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我觉得您还是先冷静、冷静!”
“让人好好调查、调查清楚这褚进兴的行径,再作决定吧!”
辛弃疾突然也来求情了。 “好吧!”
“这件事就交坦夫你去处理吧!”
许仙这时气也消了一些。 “小姑娘!”
“没事了!”
“没事了……!”
“那些坏人都被抓起来了!”
随后,许仙转身过来,安慰起一直躲在自己身后少女了。 “真的?”
“是真的吗?”
“那些坏人真的都被抓了吗?”
小女孩似乎还不敢睁眼。 “是的!”
“这一切都是怪寡人实职,是我没有管教好大明这个国家!”
“一切都怪寡人!”
许仙经历今天这事,也发现到自己大明治理确实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你…你说你是不是皇帝!”
“你真是当今皇帝必须吗?”
小女孩也是一脸吃惊的望着许仙。 “是的!”
“我正是大明皇帝许仙!”
许仙回应。 “老朽拜见皇帝陛下!”
“拜见皇帝陛下!”
老摊主这时也赶紧过来向许仙叩首了。 “老人家,不必多礼!”
“不必多礼!”
许仙亲自扶住了这老摊主。 “老人家,你说你家族曾经是苏东坡苏学士的管家,那你家中应该也不止这一幅苏东坡真迹吧?”
许仙这时手中拿着苏东坡那费幅画作,询问起了老摊主。 因为这是许仙第一次见到苏东坡墨宝,不免也被这幅画上的题跋给吸引住了。 主要还是因为苏东坡的书法写的实在太好了。 “回陛下的,我家中老宅确实还有好几幅苏学士的墨宝!”
“我这就去替陛下您取来!”
老摊主说完,就准备离去。 “不用!”
“寡人正好想去你家中走走!”
“毕竟来到海州,我还从没去百姓家探查情况呢!”
许仙叫住了老摊主。 “好!”
“陛下既然要去老朽家中!”
“老朽当然无比欢迎、无比欢迎了!”
“不过,老朽家中确实太过寒酸了,恐怕陛下去了以后……!”
老摊主说道。 “没事!”
“体察民情也是寡人应该做的事!”
许仙吩咐手下给老摊主收拾了一番后,便随着老摊主爷孙,去其家中了。 一路上,许仙许仙经过与老摊主孙女交谈,才知道孙女叫做付灵儿,老摊主叫做付云,祖父付京曾经居住在汴京,做过苏东坡府中的管家。 后来,苏东坡因为遭贬后,其祖父付京便一直在替苏家看守老宅。 直到后来,苏东坡在外去世,其公子苏迈回到汴京变卖了老宅,遣散了管家付京等人。 付京当时自然也是得到了一批苏迈赠予的墨宝,这基本全是苏东坡和其父亲苏洵身前的字画。 而付京得到这些苏轼父子墨宝后,便隐居到了海州,依靠着曾经在苏府做管家的积蓄,娶妻生子安居了下来。 之后,付京自然也借着曾经在苏府做管家,跟苏轼学习的一些字画功夫,自己也作点字画出来卖卖,赚钱生活费。 直到付云这一代,付云自己又不擅长绘画,家中长子又早逝,独自养着一孙女,实在是穷的无法维持生计了,才会带着苏东坡墨宝出来进行售卖的。 “没想到是这样啊!”
“那你爷爷也挺不容易的!”
许仙得知这个原因后,自然也是能够理解的了。 “是啊!”
“我爷爷都是和我相依为命!”
“前面那里就是我家了!”
付灵儿指了指不远处,一处低矮的土屋。 来到这土屋处后,许仙发现这土屋不仅底矮,海十分狭小。 躬着身进入里面后,里面居然除了一堆柴火,和几个发黑的陶罐、还有墙边几个木箱子外,几乎没有其他用具了。 而木箱子上方,放着一床破烂不堪,不知打了多少补丁的被子。 而被子旁边放着的一叠衣服,似乎也全是打过补丁的。 虽然破烂,但是看起来,还是显得有些整洁的。 “你和你爷爷,莫非就一直住在这里?”
许仙便问。 “是的!”
“我今年十四了,八年前我父亲去世后,我和爷爷一起搬来这里,旧没离开过!”
付灵儿回复。 “那你们晚上睡在哪呢?”
许仙又问。 “我们晚上,我睡在那几个箱子上面,我爷爷睡在这地上!”
“外面有茅草,拿进来铺一铺就能将就一晚了!”
付灵儿继续回复。 “哦,这样啊!”
“寡人想给你们换个房子,你们觉得如何呢?”
许仙说着,从这土房子里面钻了出来。 毕竟一直在这房子里面,不仅有些难闻的气味,而且还只能一直弓着腰。 “真的?”
“陛下真的能给我们换个房子吗?”
付灵儿一听到许仙这样说,自然很是激动了。 “是的!”
“君无戏言!”
“丁立,你去安排一下!”
许仙说着,示意了一旁侍从。 “陛下!”
“这箱子里面全部都是当年我祖父留下来的苏学士父子墨宝了!”
正在这时,老摊主付云也搬着一个沉甸甸箱子,来到了许仙面前。 辛弃疾这时也是会意的帮付云一起打开了箱子,然后拿出了一本古书,递给了许仙。 许仙一看,这本古籍居然名为《庆历论政》,乃是苏洵所书。 许仙打开书籍里面一看,发现里面几乎全是建议宋仁宗皇帝进行各种改革的谏言。 “没想到一代大学者苏洵果然是奇才之士啊!”
“当年仁宗皇帝没有重用苏洵,确实是可惜、可惜了!”
许仙翻看了一番苏洵的这本《庆历论政》后,瞬间对苏洵也有些刮目相看了。 “是啊!”
“当年仁宗的庆历新政改革,要是听从了苏洵这书中的意见,恐怕也不会无果而终了!”
“难怪后期王安石变法之时,苏轼要与欧阳修一道百般阻扰的!”
“原来苏轼也是受到了其父苏洵的影响啊!”
辛弃疾也接过《庆历论政》翻看了起来。 “此一时彼一时嘛!”
“其实我觉得王安石变法没多大问题,只可惜大宋的制度制约了变法的成效而已!”
“苏洵的改革之谏,以缓助成,在仁宗朝或许挺适合,但是在神宗朝也是意义不大了!”
“不然当时王安石也不会执意破旧立新了!”
许仙这个时候对治理大明经验也是越来越丰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