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在董卓身边做心腹 > 第一百四十三章亲征鲜卑

第一百四十三章亲征鲜卑(1 / 1)

第二天,朝廷上就将这消息公布于天下,然后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在他们心里白寒的威望极高,有他亲自领兵定能大破鲜卑,一时间各地抢着参军的人数大大增加。没有什么比这更震撼人心的消息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议论着这件事的百姓,而白寒却不打算弄得那么大张旗鼓的了,只带了亲信出征,应付的弄了个出征祭天的仪式。上党郡太守府内听到白寒要起兵讨伐鲜卑,张扬高兴了好半天,连存了七十年的美酒都拿出来喝了,但一觉醒来之后就发现不对了。此次白寒出兵主要军力是寒州的十五万大军,其他的是从各地挑选精锐之士,出长城伐鲜卑。而出长城所要路过的就是上党郡,心中有鬼的张扬不禁开始思索白寒是不是来察他的,立刻召集吴昂前来商议,听完的张扬的担忧之后,吴昂微微一笑,“主公过于担忧了,白寒从司州出军到这上党最多只有两万精锐,若他真的察觉到什么,主公只要据城不出就好,若他不是来调查主公的,主公就静观其变,看鲜卑人和白寒谁胜谁负。”

听完吴昂的话,张扬冷冷的瞪了他一眼,“你当鲜卑人是吃屎长大的么?它们会让我坐山观虎斗,蛾,我要是没什么表示只怕他们就要对我下手了。”

吴昂赶忙拱手请罪,“在下疏忽了,请主公责罚。”

“免了吧。”

张扬闭上了眼睛,好半会之后突然道:“吴昂啊…”“臣在!”

“你说,要是我们备下酒宴,在酒宴上斩杀白寒而后投靠袁绍会怎么样?”

吴昂着实一惊,当白寒来到上党的时候必然会要进城休息,而大军无法进城,这个计策还真有可能!“主公,此计虽好,但这做法实在是…”张扬闭着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太下作了是吧?”

吴昂微微拱手,却不说什么但这也算是默认了。“吴昂啊,成大事者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就拿那个白寒小儿来说,虽然势力强大,但民间对于他的流言什么时候少过,你看他在乎么?”

闻言,吴昂眼前一亮,“主公所言极是。”

北伐大军一路来到上党郡,这片土地一直是白寒的心病,无论是张扬还是境内的乌桓人,都是他所要清除的目标,到达上党之后白寒只带了黄忠的三万射声营将士,以及赵云的三万龙骧轻骑兵。虽然人数比较少,但却都是精锐,放到正面战场上这六万人配合好了,歼灭几十万大军都不是难事。上党郡很繁华,大军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用箪食壶浆以迎将士们,期待将士们大破鲜卑,再传捷报。沿途所过的县城对白寒也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于这些白寒看在眼里却并没有暴露出任何不悦,一路上所经过的五个县中,三个县对他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另外两个县就只是象征性迎接了一下。一路来到了上党郡的治所城池,张扬早就带着郡内的一群官员在此等候了,在他身边还有相关的礼乐官和精锐将士的把守。白寒的大军在张扬百步之外就停了下来,一身银色明光铠白寒来到张扬身前,张扬赶忙跪倒在地,“臣上党太守张扬拜见摄政王殿下。”

“免了。”

白寒的语气不温不火,令张扬难以猜测他的心思。张扬正要起身,一只白虎突然来到了他面前,张开血腥的大口发出震天的虎啸:“吼!”

在两侧守卫的士卒和百姓纷纷吓得后退,而离白虎最近的张扬被吓不轻,好一会之后才缓过来。“退下!”

白寒略带威严的声音响起,这体型跟战马有的一拼的白虎退到了白寒身后,但那野兽眸子还死死的盯着张扬不放。白寒双手扶起张扬,“张太守受惊了,本王这坐骑有些难以驯服的,但平日里还是很温顺的。”

“哦,无妨,无妨。”

张扬心有余悸的说着,但那颤抖的身体,和发白的嘴唇表明,他很怕!白寒的目光在张扬身后的官员脸上逐一扫过,最终停在了吴昂脸上,佯装惊讶道:“此人面貌不凡,他是何人?”

看到白寒脸上惊讶的表情,吴昂先是一愣,旋即心头一喜,“回禀摄政王,下官任郡中主簿,名叫吴昂。”

“不错。”

白寒非常欣赏的拍了拍吴昂的肩膀,让吴昂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大汉摄政王居然知道他这个小人物。而吴昂脸上的表情被张扬看在眼里,当即道:“殿下远道而来辛苦了,下官已经在太守府内备下酒宴为殿下接风洗尘。”

“张太守一番好意本王要是推却就不好了。”

说完白寒看向身后的白袍小将,“子龙,你带大军驻扎城外。。”

“诺!”

听到赵云不能进城,张扬心里乐开了花,赵云乃是天下第一猛将,没有了他白寒的防备程度就下降了不止一个档次。骑着白虎进入定阳城内,作为上党郡的治所,定阳城的繁华自然是不用说的,就这繁华程度已经到了州治所的繁华,这个张扬的确是有本事,但就是脑后有反骨。跟着张扬来到太守府内,张扬的太守府就是一般的太守府,看不出半点出奇之处,但为了迎接白寒倒是特意布置了一番,看得非常喜庆。走进太守府内,看到白寒只带了20名亲兵后,总算是放心了,就这点人能掀起什么风浪?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