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甜甜背着背篓,绕路来到邱家坪的时候,就听到了一则八卦—— “哎,听说了吗,邱家的闺女定亲了,就是那个海军营长。”
“切!你这是老黄历啦。最新的情况是,要当营长夫人的人不是谷雨,而是邱家二房的小雪!”
“啊?姐姐换成了妹妹?这、这算怎么一回事儿?”
“还能是怎么一回事儿?营长夫人呢,哪个姑娘不想当?”
“什么呀,我刚才在村口碰到邱家的老婆子了,人家说,霍家只是定了邱家的孙女儿,没说是哪一个。”
“对对,我也碰到邱家大儿媳妇了,她也说,过去村子里的人都误会了,以为谷雨是大姐,有了婚事也该紧着她。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为了“辟谣”,邱家绝对是全家出动。 尤其是邱父邱母,虽然恼恨于自家女儿的不懂事,生生将一门上好的婚事让给了堂妹。 但,为了女儿的名声,也为了邱家,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挤出笑脸,到处跟周围的人“解释”。 他们要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 第一,霍家只是跟邱家定了亲,没有具体选定是哪个姑娘; 第二,过去会有谷雨要当营长夫人的流言,是大家误会了! 第三,谷雨没想嫁给霍远征,而霍远征也和小雪相互看中了。 所以,邱家没有姐妹相争的丑闻。 只是婚事这种事儿,要看个人的眼光。 更是一种缘分。 谷雨不想嫁得太远,跟霍远征有缘分的是小雪! “真相”就是如此。 村民们:…… 外人信与不信,邱家人也不能左右。 不过,四周的非议倒没有太过激烈。 说闲话的肯定有,邱谷雨和邱小雪的名声,也肯定各有损伤。 但这件事,起码算是勉强遮掩过去了。 何甜甜:…… 暗搓搓的混在人群中,听完了邱家坪的这则大新闻。 何甜甜更加肯定,邱小雪就是野生撰稿人。 路数太熟悉了,抢女主的机缘,走女主的路,最终逆袭为新女主。 原剧本中的邱谷雨,会大放其彩,就是她的海岛养娃。 这是故事的主线。 现在邱小雪抢了男主,邱谷雨除非再嫁个同样是军人的男人,而那个男人最好也是驻守海岛的海军。 否则,主线就真的被邱小雪抢走了。 不过,事情也不是这般的绝对。 何甜甜躲在角落里,又听了好一会儿的八卦,这才悄悄离开。 她心中已经隐约有了计划。 故事主线? 丢了就丢了,她直接开辟一个故事线就好。 只要她的故事线比主线更精彩,得到了世界意识的认可,读者大大们也都满意,她的任务就算成功! 何甜甜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的实施,她暂时将邱家的事儿丢到了一边。 第二天,邱家就大办喜宴。 没办法,霍远征的探亲假马上就要用完了。 他们还要留一天的时间带着孩子去海岛。 是的,带着孩子。 邱小雪早就决定不会像邱谷雨那般“窝囊”,自然不会让霍母随意插手她的小家。 所以,她直接对霍远征说,“伯母年纪也大了,照看三个孩子实在吃力。”
“咱们既然已经结了婚,而我也早就做好当个好妈妈的准备,索性就把孩子一起带走吧。”
“这种事儿,赶早不赶晚,毕竟早晚都是我的责任与权利!”
邱小雪眼神清明,说话直接,倒是对了霍远征的脾气。 是啊,已经娶了新妻子,孩子有继母是注定的事实。 早点儿把孩子接过来,让他们多接触,也更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亲妈提出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想让他们小两口去海岛,也是为了他们好。 新婚夫妻嘛,总要过两天单独的生活。 等小雪适应了海岛,融入了军属大院,把家里收拾妥当,再把孩子接来,应该会更好。 霍远征赞同母亲的提议。 但,这会儿听了邱小雪的话,霍远征又觉得她的建议也不错。 已经成了一家子,早晚都需要磨合,干脆就早点儿来! 尽快安顿好家里,解决了后顾之忧,霍远征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霍远征同意了邱小雪的提议,转头就去跟霍母商量。 霍母:…… 还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当然,霍母提出要把孩子留在京城,除了要“调教”新儿媳妇之外,也是真的为了他们好。 进门就给人当后娘,还是个没嫁过人、没生过孩子的黄花大闺女。 换成是谁,都无法轻松适应。 霍母想着,想让新儿媳妇适应结婚的生活,然后再把孩子送过去。 这样循序渐进,也不至于一开始就把新儿媳妇弄得手忙脚乱、方寸大乱。 奈何人家不领情啊。 还觉得是她这个当婆婆的故意拿捏她。 “哼!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霍母拒绝承认自己确实有给新儿媳妇立规矩的想法,她只在心里恨恨的骂了一句。 表面上,她维持着长辈的慈爱与宽容,无奈的点头:“唉,我原本是为了你们考虑。可你们既然有自己的想法,那就随你们吧!”
