议和。不知何故,此次议和并未成功(可能条件谈不拢)。而此时项羽挟巨鹿之战的余威再次击败秦军,更坚定了章邯反秦的决心。于是章邯再次派人约见项羽,这次成功了。只是再度大败的章邯没有了议和的资格,只能归降了。章邯与项羽相见,涕泪交下,诉说赵高的种种作为。我估计这种话对项羽来说是左耳进、右耳出的。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令其随军。命司马欣为上将军,领秦军为先头部队,继续进击关中。 其实我一直不明白赵高为何一定要置章邯于死地。仔细想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章邯当时已经击败了许多起义军,在朝廷拥有极高的声望,一度被认为是救世主。如果再打败项羽,那就完全可以对抗赵高了。况且章邯的手上还有最重要的兵权。说句实话,历朝历代的覆灭很少有直接灭于战事的,绝大多数都是亡于奸臣佞臣之手。所有会危及他们权势的人,他们都要将之消灭,无论何种手段或者会带来何种结果。有句话叫“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用在他们身上那是相当合适的,虽然“妖孽”两字的本意并非如此。章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被逼反的,当他和他的军队归降的那一刻起,秦朝其实已经等于宣布灭亡了。再无可用之将、可战之军。 项羽的部队一路朝咸阳进发。走到新安时发生了事故,重大事故。由于义军里的士兵基本都受过秦兵的欺压,现在翻身做主了,自然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似乎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是秦兵不接受,他们渐渐的产生了怨恨,后悔归降了。项羽知道怨恨很多时候都是反叛的前兆,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最彻底最干脆也是他最擅长的处理方式——活埋。除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外的二十余万秦兵全部被活埋! 我感觉,一个人就算他连年征战、见惯生离死别、练成了铁石心肠,也不能接受二十万条生命在眼前活生生被坑杀!此等场景,不知项羽有何感想?章邯又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