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 第552章 金陵小学知多少,梅岗王谢两开花

第552章 金陵小学知多少,梅岗王谢两开花(1 / 1)

朱媺娖微服出巡,视察尚在其次,主要是为了出宫透透气,散散步。所以,她原本是想步行前往目的地的。  但考虑到要去的地方不近,且一直步行确实会给安保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最终还是让人安排了一架外观普通、实则内夹钢板,且内部布置得十分舒适的御用马车。  这马车乃是成都密造局被迁移到南京后,由几名大匠进献上来的——四轮,转向方便,且底部还安装了弹簧避震装置。  此前朱媺娖已经试用过,发现相比大明的双轮马车,四轮马车不仅更加宽敞,且颠簸大大减小,乘坐起来很舒适。  她已经命令由皇室与朝廷合作,建立大明四轮马车制造厂,隶属于商务部国营司。  不出意外,这个月四轮马车应该就能上市售卖了。  此番朱媺娖坐四轮马车出行,算是在深度体验一回。  见马车出了紫禁城,由一匹红鬃马拉着轻松的行走再宽阔的街道上,几乎没有颠簸感,朱媺娖对这四轮马车愈发满意。  她道:“回头让内务处用内帑的银子,采购一批四轮马车,给诸阁臣和军务院督理、协理大臣送去,就说是朕送他们的礼物。  嗯,给左、右都御史,法务院院正、院副,也各送一辆吧。”

同坐在马车内的刘珠立即应道:“是。”

并拿出一个小本本记下来。  作为朱媺娖的贴身女官,她和连翘可是兼着内务处副总管职务的,办这件事倒也合适。  董琼英笑着道:“这四轮马车一看便造假不菲,陛下对诸位老臣可真是恩宠。”

朱媺娖道:“他们毕竟是国家重臣,朕给他们配车并不算什么。何况这四轮马车刚问世,正需要宣传,若重臣们皆用此车,那些富人必然会跟风购买。”

董琼英道:“只怕有人会放家中供着,不使用,让陛下的打算落了空呢。”

董琼英生长于四川土司境内,不仅会说话,而且说起话来也要比其他人放得开一些。  朱媺娖听了还真有点担心,当即又叮嘱刘珠,“让内务处的人告诉那些重臣,就说这是朕赐给他们上下值使用的。”

“嗯。”

刘珠再次点头,用小本本记下。  透过马车的玻璃窗,朱媺娖可以看到街边行人如织,店铺生意看起来都不错。  百姓们即便是衣着简朴,乃至带着补丁的,也大多面色红润。  这无疑说明,南京城绝大多数百姓都没有饥馑之忧了。  如今,她不仅利用海关关税政策,鼓励海商从东南亚运粮贩卖到大明,对后世优秀粮种的推广也一直在高效地进行着。  去年,从后世带来的粮种及二代粮种皆是大丰收。  若如此,大明都城的百姓仍有缺粮之患,那可就太失败了。  “陛下,我们去哪里?”

董琼英问。  “去外城西区吧。”

朱媺娖不假思索地道。  据朱媺娖了解,外城西区属于江宁县辖下,算是南京城普通百姓较多的区域了。  至于普通百姓最多的地方,自然是城外,只是太远,她也太不方便去。  看着车窗外的街景,朱媺娖问:“你们可知如今南京城内有多少所小学?”

虎雀瞪大着眼睛,不吭声。  董琼英则摇了摇头,笑道:“臣等是武将,哪里关注过此事?”

坐在她对面的毕著则道:“南京城人口上百万,适龄儿童必然不少,城内小学得有几十所吧?”

朱媺娖道:“据礼部最新报备,目前上元县共有36所小学,在城内地的有13所。  江宁县则共有43所小学,在城内的有12所。此番我等取得外城西区,便有好几所小学。”

外城西区是朱媺娖借鉴后世所提出来的叫法,按大明此时的习惯,应该叫做某坊某里,又或者某街某巷。  虎雀忍不住讶然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小学?”

朱媺娖道:“朝廷虽然有令,小学设立学后,学生数目须得在一百以上。  但南京人口众多,各小学学生数目最少也有三百,多的甚至高达一千多人。  即便如此,近八十所小学,也不过能收纳六七万适龄孩童。  而上元、江宁两县最近统计的人口数目,已多达一百三十几万。  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在,有六七万五岁到十岁的孩童,并不算多。”

毕著听了忍不住感叹道:“仅南京上元、江宁二县,今年便有六七万小学生,实行三年义务教育的三府小学生总数加起来怕不是有数十万之众!  待三年后,这第一批数十万小学生毕业,不知能为我大明提供多少人才!”

朱媺娖笑道:“小学教授的终究只是些基础知识,还不足以让他们成为人才,但成为可用之人却是可以的。  将来,即便他们中的大部分无法升入中学深造,有小学的功底在,也足以让他们成为有用之人了。”

一路边看街景边聊天,朱媺娖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外城西区。  这一片有雨花台、西天寺、大报恩寺、能仁寺等景点,但更多的还是普通民居。  从车窗望去,外面依旧很繁华,但无论是街边建筑还是民居,相较于内城显然差了一个档次。  倒是街边摆摊叫卖的小商贩比内城更多一些。  “这里是梅岗吧?江宁第十三小学应该就在这边,你们问下路。”

朱媺娖回想了下她所记的外城西区诸多小学信息后,如此吩咐。  “卑职下去问吧。”

毕著应了,起身下了马车。  她曾在南京城外的龙潭镇生活过一两年,对这里要比其他人熟悉一些。  ···  梅岗小学。  官面上的名字应该叫做江宁县第十三小学,又称江宁十三小。  只因其设立在梅岗,学生也以梅岗一带的孩童为主,故被百姓称为梅岗小学。  就像周围其他几所小学,分别因地理位置被称为雨花台小学、花神庙小学、王谢小学、紫荆小学一样。  卞玉京、卞玉楼被江宁县县学录用后,便被分配到梅岗小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老师。  来了后,卞玉京发现梅岗小学条件比她预想的还要差。  梅岗小学用的是原来梅岗社学的房屋。  原本社学只供梅岗村孩童上蒙学之用,梅岗村虽然不小,可平常上蒙学的孩子也就一百多个而已,用四五个秀才,五六间学堂,每人教二十来个,便能很好的进行传统的启蒙教育。  然而如今周边适龄孩童也来到梅岗上小学,学生多达四百多人。  这和其他小学相比,虽然人数已经算少的了,但学堂仍不够用。  上面虽拨下了相关经费,但仓促间也只是加建了几座半敞开的大茅屋应付着,正经的学堂建设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卞玉京原本以为其他小学条件也是如此简陋,可当某次去附近的王谢小学交流学习后,她便发现两边的条件天差地别——王谢小学直接就在一座府宅中,根本不缺房间做学堂。  然后,看到王谢小学大多数学生都穿着锦衣,肤色白皙粉嫩,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再联想梅岗小学孩童大多衣着朴素,甚至穿着补丁衣服,肤色不说不健康吧,也大多比较粗糙、偏黑,明显属于底层百姓家的孩子。  卞玉京便明白了——原来,小学与小学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就如同人和人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一样。  卞玉楼也看出了这点,私下里经常抱怨江宁县学办事不公。  卞玉京却没有多说什么,却在教学中更加认真负责了。  她要向那些看不起她,看不起底层人家孩子的人证明,即便是条件差,她也能教出比周围其他几所小学都优秀的学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