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看向陈煜说道:“陈爱卿,你有何想法?”
闻言,陈煜立刻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自秦国起,秦国为稳固统治,统一了很多必要的‘工具’,其中“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等等。 从历史中看,足以见得此法异常有效。 我大明在赋税制度上分化的太过精细,若是能统一赋税,无疑对后期的征税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劳工劳力。 臣认为赋税统一是有必要的。 就以银两举例。 世人都知银两作为钱币,可以购买货物。 在这种普遍的认知之下,实行起来肯定异常顺利。”
杨廷和抬手打断道:“本阁不否认陈状元的说法让人心动,但是若是以收取银两作为唯一的赋税,那银两将会是一个海量数字。 如此多的银两,大明疆域又辽阔无比,要如何存放?”
众人点头,存放银两确实是一个问题。 武定侯想了想,说道:“将银两放在每个省份的府衙,如此就省去了距离上的限制。”
“不可!”
陈煜立刻出声打断。
众人见陈煜如此反对,不由的看向陈煜。 陈煜沉声说道:“陛下,赋税的银两一定要收回国库,不然肯定会滋生贪官。 我想没有那个官员见到数量庞大的银两不会动心!”“陈状元,你说的轻巧,可银两作为主要流动的货币,全部聚集在北京,这样就限制了银两流动,着实不妥。”
杨廷和微微摇头道:“再说,银两从大明疆域的东南西北四方运回,若想流动,肯定会散发下去。
可银两在路上一来一回,不仅需要长时间的运银,凭空多了一趟路程不说,还要担心被人劫掠的风险,实为不妥。”众人闻言,不由的点头,认为杨廷和说的有几分道理。 但陈煜还是坚持的说道:“银两必须回归国库,如此才能点清每年朝廷收上来的赋税是多少。”
事情陷入了僵局。 毕竟大明并没有经历过将各省的银两收回国库的情况,担心不可避免。 王杲说道:“陈状元,往年朝廷收粮都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收纳在地方存粮,由都司关巡查。 另一部分就是起运粮,可运回北京,也可运到相应的灾区。 但若是换成运送银两,实在引人注目,肯定会引起一些不法之徒的贪婪。 银两并非轻鸿之物,想要跋山涉水送回北京,实在是风险太大。 且,投入的官兵肯定不在少数。”
陈煜也一时犯难,不过他很快就想起一件事,那就是银票。 若是银票的话,岂不是完美解决了这件事。 陈煜眼睛一亮,说道:“我们可以用银票代替银两,这样就可解决难题。 同样的官队人马运送银两,肯定能护好银票。”
众人闻言,看向陈煜,皆是面露古怪神色。 连朱厚熜的脸皮都不自在的抽搐了一下。 朱厚熜看着陈煜,陷入沉思,嘀咕道:陈煜应当知道大明宝钞现在处于什么尴尬的地位,他不至于当场说出来让朕难堪。 杨廷和看了一眼皇帝,轻咳一声道:“陈状元,大明宝钞自然可以置换银两,可百姓更喜欢白银作为货币。”
这话也只是给朝廷和皇帝面子,现在市面上的宝钞根本无法在钱庄兑换出银两,已经达到了拒收的状态。 若是以大明宝钞代替银两,无疑是一招臭棋。 而且杨廷和心中也是苦笑,因为每月的俸禄也会有宝钞挤压在家,想要花出去却是很难。 不仅是他,剩下的文武百官也是如此,宝钞根本无法流通出去。 原本他还想着新皇登基后,他借机提出废除宝钞在大明流通,可陈煜不按套路出牌,想要重新启用大明宝钞。 这可干扰到了他的计划。 陈煜自然知道大明宝钞现在的尴尬地位。 “咳咳,诸位不妨听我一言。”
陈煜也是轻咳一声,继续道:“现在的宝钞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并且和巧物挂钩。
比如,玻璃。 玻璃现在已经运用在一些府邸的窗户上。 窗户没有了白纸的覆盖,整个房间都变的亮堂,效果也斐然。 而我们可以将玻璃变为限定的商品,做折价处理,由原先的宝钞购买。 当朝廷发行的宝钞通过玻璃商品全部收回后,我们推出新型银票。 这样我们就可重新规定银票的购买属性。”杨廷和皱眉道:“这种方法可行吗?若是将银票绑定在巧物上,百姓不接受如何是好? 到时不仅巧物遇冷,无法售卖,连银票也会受到限制。”
户部尚书王杲也是点头,脸色严肃道:“陈状元,此事万万不可,巧物现在已经是朝廷进账的重要来源,可谓是日进斗金。 若是处理不当,怕是难以收场。”
朱厚熜倒是没有多言,反而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陈煜微微摇头,并非他不想继续用白银结账,主要是市面上流通着如此之多的白银,着实让他眼馋。 在他陈煜眼中,白银可是一笔露天矿藏,而且还是经过提炼的矿藏,若是运用的好,肯定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根据后世的经济来看,每个国家都会采用纸币代替金属币。 一张一百的银票可以兑换成一百两银子,价值相等,但银票和银子的体积、重量完全没有可比性。 既然要改革,那就彻底一些,把基础打好。 “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大家应该清楚银票和银子谁更方便。”
陈煜笑道:“世上没人会身带千两纹银招摇过市。
但是银票则不同,它不仅小,还很轻便。 如此方便的东西,我不知大明朝廷为何置之不理,以至于沦落边缘。”朱厚熜轻咳一声,脸色有些不自然,他开口道:“陈爱卿,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要重新制作银票,并流通到百姓生活中,怕是很难。”
这话他作为皇帝是了解的,在成为皇帝前,他母后带他和姐姐出去买东西时也是带着银两,从来没有拿宝钞购买过东西。 在那时,皇家都是如此行事,底下的百姓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