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四章 西北狼烟(2)——折戟浅水原

第四章 西北狼烟(2)——折戟浅水原(1 / 1)

大唐开国,是一部壮丽绚烂的英雄交响曲。从当初以三万义军起兵太原,到一路所向披靡,攻克长安,定鼎李唐帝业;再到后来金戈铁马,一统天下,大唐雄师席卷天下,大唐旌旗遍布天下。大唐王朝十年的开国之路,十年风雨,见证了唐王朝从一个根基薄弱的新生政权,逐渐成为了一个傲视九州,屹立东方的庞大帝国。

同时,李唐王朝的十年开国之路,也是一部可歌可泣,充满曲折的帝国图腾史诗。在大唐一统天下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艰辛。可以说,大唐王朝一度要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甚至还曾经面临着山穷水尽的绝境。然而,李唐王朝注定是主宰中国历史的主人。最终,克服重重困难,一统天下,缔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唐帝国!

那么,在大唐开国的十年风雨之中,唐王朝究竟遇到了怎样的曲折呢?譬如,唐朝建国还不到一年,这个新生的国家,就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危机,一次足以将整个国家卷入万丈深渊的军事危机。

同时,李唐王朝也碰到了一个难缠的劲敌。这场军事危机,就是李唐与西秦之间的“浅水原之战”;而这个难缠的劲敌,正是一度让李唐王朝面临亡国之危,雄踞陇西的一代霸主——西秦霸王薛举。

由于隋末天下大乱,狼烟四起。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当时的天下局势,重新回到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群雄割据。可以说,唐王朝不过是众多割据政权中的其中一个罢了。至于其他群雄势力,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薛举、李轨、萧铣等人,他们都有着称霸天下的野心。所以,他们都有资格与唐王朝争夺天下。

虽然,唐高祖李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代隋室,建立大唐王朝。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此时的李唐王朝,实力并不算十分雄厚。当时的唐朝,所统辖的区域,不过河东、关中、巴蜀三地。故而,唐王朝目前还不具备东征中原的实力。只有等到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唐王朝才能向东进军中原。

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所面临的军事局势,还是相当错综复杂的。唐高祖李渊从实际出发,首先制定了巩固关中的战略计划。所谓巩固关中,就是首先要扫平西北地区的割据势力,巩固关中地区的稳定,解除唐王朝来自西北方向的军事威胁。然而,在刚刚开始实施这个战略计划的时候,李唐王朝却遇到了一个劲敌——薛举。

确实,薛举对于唐王朝而言,是一个难缠的劲敌。他曾经一度让唐朝蒙受巨大损失,险些面临亡国之危。不仅是对李唐王朝而言,而且,连唐王朝引以为傲的“军神战魂”——秦王李世民,平生唯一一败,都是拜薛举所赐。这个在虎牢关,以3500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万主力的战争之王,竟然也会有失败的体验。

无论是晋阳起兵,闪击西河郡、袭破霍邑,斩宋老生;亦或是,率领右路军,一路挺进关中,为父亲李渊扫平关中,直至最后攻破长安;又或是,李渊入主关中后,率领军队,在扶风一战中,力克薛仁杲的西秦大军。可以说,李世民为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李世民也将他的军事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在唐朝实行统一战争的过程中,李世民可以说是再次起到了中流砥柱,国之护佑的重要作用。在大唐一统天下的十年中,用功勋卓著来形容李世民,最为恰当不过,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在整个大唐的统一战争之中,李世民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那个强大的唐帝国基本的版图轮廓。是李世民打下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是李世民帮助父亲李渊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同样,也是李世民,一手开创了大唐王朝的宏图基业。

并且,在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十年时间里,李世民每次都是出奇制胜,大破强敌。在每一场战争中,年轻的秦王李世民,一览无遗地展示出了大唐第一战神的赫赫神威。同时,这位意气风发的军事统帅,也毫不遮掩地显示出了炉火纯青的军事才华,以及令人称道的用兵智慧。

唐朝的统一战争,一共包括了七次重要战役。其中,李世民就单独指挥了四次战役,占整个唐初统一战争的一半不止。在李世民独立指挥的四场唐初统一战争中,这第一次战役,便是和西秦薛氏父子的较量。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两次率军西进,大破陇西金城实力派薛举、薛仁杲父子。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率领唐军,平定陇西薛仁杲部,歼灭10万西秦主力,俘虏秦主薛仁杲,西秦灭亡。至此,陇西一带,被并入了李唐王朝的版图之中。

然而,李世民平定西秦,是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的事情,发生在李世民第二次与西秦的作战中。事实上,李世民一共与西秦有过两次交锋,直到第二次交锋,才彻底将西秦平定。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在与西秦薛举的第一次较量,居然以失败告终。一向战无不胜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遭遇军事生涯中少有的“滑铁卢”呢?

