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两辆马车都给借走了吧?”
连蔓儿问。 “都借走了。”
连守信道,“石太医问我是怎么来的县城,我照实说是坐车来的。石太医就说,刚才他是和两个朋友一起来的,现在那两个人都走了,车也带走了。石太医是咱们的恩人,我就跟他说,要是不嫌弃,就把咱的马车借给他用。石太医就把两辆马车都给带走了。”
石太医的行事,还真是出人意表!连蔓儿想。 “那咱们现在咋办?”
二郎就问。 “马车没了,那咱们就走去宋家吧,应该也不远。”
连蔓儿道。 几个人就从茶楼中出来,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走几步路实在是太平常的事情的。能给石太医帮上忙,连守信心里还是很乐意的,如果石太医不是总板着脸,就更好了。 刚刚转过街角,迎面就有一辆马车跑了过来,恰恰在他们面前停下。 “是三十里营子的连姑娘吗?”
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从马车上跳下来,走到连蔓儿面前,叉手施礼问道。 连蔓儿眨了眨眼。 “小的叫石头,是伺候石太医的。请连姑娘上车。”
那小厮很机灵,只看他们这一众人的表情,就知道找对了人。“石太医吩咐小的,送连姑娘去宋家。”
石太医的马车与拉脚的马车自然不同,车厢上是厚厚的墨绿色毡条,车顶上还围了一圈络子装饰,车帘上有特殊的标记。不是张扬的华丽,但是那份大气与精致,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车主的身份非富即贵。 石太医借走了他们雇的马车,却另外派了他自己的马车过来。 “好啊,那就有劳了。”
连蔓儿略一思索,就没有推辞。 他们一共是六个人,马车里自然坐不下。 二郎和三郎对于去宋家本来就有些怵头,就说要在茶楼里等。连蔓儿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马车里很宽敞,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都是孩子,身量小,加一个连守信正好能坐的下。那小厮等他们坐好了,就一偏腿坐上了马车沿子。车夫打马,径直往石狮子胡同来。 进了石狮子胡同,马车在宋家的宅门前停了下来。 连蔓儿掀开车帘,见面前宋家的大门是五檩前出廊式的金柱大门,外檐檐枋之下装饰有雀替和三幅云,两扇朱漆的大门紧紧地关闭。 连蔓儿想起王幼恒说过的话,宋海龙的父亲娶了沈老夫人之后,捐了一个六品的闲职,从此宋家才算改换门庭。宋家的大门,应该是那之后改建的。虽是如此,人们谈到宋家,第一句免不了还是说他们“经商起家”。 叫石头的小厮这个时候已经跳下车,到门前抓起铜门环敲了两下。那大门吱呀一声就打开了,一个穿戴齐整的小厮走出来。这小厮似乎认得石头,两个人说什么,连蔓儿没有听真。就看见那小厮关门跑了进去,石头又回来上了车。 马车又开始前行,走了不远,便是一处角门。门扉已经打开,两个小厮在前引领着马车进了宋门,又走了不到一箭之地,在一扇粉白的影壁前停了下来。 有两个打扮齐楚的管事媳妇已经在这里迎候了。 石头先走上前去,与那两个媳妇低声说了两句什么,两个媳妇都笑着点头。 “沈老夫人在偏厅,正等着你们了。你们跟着这两位大娘过去就行。”
石头回来,对连蔓儿笑着道,“咱们石太医送过来的客人,才有这样的体面。若是别人,只怕没有这么方便” 石头说完,就有些期待地看着连蔓儿。 到这个时候,连蔓儿才算明白了。石太医这个人的性格,还真是……,别苗头竟然可以做到这一步。 这小厮期待的是什么,连蔓儿也能猜得到。不过,她是绝不会为了讨好石太医,去踩低王太医的。那样是对不起王幼恒待她的一片心意,也违背她做人的准则。 “多谢石头小哥。”
连蔓儿笑道,“我们领了石太医的情。”
………… 两个媳妇在前面带路,绕过影壁向左走,穿过一个月洞门,进了一个跨院。 跨院上房门口,早有丫头伺候。两个媳妇让他们在门口稍等,进去回报。一会功夫,就有丫头打起门帘,请他们进去。 一进偏厅内,就见上方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看样子大约四十许的年纪,一张满月脸,塌鼻梁,眉眼甚是平常,只有皮肤白皙细致,为她增色不少。这妇人虽相貌平常,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气派却十分端凝,让人不由得忽略了她的长相。 连蔓儿心中猜测,这只怕就是沈老夫人了。 “夫人,客人来了。”
