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和齐泰两人你来我往的辩驳,朱标都看在眼里。他也更愿意相信宋隐是对的。别看藩王之间,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可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竞争对象。而且宋隐还给了他们两年的考核期,到时宋隐会对他们进行考核。所以,将藩王这次进京多带了护卫的行为,理解为攀比,确实也合情合理。如果朝廷采纳齐泰的建议,直接制裁藩王,收缴藩王兵权,肯定会激化矛盾。朱标并不想看到那样的结果。反而宋隐的分析,说到了朱标心坎里。“行了,你们也别争了。”
“本宫觉得宋大人说得更符合事实,毕竟没有人比宋大人了解藩王心思。”
“而且本宫也觉得,藩王还不至于跟朝廷作对,所以不要激化矛盾。”
朱标发话,确定了这件事情性质。而且朱标的态度很坚决。至少在没有证据前,朱标不会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情。历朝历代,发生了那么多血淋淋教训,朱标一直告诉自己要引以为戒。至少老朱家子孙,不会也不应该出现手足相残的事情。朱标盖棺定论,齐泰就是不服气也没有办法。他也知道宋隐对朱标的影响力极大,宋隐说什么朱标都愿意相信。“另外,北伐一事捷报频传,令父皇耿耿于怀的蒙元大将军已经被蓝玉他们生擒。”
“相关部门做好犒劳三军准备,而且年关将近,各部门做好收尾工作,希望今年不合格的官员人数不增反减。”
朱标期待大明明天会更好。“臣遵旨!”
文武百官异口同声,连连点头。大明发展得越好,他们的福利自然更高。官员考核制度已经执行了几年,他们也都知道要怎么做不让自己垫底。朱标吩咐完,这才宣布退朝。退朝两个字对于宋隐来说,就是强心剂,当即打着哈欠离开。前段时间宋隐非常认真替马皇后守灵,公务上也没有偷懒。现在事情都告一段落了,宋隐只想回府,好好补眠。只是事与愿违!宋隐还没有完全踏出金銮殿,就听到朱标的声音,“宋师留步。”
宋隐深深叹了口气,一脸生无可恋地转身,只是当看到比自己还要憔悴的朱标,顿时心软了。“殿下,还有事吗?”
“如果不是什么大事,殿下也放松一下,劳逸结合,才有精神处理更多事务。”
听着宋隐劝告,朱标以为宋隐在抱怨,当即开口,“辛苦宋师了,只是本宫确实有要事需要宋师帮忙。”
朱标话都说到这份上,宋隐更不好拒绝了。只好耐着性子再问,“那么是什么事情呢?”
朱标也不磨叽,“本宫想请宋师相陪,跟本宫去皇陵劝父皇回宫。”
“皇陵阴冷,父皇又已年迈,再加上伤心过度,本宫担心父皇会撑不住。”
“如果宋师一起过去的话,或许父皇能听得进宋师的话。”
朱元璋非常固执的要守着马皇后,朱标已经去过几次了,都未能将人劝回。无奈之下,朱标只好求助宋隐。原来是这件事情。宋隐明白了。看得出来,马皇后病逝对朱元璋打击很大。还好这次朱元璋控制住了怒意,没有迁怒于太医。但是没有发泄出来的怒火和悲痛,显然更伤身。这时,没有人敢去劝朱元璋。谁都害怕朱元璋会在不理智的情况下,迁怒自己。真要那样,绝对是死路一条。朱标为这事已经苦恼很多天了,实在没有办法,这才厚着脸皮找上宋隐。“殿下,我知道了。”
“不过皇上的脾气殿下也是知道的,我也无法保证自己能劝回皇上,皇上不找我麻烦就谢天谢地了。”
宋隐也很头疼,他其实也拿朱元璋没办法。但是这个忙他不能不帮。朱元璋还真不能出事,否则大明就要变天了。那时,麻烦更大。宋隐当即和朱标出宫,直奔皇陵。前往皇陵路上,朱标松懈下来后,整个人显得更加没有精神。朱元璋可以放纵自己悲痛,躲在皇陵什么事情都不管。藩王们返回封地,眼不见为净。朝臣对于马皇后离去的伤痛更加短暂。唯有朱标,既要强忍着马皇后彻底离开的伤痛不让自己倒下,又要强打起精神处理马皇后身后事及国事。在这样高强度的双重重压下,让原本就身体抱恙的朱标,显得更加憔悴。“殿下,你不能再那样没日没夜的操劳,等皇上回宫,你就将国事交给皇上,你自己先调养好身体。”
宋隐忍不住提醒,有些事情已经知道了结局,可是宋隐却不能说。然而朱标却摆摆手,“宋师不用担心,本宫没事。”
“父皇年迈,又伤心过度,朝廷事务繁重,本宫也不敢让父皇操劳。”
“否则本宫担心父皇会撑不住的。”
朱标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宋隐见状也只能摇头,朱标就是太善良了,处处替别人着想,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能否撑得住。“还望殿下听我一句劝,打消亲自巡视的念头,让他人去就行。”
“又或者是等殿下身体康复后,再出行。”
国事行不通,宋隐只能拿巡视说事,希望能劝下朱标。“殿下虽然贵为太子,可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身体就跟百姓一样,经不起折腾。”
“这点,相信不用我举证,殿下自己也心中有数。”
宋隐话也只能说到这份上,朱标也是聪明人,相信他能明白自己苦心。“宋师不用担心,本宫会保重身体的。”
两人说话间,皇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