前文提过,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王朝平定河西五郡,消灭了河西李轨政权,彻底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统一。不过,唐朝平定河西,是在武德二年(619年),早在一年前,李唐王朝就已经开始实施统一西北的计划。

事实上,李唐王朝在西北所面临的第一个强敌,还真不是河西李轨,而是西秦的薛氏父子。而且,单论军事威胁,薛举父子要比河西李轨,对李唐王朝的军事威胁更大。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其实,李唐与西秦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早在李渊建立唐朝之前,薛举父子便主动挑起了战端。

隋炀帝大业末年,薛举父子趁势而起,在陇西起兵反隋。在薛氏父子的不懈努力下,西秦铁骑席卷陇西,很快,占领了整个陇西。不仅如此,在众多隋末群雄中,薛举是最先称帝的群雄之一。

薛举在扫平陇西隋军主力,建立西秦之后,他的目光开始向外部瞄去。薛举也是有图谋天下的野心,既然要争夺天下,薛举必然要和其它割据势力,发生冲突。因此,在占领陇西后,薛举首先将进攻的目标,锁定在了与陇西接壤的河西李轨政权。于是,薛举主动向李轨发起了进攻。可是,昌松一战,西秦战败,几乎全军覆没。

进军河西的计划,一时受挫,薛举在短时间内,再也无法对河西用兵。所以,进攻河西失利不久后,薛举马上改变进攻方向,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占据关中的李家父子。那个时候,李渊刚刚攻克长安,立足未稳,正在忙于稳定长安内部局势,自顾不暇,对于外部局势,显然鞭长莫及。在薛举看来,李家父子初入长安,根基不足,不妨趁此良机,一举攻下长安,夺取长安。

因此,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薛举派遣长子薛仁杲,率领十万西秦大军,号称三十万大军,进攻扶风,进而直逼长安。然而这一次,薛举失算了。自河西失利后,薛举又挨了当头一棒。

起初,薛仁杲率军进逼扶风,出其不意,一举袭破了当地的实力派军阀——唐弼。在袭破唐弼之后,十万西秦大军,将扶风团团包围,大有直取长安之势。扶风是拱卫长安的西大门,一旦失陷,长安也将岌岌可危。李渊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必须要解扶风之围,迎击西秦军队。

在西秦大兵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李世民临危受命,奉父亲李渊之命,率领军队,直趋扶风,迎战薛仁杲的大军。最终,扶风一战,李世民击破西秦军队,薛仁杲大败,斩首一万余级。在扶风解围,大破薛仁杲之后,李世民抓住难得的战机,率领军队,乘胜追击,一路追击至陇山,方才收兵。

与此同时,在李渊派遣李世民解围扶风的同时,他又让姜謩、窦轨两位将领,兵出散关,深入陇西腹地,招降薛举部众。可是,姜謩、窦轨这一路,却远远不如李世民那样兵贵神速。在进军至长道的时候,遭到了薛举西秦军的截击,不幸战败,只得引兵退回。不久,李渊又命通议大夫刘世让,前去收拢唐弼的余部。结果,刘世让与薛举相遇,兵挫战败,被薛举所俘虏。

可以看出,早在唐朝建立前夕,薛举的西秦政权,便与未来的李唐王朝,为了争夺天下,已经展开了各自的较量。扶风一战,李世民虽然是牛刀小试。但是,经此一战,也让薛举看到了李家父子的实力。

薛举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居然如此厉害,能够一仗,打垮骁勇善战的西秦大军。因此,通过扶风之战,薛举被李世民打懵了。并且,击败薛仁杲后,李世民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陇西境内。

这样一来,更让薛举胆战心惊,他没有想到,玩鹰的人竟然让鹰给叼了眼睛。在这个时候,薛举甚至产生了投降李渊的想法。于是,薛举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他首先发问道:“自古天子有降事乎?”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薛举那样霸气侧漏的一个枭雄,隋末乱世中,他是最早称帝的。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有投降的想法?一句话,他被逼急了。本来,薛举的文化水平就不高,只是一介武夫。面临一系列的军事失利,薛举不免会产生退缩的心理。因此,薛举可能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看到薛举主动抛出这样的问题,有一个人顺着薛举的问题,率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谁呢?——黄门侍郎褚亮。褚亮此人,在隋唐时期也是一个卓尔不群的名人,他的儿子正是唐太宗、唐高宗时期的一代名相、著名书法家——褚遂良。褚亮以才高八斗闻名于世,后来成为了秦王李世民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只不过,褚亮这个时候,还在薛举麾下效力,被封为黄门侍郎。

其实,褚亮本人是心向李唐的。既然薛举产生了投降的想法,褚亮认为,抓住这个机会,向薛举进言。在向薛举进言的过程中,褚亮借古喻今,列举出了古往今来许多亡国之君投降新朝的旧例:

