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袁小姑看上了袁家村李姓家的儿郎。那个李家后生俊俏着,而且读得一肚子好书,写得一手好字,十三岁便中了童生,考上了秀才,算是袁家村,或者附近十里八乡最有出息的后生哥了。至于守陵村的姒家儿郎呢?应该说,守陵村有守陵村的优势。人家守陵村是为大禹守陵,所以,人家种田属于完全给自己种。虽然土地不像一些地主那么多,不过,人家绝对不会饿死,收成不好的时候,官府也会来补贴。至于逢年过节,官府给的补贴更加多了,特别是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头,都会有额外的补贴,是为了嘉许人家对守陵村做出的贡献。一般十里八乡的姑娘,都渴望嫁入守陵村,因为嫁入了守陵村,便代表着一辈子吃穿不愁了。在守陵村,随便拉出一家来的家境,就能和花家有的一比,怎么能让人不羡慕的?而袁小姑的志向是比较高远,或者说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袁家家境还成,因此,她是真没吃过什么苦,所以,她对嫁入相同条件的守陵村兴趣不大。她想当官太太!她知道,李家后生中了秀才,年纪还这么轻,以后一定会中举中,中进士当官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她能等,也愿意等。因此,拒绝了守陵村的后生哥的追求,执意嫁给了李家后生。袁老爷是个宠女儿的,见女儿执意要嫁,便也答应了下来。前几年是真不错的,李家后生到了十八岁便中了举人,而来年有恩科,便打算进京赶考。这么年轻的举人,在十里八乡那是绝对的头一份,因此,袁家村的村长就表示了,为了奖励李家后生,把村里的二十亩良田,还有一百亩坡地给人家。倘若是袁氏后人,袁氏族人自然不会表示反对,以后当了官,那是给袁姓增光的。可那是姓李的,是外姓人,虽然也是同个村子的,可亲疏有别啊!后来经村里的一致商量,减少了良田,增加了坡地。良田十亩,坡地两百亩。李家后生也不介意,反正他以后是要进京城当官的,这种乡下地儿,他怎么可能看得上眼的。因此,人家村长那时候说要记在李家名下的时候,人家李家后生便说了,这些年来,幸亏岳父大力支持,所以,这些地,就算是他这个当女婿的,孝敬给岳父的,写在了他岳父的名下。对于这点,袁姓族人自然是表示赞同的,人家岳父是姓袁的,以后给儿子,还是姓袁,那还是咱袁家人嘛,这可以有,因此没人反对。大家还羡慕袁老爷有个如此孝顺的好女婿。而等到了来年,人家李家后生进了京城,果然中了探花,虽然比不上状元,不过,也绝对是独一份的。因此什么县衙的老爷啦,乡长镇长村长啦,全部都来祝贺,还有红包什么的,别说人家李家父母高兴,袁老爷也很高兴啊,女儿要当官太太了,以后看谁还敢欺负咱家,咱家也有官老爷了。可是好景不长,半年后李探花回来后,还带了一个妇人,说是他的妻子,是他恩师的女儿。李探花本来就长得俊,而且年轻,比起榜眼和状元来,人家要被京城的一些大佬们观注得多了。可李探花是有了妻室的,要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便和前面农村妇人称姐道妹,成平妻,有些大佬们自然是退缩了。而这时,人家的恩师便跳了出来了。那平妻虽然姿色比不得袁小姑,可架不住人家有个厉害老爹啊。因此李探花带回来之后,李家父母也没说什么,毕竟,儿子的前程全在人家恩师哪儿捏着呢。这下子袁小姑不干了,可她能如何?古代宗族的法规虽然严厉,可那也只是处置族人,李探花不是袁家的族人,要有人教训他,自然得是李家的族人。可李家的族人这么多年来受了袁家村的人欺负,现在,人家好容易扬眉吐气了,怎么可能自断臂膀的?李家的族长甚至还说了,袁小姑倘若不愿意,大可自行下堂,反正他们李氏族人是铁了心要认人家的。袁小姑早早的生下了李探花长子,本来袁小姑是希望公婆能看在长子的份上说句话。可明显,人家更加在意的是儿子的官途。在那恩师的女儿把名字记在李氏族谱的那一天,袁小姑悬梁自尽了,留下了年仅三岁的儿子。而说李氏族人是极为卑劣的。人家一听说袁小姑悬梁,便立即把袁小姑的名字从人家族谱上划掉,李探花的原配妻子就是那恩师的女儿,而再也不是袁小姑。李氏族人的这一做法,自然是把袁氏族人给惹火了。而且也导致邻村的一些姑娘家,不愿意把姑娘嫁到袁家村的李氏族人这里来了。李氏族人自然和袁氏族人进行了一次火拼,邻村的一些人家虽然是在一边起哄,不过,在道理和言论上,也是帮着袁家族人。而最后的结果是,李氏族人举族搬迁出了袁家村。“小姨,那袁小姑的儿子人家没带走?”
要不然,人家干嘛老缠着姨夫啊,这李家真TMD是白眼狼啊!听着小姨的口气,那李家的家境是真不怎么样的,倘若不是之前有袁小姑赞助,人家未必有银子上县城去乡诚,未必考得上童生,秀才。至于后来成亲后,也是有了袁家的资助,人家才能进京城考探花,倘若没有袁家的资助,那李家后生也就是个会认字的读书人罢了。果然是白眼狼啊,那袁小姑之所以会结束自己的性命,估计是恨极当初的选择。倘若她当初安安稳稳的嫁到守陵村,哪有这破事啊!“唉,那个时候,李家举族搬迁,便把李家表弟给留了下来,听你姨夫说,人家李探花的父母还是舍不得的,毕竟是养在身边好几年的长孙,可那时候,袁李二族早就扯破脸皮了,再加上还要顾着那恩师的女儿,倘若他们带走,就怕那儿媳妇会不顾着李探花的前程。”
小姨长叹了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