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元贞吃惊道:“陈大人,你参与发电机的研究?”
陈煜摇头,道:“发电机已经研究出,只不过看上去有些简陋而已。”
陈煜的语气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说的是让你们研究电的运用,且要搞明白原理。”
“可这……”冷岩迟疑的问道:“陈大人不研究电的运用吗?”
“对,我们失去陈大人,怎么才能成长?”
吴淞焦急的说道。 费楠感觉难以接受,忍不住问道:“陈大人,事情已经是临门一脚,你为何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四人的问题让陈煜陷入沉默。 陈煜想了想,叹了口气道:“你们没有发现吗?”
“发现什么?”
贝元贞皱眉道。 剩下三人也不明所以。 陈煜环顾一周,让几个人坐下后,才缓缓的说道:“你们太依赖我了,难道研究新巧物离开我这个参与者,你们就不能继续研究了?”
“愚蠢,每个人都需要成长,若是我一直和你们待在一起研究,你们还怎么成长?”
陈煜恒铁不成钢的说了一句,而后又语气缓和道:“我这也是考验你们。”
贝元贞着急道:“可磁石的作用是陈大人第一个发现的,我们怎么能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事。”
“你错了,这怎么能算背信弃义?!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以后还会有人发现更多,所以你们不能如此认定。”
陈煜摇头,叮嘱道:“你们需要改变自我认知,最好能独立成长。”
陈煜语气坚决,让贝元贞几人皆是沉默。 “好了,元贞、冷岩,你们两人是我看好的两人,跟我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我也该放手让你们单独研究巧物。”
陈煜说道。 “可我们还是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啊?这该怎么办?”
冷岩问道。 “先自己想办法,若是真的不可行,就来找我。”
陈煜沉吟片刻,道:“我并不是真的脱离研究,我也会跟你们一样想办法实验,以及收集材料。 而且我答应陛下,要研究一个可以改进人力轿车的巧物,所以只能将发电机这件事交给你们了。”
嗯? 众人疑惑,纷纷看向陈煜。 贝元贞问道:“陈大人难道对人力轿车又有了新想法。”
不仅仅是贝元贞,剩下的三人都很疑惑。 “没有。”
陈煜直接拒绝。 现在陈煜知道做出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人的注意,所以打算将这件事当个借口,搪塞过去。 “既然没有,那现在研究新发现的发电机不是更好吗?”
贝元贞满眼希冀道。 陈煜笑了笑道:“毕竟是陛下说过的事,总要想办法和行动起来,不然岂不是欺君之罪?”
四人凛然,相互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欺君之罪,可不是说说而已,陈煜也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撒谎,应该是有这件事的。 但是,贝元贞对陈煜的话感觉半真半假,好似有推脱的意思。 他暗中嘀咕:祖父真是不近人情,明明研究发电机的进程都在节骨眼上了,竟然给陈煜施压。等中午吃饭休息时,我一定要问问。 见气氛有些沉默,陈煜喝了口茶水,扫视了一眼,问道:“张子峰,张大人呢?”
“哦,张大人还有事情要忙,所以我们就先过来了。”
吴淞连忙回应道。 贝元贞回神,点头道:“对,临近年关,张大人正在推算嘉靖年号的日历。 这日历需要严格书写,不能有丝毫的纰漏。 所以张大人就让我们先过来了。”
日历? 陈煜闻言,哦了一声,缓缓点头。 日历对于他来说其实并不算难事。 因为小七已经将百年内的日历表排列了出来,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的进气点等都做了标记,可以说是毫无差漏。 不过日历陈煜并未写出来,而且写出来也是麻烦。 陈煜笑了笑,问道:“看来张大人身兼两职会辛苦很多。”
“那是自然。”
贝元贞点头,脸色凝重道:“来之前我和张大人说过,北京钦天监和南京钦天监并不一样,因为写出来的日历还要交给内承运检查。 而张大人今年还是第一次接手日历事物,我怕他没有写好日历,让内承运的公公抓住把柄。 历史上有很多钦天监官员就是栽在了内承运的检查上面,大好前途都毁于一旦。”
陈煜皱眉,他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问道:“我知道内承运也有公公研究阴阳术数,但他们比钦天监还要厉害?”
“呵,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在日历这一块,内承运确实编写的细心。”
贝元贞脸色有些不自然,好像承认太监比阴阳官厉害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冷岩接口道:“嗯,历史上确实有过这样的记载,钦天监的回回科职责就是书写准确的日历,这关乎整个大明对天地、自然的掌控。 不仅如此,这份日历还要散发到整个大明,百姓也会跟着日历上的二十四节气播种秋收。 农耕,关乎国运。”
陈煜听到这里,总感觉有些不对劲,道:“感觉像一样阴谋,张大人刚刚来到钦天监,怎么会去回回科编写日历?不应该由经验的老手编写吗?”
“陈大人,这事我知道。”
吴淞立刻拱手道。 “哦,说来听听。”
陈煜眉头一挑。 吴淞整理了一下心中话语,道:“事情是这样的,张大人来到钦天监受到了很多人的暗地打压。 这是因为钦天监的职位有限,感觉张大人来了是抢了他们的位置,所以张大人的处境并不好。”
陈煜、贝元贞、冷岩尽管知道一些张子峰来北京后的遭遇,但还是都认真听着。 “张大人来到北京钦天监,毫无资历,能力也不熟悉,很多人借助这一借口交给了张大人很多不应该承担的职责。 但张大人还是顶着压力硬生生的坚持了下来,也很快熟悉了回回科的诸多事宜。”
吴淞继续说道:“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新皇登基,这才有所缓解。 而新皇和张大人还有不小的交情,所以就有很多人建议张大人编写明年冬季的日历,算是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