昔越帝赵佗卒归汉祖,蜀主刘禅亦仕晋朝,近代萧琮,至今犹贵。转祸为福,自古有之。 (《旧唐书·薛举传》)

听了褚亮的建议,薛举颇为心动。然而,褚亮话音刚落,有一个人立即站出来,极力反对,这个人就是卫尉卿郝瑗。郝瑗其人,就是薛举当初在金城郡起兵之时,被薛举拘捕的金城令。因为郝瑗曾经的这段经历,所以他极力想要在薛举面前,表现自己。在褚亮提出投降李氏的建议后,郝瑗马上旗帜鲜明地反对褚亮:

陛下失问!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汉高祖屡经奔败,蜀先主亟亡妻子,卒成大业;陛下奈何以一战不利,遽为亡国之计乎! (《资治通鉴》)

郝瑗的一席话,又激起了薛举图谋天下的雄心,顿时心花怒放,再也不提投降李渊之事。但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薛举故意对群臣说:“聊以此试君等耳。”

然后,薛举大大厚赏了郝瑗,并将他引为谋主。

紧接着,郝瑗又趁机向薛举建议,“瑗请连梁师都,厚赂突厥,合从东向。”

主动联合朔方梁师都、北方突厥,共同夹击李唐。薛举采纳了郝瑗的建议,派遣使者,与突厥取得联系,相约攻打李唐。

由此可以看出,薛举依旧贼心不死,对于唐王朝的觊觎之心,时时刻刻都存在。李渊对此当然明白,他也不能坐视薛举这样张牙舞爪,肆无忌惮。不久,李渊便在外交上,给了薛举当头一棒。

先前说过,郝瑗建议薛举,主动联合梁师都、突厥,共同夹击李渊。实际上,梁师都政权,就是突厥在朔方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联合梁师都,也就等于联合突厥。薛举同意了郝瑗的建议,主动派人出使突厥。

当时,薛举主要和突厥的一个实力派,达成了协议,他就是突厥启民可汗之子——莫贺咄设(即颉利可汗)。此刻,莫贺咄设将牙帐设在五原以北。看到薛举抛出的橄榄枝,莫贺咄设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了与薛举结盟,共同谋取长安。

这个时候,是义宁二年(618年)四月,李渊还没有正式称帝,唐朝还没有建立,薛举就已经和突厥暗地里勾手指头。李渊清楚,一旦薛举和突厥真的合兵一处,直攻长安,那么,关中的形势就危险了。

但是,李渊非常了解突厥人,这群突厥人,鼠目寸光,贪得无厌。李渊觉得,不妨可以利用突厥的这种短板,瓦解其与薛举之间的联盟。为了瓦解突厥与薛举之间的联盟,李渊委派都水监宇文歆,出使突厥,带上丰厚的礼品,游说莫贺咄设。

宇文歆果然是个人才,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对莫贺咄设分析局势,晓以利害,最终成功说服了莫贺咄设,让他断绝了与薛举的联盟。不仅如此,宇文歆还成功说服了莫贺咄设,将五原之地归还李唐。不久,武都、宕渠、五原三郡,相继归附李氏。李渊不费吹灰之力,便从突厥手中,收回五原之地。

本来,薛举想要与突厥结盟,谋取长安,对李渊施压。不曾想,李渊却来一招釜底抽薪,顷刻间,瓦解了他与突厥之间的联盟。这样一来,薛举精心策划的谋取长安,被迫宣告无疾而终。

在李渊建立唐王朝以前,西秦薛举父子,就已经成为了李唐在西北地区最大的威胁。双方剑拔弩张,无论在军事,还是在外交上,都展开了不同的较量。李渊和薛举都明白,为了西北地区的归属,李唐与西秦之间,终究会有一场战场上的大规模决战。事实上,这一天,还是在不久的将来到来了。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王朝建立仅仅一个月,这个新生的国家,便迎来了自建国以来的第一战。考验这个新生王朝的生命力,也在唐王朝诞生的那一刻,与这个国家一起,随之而来。

唐朝初建,李渊忙于取代隋室,对于大唐的西北边境,显然一时没有顾得上。此时,盘踞陇西的西秦霸王薛举,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在薛举看来,李唐初建,立足未稳,又对西北边防无暇顾及;不如,趁此良机,率领西秦主力,大举东进,一路杀入关中,即使灭掉唐朝,也不是不可能的。

于是,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初十,薛举亲率西秦主力大军,向关中一带呼啸而来,兵锋直扑唐朝西北重镇——泾州(今甘肃泾川一带)。泾州,其实就是隋朝时期的安定郡,是从陇西通往关中的重要关隘。薛举只有拿下了泾州,西秦大军主力,才能一马平川,直驱关中腹地。