一个鸭蛋脸的丫头轻声道。 “还不快请进来。”
沈老夫人说着话,就将手中茶碗放下,微微欠身,似乎要站起来迎客。 按照辈分,沈老夫人与连守信是同辈,而且年长。 连守信忙上前走了两步,躬身施礼。 “见过亲家太太。”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也忙给沈老夫人见礼。 “老夫人,这是我爹爹,在连家排行第四。我叫连蔓儿,这是我哥哥连继宏,我弟弟连继贤。”
连蔓儿屈膝福了一福,一边脆生生地道。 沈老夫人脸上露出笑意,就叫免礼。旁边有丫头过来,引着他们四个在座位上坐下。沈老夫人又吩咐人端上热茶和各色点心来。 “来的冒昧,还请老夫人……别见怪。”
连守信道。 “哪里,都是亲戚,就该时常走动。”
沈老夫人道。 连蔓儿挨着连守信坐了,她心里想,依照位置,这里应该是前院。沈老夫人才能够内宅出来,在这里见她们,应该是石太医的功劳。她们是石太医用马车送过来的,沈老夫人出自沈家旁支,石太医与沈家嫡系是正经的姻亲,自身又是很有名望的神医。不管怎样,沈老夫人都是要给石太医面子的。 看沈老夫人打量他们的眼神,一定是在猜测他们的来意,还有和石太医之间的关系。 连蔓儿猜的没错,沈老夫人现在,心里有些迷惑。 刚才她正在后堂歇息,外面的人进来回禀,说是石太医用马车送了连家的几个人来见她。连家有人来她并不吃惊,娶了乡下的媳妇,媳妇的父亲还有几房没分家的兄弟,她有被打抽丰的心理准备。 她吃惊的是,连家人怎么会认识石太医,还能劳动石太医派人用车送过来。石太医的为人她有所了解,是不耐烦应酬的。这就更加奇怪了。 不过,既然石太医出面,无论来的是谁,她都是要亲自见一见的,不仅要见,还要给足面子。 这就是为什么,她会从内院出来,到偏厅迎候的原因。 “亲家四老爷,今年的年景可还好?”
沈老夫人笑着问道。若连守信是来打抽丰的,那她就先提了话头,让他容易开口。 “老亲家太太惦记,今年的年景还不错。”
连守信老实地道。 “老夫人,我们这次来,是我爷和我奶,打发我们来,给老夫人您请安。”
连蔓儿笑着道,“我爷跟我们说,我们连家人,靠自己做活吃饭,安安稳稳。可不能想着天下掉馅饼,不劳而获。”
沈老夫人笑了笑,又将目光落在连蔓儿身上。这小姑娘很聪明,听她说话,竟不是来打抽丰的! 那么仅仅是来给她请安的?当然不是。饶是沈老夫人精明过人,一时也猜不出他们的来意。 “你是叫蔓儿,好名字。今年几岁了。”
沈老夫人问连蔓儿。 “劳老夫人动问,我今年十岁了。”
连蔓儿笑着答道,“我们乡下人不会讲话,老夫人您可别笑话我们。来的时候,我爷嘱咐了我们些话,我记性最好。”
沈老夫人哦了一声,明白连蔓儿的这是向她解释,她的话是代替连老爷子说的。这就有些意思了。连家的人,她只见过连守仁和连继祖,那时就想,连家虽是庄户人家出身,养的两个读书人倒都是一表人才。今天看见连家四房的人,才发现,连家的好相貌,并非是那两个读书人专有。 “小婵,去请三奶奶出来。”
沈老夫人吩咐道。 那鹅蛋脸的大丫头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沈老夫人一面和连蔓儿说话,一面打量连家四房这几个孩子。 这三个孩子,虽然都还没长成,但只看那眉眼和身架子,就能判断出,以后肯定都是仪表不俗。更让她赞赏的是,这三个孩子,眼神都非常干净,而且有神。坐在那里大大方方,一看就是有良好的家教。 尤其是说话的,这个叫连蔓儿的小姑娘。只十岁的年纪,却眉目如画,单看这一张脸,长大了就定然是个美人。更可喜的是,说话声音清脆,态度不卑不亢,没有故意咬文嚼字,说的乡村土语却不粗鄙,听起来古拙可爱。 只是身量还没有长足。沈老夫人又看连蔓儿的打扮,连蔓儿今天穿的是黄底红花的小袄,系的是同色的棉裙,脚下是一双红色的棉鞋。衣裙和鞋子上都绣的都是肥猫扑蝶或是滚线团的图案。 看那针脚和绣功,这孩子有一个巧手,而且慈爱的母亲。 只可惜,是一双天足。十岁了,再缠足,只怕是晚了。 仔细看了连蔓儿的脚,沈老夫人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惋惜神色。 正说到连老爷子的身体,就听见外面小丫头禀报:“三奶奶来了。”
连蔓儿扭过头,看见连花儿扶着两个丫头的肩膀走了进来,不由得吃了一惊。 *****…………*** 卡文,嘤嘤嘤。先送上一更,求粉红鼓励,争取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