西秦大军兵围泾州,身为大唐皇帝的李渊,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唐高祖李渊当然明白,泾州对于唐王朝的重要性。如果薛举占领泾州,长安则无险可守,西秦大军将会长驱直入,唐朝也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对于薛举进犯泾州,唐高祖李渊必须要作出部署,无论如何也要挡住西秦军队。

在得知泾州被围的消息后,李渊立即任命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统领八总管(刘弘基、柴绍、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睺、窦轨、蔺兴粲、唐俭),总计四万唐军精锐兵力,驰援泾州,抗击薛举大军。

除了派遣秦王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从正面迎击薛举以外;同时,唐高祖李渊又派遣太仆卿宇文明达,前往招抚崤山以东,稳定山东局势;任命永安王李孝基为陕州总管,驻扎潼关一带,防备西秦大军进攻潼关。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以李世民为主帅,前去阻挡薛举的西秦大军?要知道,秦王李世民,当时不过就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而他的对手薛举,则已经是威震天下的西秦霸王,是一匹纵横多年的“西北狼”。让一个二十岁的少年郎,去对付凶悍的西北霸主,李渊是不是犯糊涂了?还真不是。

之所以让李世民前去抗击薛举,唐高祖自然有他的考虑。李渊主要有两点考虑,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二郎,一点都不输给薛举这个西秦霸王。

第一,李世民具有超群的军事才华。

从晋阳起兵到攻入长安的一路征程中,李世民的军事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在攻入长安的半年中,每次遇到极其凶险的恶战,李世民总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能够扭转不利的战局。

无论是以闪击战拿下西河郡,还是智取霍邑,力斩宋老生;亦或是,李世民建议父亲李渊,绕过河东郡,直取长安,自己亲率右路军,一路挺进关中,为父亲李渊扫清关中的军事障碍。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充分展现了炉火纯青的军事指挥艺术,他为大唐建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李世民拥有与西秦作战的实战经验。

不要忘了,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渊刚刚占据长安不久,薛仁杲率领十万西秦大军,进犯扶风,企图直接入侵关中。可是,没有想到,李渊派遣李世民率领精锐,前往扶风解围。扶风一战,李世民小试牛刀,力克薛仁杲的十万主力,斩首一万余级,乘胜追击,一路追至陇山。

所以,早在李唐建国以前,李世民就曾经与西秦军队,在战场上正面较量过,并且,还一举打败了西秦的十万大军。因此,李世民具备与西秦作战的实战经验。在李渊看来,这次与西秦作战,李世民想必是游刃有余,对于不可一世的薛氏父子而言,至少可以产生一种威慑作用。

虽然李世民年纪轻轻,当时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统帅。但是,他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经过几次重要战役,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后来,印度的戒日王曾经这样评价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以及赫赫军功:

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

对于李世民这个儿子,唐高祖李渊是寄予厚望的。如果真要和薛举比拼起来,李世民未必不是薛举的对手,甚至还会胜过薛举。而且,李渊有一种预感,在大唐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世民将会是一把利剑,一把出鞘的利剑。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武德元年(618年)六月,唐高祖李渊以秦王李世民为西讨元帅,统领八总管,四万唐军主力,驰援泾州,开始了大唐建国之后的第一场重大战役。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被寄予厚望的秦王李世民,却在唐王朝建国后的第一战中,意外地马失前蹄,宝剑失锋,四万唐军折戟浅水原。

首先,先来看看薛举西秦大军这边的情况。根据《旧唐书·薛举传》的记载,西秦大军兵围泾州后的战况:

举悉众来援,军屯高墌,纵兵虏掠,至于豳、岐之地。

薛举率军兵围泾州后,指挥主力人马,向高墌方向攻击前进,很快占领了高墌外围。与此同时,薛举大肆纵兵掳掠,又在东北、西南两翼,从西秦军队中抽调出部分机动骑兵,进军至豳州(今陕西彬县)、岐州(扶风郡)一带,袭扰唐朝关中重镇。薛举双管齐下,对唐王朝形成了绝对的军事压力。

应该说,薛举不愧是一代枭雄,用兵老辣,这一招不得不说非常高明。一方面,薛举亲率主力,在高墌牵制住李唐王朝的西征大军;另一方面,则派遣一支偏师,深入关中腹地,袭扰唐朝关中军事重镇。

薛举如此用兵的目的,无非就是对唐朝施压,让唐王朝陷入两线作战的军事压力。关中遇袭,唐军主力被拴于高墌,与薛举大军鏖战,自然无法分兵,救援关中。这样一来,薛举的此次攻唐的目标,也就达到了。从薛举的兵力部署,不难看出,这是一个非常难缠的对手,唐王朝这次算是碰到劲敌了。

虽然,薛举用兵独到。但是,唐军之中,却有人一眼看破了他的战略意图,谁呢?秦王李世民。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领四万唐军主力,行军至高墌城外,与西秦大军迎头撞上。李世民立即作出部署:

太宗又率众击之,军次高墌城,度其粮少,意在速战,乃命深沟坚壁,以老其师。 (《旧唐书·薛举传》)

李世民率领唐军,来到高墌城外后,与薛举的西秦大军,呈对峙之势。很快,李世民就发现了薛举一个致命的短板:粮草不济。薛举率领近十万西秦军队,从陇西远道而来,直扑泾州。长途行军,十万大军的粮草补给,自然难以维系。所以,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困境,薛举只能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来弥补粮草上的漏洞。

不要看薛举表面用兵的动静,非常浩大,既在高墌一带大肆劫掠,与唐军对峙;又派遣一支偏师骑兵,袭扰豳州、岐州二地。但是,李世民非常清楚,薛举这样大张旗鼓,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粮草不济的短板。在粮草补给不足的情况下,薛举十分急于速战速决,急切地想要打败唐军。

显然,李世民看穿了薛举的意图。既然薛举想要速战速决,李世民偏不如他所愿。来到高墌后,李世民立即命令唐军将士,在高墌城外深挖壕沟,修筑壁垒工事,构建防御体系,做好与西秦军队打持久战的准备。

李世民的目的很明显,薛举无非就是想在高墌这个地方,与唐军主力决战,进而速战速决。然而,李世民才不会上他的当。薛举想要决战,李世民就不与他决战,而是坚壁清野,严防死守。

总结起来,李世民的战术策略,就是一个字:耗!他知道,西秦军中缺乏粮草,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他们拼消耗,等到西秦军队粮草耗尽,士气低靡之际,唐军大举出击,绝对可以一战而定乾坤!

这是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惯用的战法:疲敌之计,并且屡试不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世民会在战场上,抓住一切稍纵即逝的战机,实行疲敌之计,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等到敌人人困马乏之时,对其实施雷霆一击。

譬如,李世民在攻打洛阳王世充的战役中,就将这种疲敌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王世充与李世民的数次交锋,都以失败告终后,索性龟缩在洛阳城中,保存实力,不与唐军正面交战。

对于王世充的婴城自守,李世民采取的策略则是,对洛阳城围而不攻,逐步消耗洛阳城中的粮食、士气。最终,王世充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不得不向河北窦建德求援,相约共同夹击唐军。

如果按照李世民层层推进,不急不躁的疲敌之计,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打败薛举,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李世民精心制定的疲敌之计,却在第一次与薛举的交锋中,意外落败。这样的结果便是,唐朝第一次与西秦薛氏的较量,以失败告终,不得不发起第二次抗击西秦的军事行动。

按照常理,李世民的疲敌之计,布置周密,不应该出现纰漏才是。事实上,这次的失败,责任并不全在李世民。本来,疲敌之计,如果按部就班地实施,将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经典战役。问题是,下面的将领,并没有真正领会李世民的意图,将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以至于,断送了这条军事妙计。

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李唐、西秦两军对峙,决战开始之前的关键时刻,唐军内部却发生了一个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身为唐军西讨元帅的秦王李世民,突然病倒了。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李世民率领唐军,刚刚开拔至高墌不久,突感身体不适,竟然一病不起。经过诊断,李世民染上了严重的疟疾。

作为唐军主帅,在此关键时刻,李世民突然身患疟疾,这对于唐军将士而言,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李世民患病,肯定无法再指挥作战。于是,李世民将军中事务,以及军事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唐军的副统帅: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在李世民养病期间,由刘文静、殷开山负责指挥唐军。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完全就能放心养病。他担心,自己这一病,先前制定的疲敌之计,无法得到很好的贯彻。万一刘文静、殷开山等将帅,不遵军令,擅自出击,那么,自己所精心制定的疲敌之计,也将前功尽弃。所以,李世民在养病之前,对刘文静、殷开山等人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举粮少兵疲,悬军深入,意在决战,不利持久,即欲挑战,慎无与决。待吾差,当为君取之。 (《旧唐书·刘文静传》)

李世民早就看出了薛举的短板,西秦军队粮草不足,士卒疲敝。只要唐军将士保持足够的耐心,奉行坚壁清野,稳扎稳打的疲敌之计,消耗西秦军队的有生力量,打败薛举也就指日可待。

然而,在李世民走后,刘文静等人却将李世民的忠告,抛在脑后。刘文静是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同时也是李世民秦王集团的重要谋士。他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军事上得力的助手。

当初,李渊决定在太原起兵,为了稳住突厥,特意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刘文静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当即委派大将康鞘利,率领两千突厥铁骑,帮助李渊攻打关中,同时又献上了一千匹良马。刘文静出色地完成了联络突厥的任务,不仅解决了李渊起兵的后顾之忧,而且又为李渊起兵争取到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之后,刘文静一路跟随李渊起兵,从太原一直挺进关中。在这个过程中,刘文静屡建军功。尤其,在对付镇守河东郡的隋将屈突通时,刘文静巧施妙计,袭破屈突通,保证了李渊可以顺利向关中进军,平定了新安以西大片地区,迫使屈突通归降李渊。李渊占据长安后,论功行赏,刘文静升任大丞相府司马,进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拜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同时位列宰相。作为太原元谋的重要功臣,刘文静与秦王李世民、裴寂一起获得一项“特恕二死”的特权,可见,刘文静当时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刘文静还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

按照常理,刘文静也是为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元勋,并不是纸上谈兵的务虚之辈。更何况,此次李世民率军迎击西秦,刘文静正好是李世民的元帅长史,相当于唐军的副统帅。而且,从晋阳起兵到攻克长安,刘文静一直和李世民心有灵犀。所以,刘文静没有理由质疑李世民的决策,犯下兵家大忌。

起初,刘文静还是严格遵从李世民的叮嘱,坚守不出,与薛举进行拉锯战。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刘文静架不住手下将领的怂恿。在这些将领的怂恿下,刘文静脑子一热,竟然犯了和李密一样的错误:轻敌冒进,仓促出击。正是由于刘文静的意气用事,才导致了唐军在与西秦的第一次对垒中,意外落败。

那么,究竟是谁怂恿刘文静呢?司马殷开山。李世民在养病之前,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殷开山二人,告诫二人,万不可轻易出击。刘文静自然是领会了秦王的意图,可是,殷开山就不一样了,他没有李世民的战略眼光,一心只想建功立业,求战心切。说到底,殷开山就是一介武夫。

在殷开山看来,秦王过于谨慎了,真要打起来,唐军未必会败给薛举。基于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殷开山开始不断鼓动刘文静,主动出击,攻打薛举所部;如果打败了薛举,那将是大唐建国之后,第一份骄人的战功:

王体不安,虑公不济,故发此言。宜因机破贼,何乃以勍敌遗王也! (《旧唐书·殷峤传》)

殷开山的意见是,现在能够打败的敌人,何必要留给秦王去解决呢?那么,刘文静听完殷开山的话,是什么反应呢?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估计刘文静还记着李世民的嘱托,没有答应。

过了不久,殷开山又来劝说刘文静,出兵进攻薛举:“王不豫,恐贼轻我,请耀武以威之。”

然而,殷开山这一次的劝说,刘文静的态度,却与上一次截然相反,他也开始犯起了糊涂。

虽然,刘文静一心求稳,但是架不住殷开山反复挑唆。与此同时,刘文静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性格缺陷。此人虽有才华,却过于自负骄矜,利令智昏。经过殷开山的挑唆,刘文静也觉得李世民的战术过于保守,畏首畏尾。最后,刘文静耳根一软,头脑一热,竟然将李世民的嘱咐,忘到了九霄云外。

于是,刘文静、殷开山违背李世民的军令,擅自率领唐军主力,出营向薛举准备发起进攻。刘文静、殷开山二人,将唐军主力开到西秦军附近,陈兵于高墌西南,打算在此处,与薛举决一死战。

既然要与薛举决战,就要有一个周密、稳妥的作战计划。可是,刘文静和殷开山,又犯了一个致命的兵家大忌:轻敌。刘文静、殷开山自恃兵多将广,根本没把薛举放在眼里,因此,整个部队几乎没有设防。

原本,刘文静、殷开山不遵军令,擅自出击,就已经犯了冒进的军事失误。如今,整个部队不设防,更是错上加错。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将唐军的侧翼、背后,完全暴露在了西秦铁骑的攻势下。如果西秦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唐军防线必定会全线崩溃。久经战阵的刘文静、殷开山,居然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

这不正是当初李密犯下的失误吗?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洛阳北邙山决战,李密自大轻敌,在与王世充的决战中,沿途不设壁垒。最终,让王世充钻了空子,发起突然袭击,李密的十万瓦岗军,一败涂地。而今,刘文静、殷开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证明,刘文静、殷开山必将因为他们的失误,付出惨重的代价。

唐军主力倾巢而出,陈兵高墌西南,正中薛举下怀。先前,李世民制定了坚壁清野的疲敌之计,让薛举甚为苦恼。本来自己的粮草就不多,经不起唐军这样的消耗。可是现在,唐军竟然主动出击,而且,部队还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薛举急于速战,认为这正是大破唐军的绝好时机。

因此,薛举决定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看到唐军疏于防范,薛举趁此机会,抓住唐军防线中这一漏洞,派遣一支精兵,迂回到唐军背后。薛举的意图是,从背后对唐军发起袭击,掩其退路。

此时,在后方养病的秦王李世民,得知刘文静、殷开山擅自率领主力离营,震惊不已,根据《旧唐书·薛举传》的记载,“太宗闻之,知其必败,遽与书责之”。病中的李世民,料定此战,唐军必败无疑。

震惊之余,李世民立刻亲自写了一道手令,派人送给刘文静、殷开山,无论如何也要阻止他们,让他们把军队撤回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无法左右战局的发展。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九日,李唐、西秦两军,在浅水原展开大战。由于刘文静、殷开山轻敌冒进,唐军仓促出战,防御体系出现重大纰漏;而薛举则诱使唐军出战,派遣精锐,迂回到唐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

所以,浅水原一战,唐军遭遇重创,八总管全部战败,唐军将士死伤惨重,多达十之五、六。也就是说,将近三万唐军丧命于浅水原。并且,在浅水原之战中,唐军许多开国将领,要么阵亡,要么被俘。比如,八总管之一的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等将领,全部被薛举俘虏。

值得一提的是,刘弘基其人。刘弘基是唐王朝的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最早追随李世民的功勋大将。从晋阳起兵到攻克长安,刘弘基跟随李世民,一路血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李家父子入主关中的最凶险一战,霍邑之战,正是刘弘基亲手斩杀了隋将宋老生。

唐朝建立后,刘弘基因功官拜右骁卫大将军,位列八总管之一。从此,刘弘基便成为了秦王李世民麾下的主要战将。这一次抗击薛举,刘弘基作为八总管之一,自然也跟随李世民上了战场。

当时,西秦的精锐部队,从唐军背后、侧翼发起了突然袭击,唐军全线崩溃,八总管兵马皆败。在全军惨败的境况下,唯有刘弘基本部人马,奋力苦战,与西秦军队展开殊死血战,打到如火如荼时,刘弘基所部的箭矢都用光了。最终,刘弘基寡不敌众,不幸战败,被西秦军俘虏。

唐高祖李渊非常欣赏刘弘基的力战不屈,因此,对待他的家人十分优待,赏赐了许多粮食、财帛。后来,李世民第二次率军击败薛仁杲,讨平西秦,刘弘基才得以回归唐朝,官复原职。

唐军在浅水原惨败,四万军队,折损了近三万人,死伤过半。消息很快传到了后方,李世民认为此役已无法挽回局面,唐军新败,军力受损,且士气大大受挫,为今之计,只有及时撤军,才能保存实力。于是,李世民当机立断,收拢剩余的一万唐军兵马,引兵撤退,从高墌返回长安。

客观来讲,唐军兵败浅水原之战,刘文静、殷开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不是他们轻敌冒进;如果不是他们轻视薛举西秦军队的实力,使得整个部队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唐军焉能战败。

对于此次兵败,李世民也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刘文静一直是自己的铁杆谋士,是秦王集团的重要胆魄,怎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刘文静枉顾自己的叮嘱,擅自出击,导致唐军大败,让那么多的唐军将士,白白付出了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也让李唐王朝的西北边防,陷入被动局面。

与李世民一样,对于此次浅水原之败,唐高祖李渊也是非常生气。本来可以不是这样的结局,如果按照李世民的方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一定能够打败薛举。然而,刘文静、殷开山却打乱了这一切的部署,致使三万唐军丧命于浅水原,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险境之中。

当李世民率领剩余一万唐军,撤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对于此次浅水原之战中作战不力的人员,进行了严惩,刘文静、殷开山被削职除名。唐高祖念及刘文静、殷开山在晋阳起兵中的功劳,并没有追究他们二人的死罪,只是将他们削职除名,以示惩戒。

不久之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第二次率领唐军西进,攻打西秦,刘文静、殷开山再次跟随李世民讨伐西秦。李世民第二次西征,一举打垮了薛仁杲政权,荡平西秦,攻下金城。平定西秦后,刘文静、殷开山因功恢复了爵位和封邑。同时,刘文静还被拜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浅水原惨败,李世民率领唐军东撤,返回长安。唐军撤回长安之后,薛举乘胜占领了高墌。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西秦军队占领高墌后,薛举做了一件令人发指,且被后世口诛笔伐的暴举:

世民引兵还长安,举遂拔高墌,收唐兵死者为京观;文静等皆坐除名。

占领高墌后,薛举在高墌城中修筑了一座“京观”,以彰显自己打败唐军的功绩。不过,令人感到揪心的是,这座“京观”,都是用在浅水原阵亡唐军将士的尸骨、头颅所筑成的。很明显,薛举这是赤裸裸地在向唐朝挑衅。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由于秦王李世民患病,刘文静、殷开山擅自违背军令,轻敌冒进,最终,唐军兵败浅水原。因为兵败浅水原,李唐王朝在与西秦的第一次较量中,以失败告终。关于这次浅水原之败,两《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

武德元年七月,薛举寇泾州,太宗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薛举进逼高墌,游兵于豳、岐,秦王世民深沟高垒不与战。会世民得疟疾,委军事于长史、纳言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且戒之曰:“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俟吾疾愈,为君等破之。”

开山退,谓文静曰:“王虑公不能办,胡有此言耳。且贼闻王有疾,必轻我,宜曜武以威之。”

乃陈于高墌西南,恃众而不设备。举潜师掩其后,壬子,战于浅水原,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 (《资治通鉴》)

说到这里,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浅水原之战的惨败,难道仅仅是刘文静、殷开山擅自违背军令,轻敌冒进所致吗?身为主帅的李世民,难道一点责任都没有吗?当然不是。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李世民,但是,对于浅水原之败,他也应该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

李世民在患病之时,就应该想到,自己的疲敌之计,可能会出现偏差。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中,最大的失误,便是:选将不当。李世民的疲敌之计,总结起来,就是坚壁清野,步步为营。可是,这种战术,必然会使得唐军军中一些急于建功的将领,躁动不安。所以,李世民患病后,这种躁动越发明显。

所以,为了能够很好地贯彻自己的疲敌之计,李世民应该在患病期间,选派稳妥的将领,掌管军务。然而,李世民却将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殷开山。这二人皆是唐军中急于求战的典型代表。刘文静、殷开山一旦接掌军务,必定会违背李世民制定的疲敌之计,擅自出击,轻敌冒进。

事实也确实如此。正是由于刘文静、殷开山的轻敌冒进,最终导致了唐军在浅水原之战中的惨败,唐王朝在与西秦的第一次交锋中,意外落败。所以,李世民在浅水原之战中,最大的失误,便是选将不当。因此,浅水原之战的惨败,虽然李世民不是主要责任,但是,他也负有一定的间接责任。

总之,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在第一次“浅水原之战”中,唐军主力折戟浅水原,三万唐军将士埋骨沙场,高墌失陷,西北战线岌岌可危。因为浅水原之败,新生的唐王朝,遭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滑铁卢”。

自从唐军兵败浅水原,李世民率领剩余唐军,返回长安之后,唐王朝此时的边境局势,已经是万分凶险了。首先,浅水原之战后,薛举率军占领了高墌,西秦大军的兵锋,直指李唐军事重镇——泾州。泾州是通往长安的重要关隘,如果西秦军队一鼓作气,突破泾州,到时候,滚滚铁骑便能杀到长安城下,李唐亡国在即。

其次,唐军经历浅水原惨败,军力折损,士气低落。薛举若是这时挥师东进,攻打关中,唐军必定是兵无斗志,无法抵抗。所以,李唐王朝在这个时候,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生死一线的地步了!

然而,幸运之神总是眷顾李唐王朝。从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到最后攻克长安,建立大唐王朝,他们与幸运二字,便有着不解之缘。同样,这一次也不例外。当唐王朝面临生死一线的时候,历史再一次将难得的运气,给了这个新生王朝。

浅水原之战,唐军大败,这对于薛举而言,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唐军新败浅水原,士气低落,军心不稳,关中防御一定非常空虚。薛举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挟浅水原之战的胜利之势,直取关中,攻下长安,亦不在话下。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样大好形势摆在面前,薛举居然错过了。面对唾手可得的长安城,西秦军队竟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并未向关中继续进军。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西秦国内出事了。正是西秦国内出现的变故,才使得唐王朝暂时度过了这次国家危机,得以重振旗鼓,休养元气。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浅水原之战,唐王朝遭遇了重大的军事挫折。由于浅水原之战的惨败,唐朝门户大开,西秦军队随时可能东进关中。李唐王朝的西北防线,开始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可是,所谓“否极泰来”,仅仅过了五个月,李唐王朝的西北战事,便发生了惊天的逆转。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第二次率军,讨伐西秦。此次,李唐、西秦再次在浅水原狭路相逢。

然而,这一次的结果,却与上一次大不相同。这一次的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率领唐军精锐,不仅全歼十万西秦主力,生擒西秦皇帝薛仁杲;更是一举荡平西秦政权,将陇西地区并入大唐版图,啃下了西北最硬的一块骨头。

那么,在第二次“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是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率领唐军将士,一雪前耻,打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秦军队,将陇西之地纳入大唐版图,进而实现大唐王朝统一西北的战略计划?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昭武大帝 乱唐悍匪 大唐第一少 战国雄主 极品帝国 我真不想复国无弹窗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好看吗 大家请我当皇帝四代重奸 大唐腾飞之路萧寒华老头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权倾朝野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