邱小雪VS霍母,邱小雪小胜一局。 有了一个优秀的开端,邱小雪对于自己的婚后生活更加有信心。 邱家对于这桩婚事,也是十分看重。 霍远征已经打了结婚报告,只是邱小雪的审核还没有通过。 应该没有问题,邱家三辈贫农,邱爷爷还曾经是积极支持抗战的爱国农民。 一大家子的人都是老实巴交,别说违法乱纪了,就连稍微出格的事儿都不敢沾。 但该有的程序还是要有的。 霍远征必须等到邱小雪的审核通过,才能跟她领结婚证。 可惜他没有假期了,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索性就按照农村的规矩,先办酒席,等过些时间,再去领证。 而农村的规矩就是只要办了酒席,那就是夫妻。 邱小雪也就能跟着霍远征去海岛随军。 邱家的婚宴很热闹,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来喝喜酒。 还有隔壁两个村子的姻亲,也都跑回来凑热闹。 邱小雪作为新娘,穿着婆家给做的新衣服,自然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邱谷雨也没有退缩,更没有后悔、不甘心。 她就像个寻常的堂姐,一脸坦然的进进出出,还主动帮忙。 众人指指点点了一会儿,也就放弃了。 说人闲话就是这样,如果当事人都不在乎,众三姑六婆、四叔八公自己说着都没有意思。 且看邱家这做派,没有哪个人委屈、不满,也没有什么躲避、心虚,大家都坦荡自若。 一切仿佛正如邱家放出来的消息那般—— 没有阴谋诡计,更没有骨肉相残,就是一个小小的误会! 好吧,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而很快,又有新的消息吸引了众人的关注。 “听说了吧,人家霍家给了二百块钱的彩礼,还有四套衣服的布料!”
“这算啥?霍家本来就是有钱人家,娶个儿媳妇,多花点儿彩礼怎么了?”
“哎呀,彩礼高不算啥,关键是人家邱家把这些全都当成了嫁妆,让小雪又都带了回去。”
“邱家这对老公母倒是心疼孙女儿!”
“呸!什么心疼孙女儿?还不是不敢得罪霍家!”
“……哎呀,都是亲家了,说什么得罪不得罪。不过,我听说了,邱家那个小儿子通过了县酱油厂的招工,已经去县里当临时工啦!”
“邱小五当了工人?”
“就是个临时工,不是正式工人!”
“临时工也不容易,人家好歹吃上了公家饭!”
“可不是,哎呀,邱家可是要起来了!我听说,苏会计的儿子,也曾经托了媒人去邱家。就是不知道,他想求娶哪一个!”
“还能是哪个?小雪都嫁人了,邱家只剩下谷雨这么一个大姑娘——” 酒桌上,众乡亲议论纷纷。 邱谷雨告诉自己,要坦然,不要在意其他人的议论。 但,当她穿梭在婚宴上帮忙的时候,还是听到了许多闲言碎语。 其中,最让邱谷雨在意的,则是他们提到的苏会计家的儿子。 苏传贵! 梦中的那个省城首富。 昨天霍家来提亲,霍远征和邱小雪在村头好一通转悠。 许是有了这么一个变故,苏家的媒人并没有上门。 但很快,还是从苏家村传出了消息,说是苏会计请了媒人,想去邱家提亲。 今天是第二天,流言刚刚传开,还没有发酵。 然而,邱谷雨还是感受到某些人看热闹的目光。 虽然流言还不确定苏会计为儿子求娶的姑娘是谁,但邱小雪嫁人了,媒人却没有再来邱家,“事实”就比较明显了。 人家苏传贵“也”看上邱小雪了。 反倒是她邱谷雨,一次两次的没被相中。 是的,经过这两天的各种流言蜚语,有关“姐姐换妹妹”的话题有了新的解读。 不是邱谷雨不愿意嫁,也不是邱小雪抢自己的姐夫,而是人家霍远征压根儿就没看上邱谷雨。 邱谷雨本来是邱家坪最出挑的姑娘。 这会儿被“嫌弃”了,就有不少人看热闹。 种种酸话更是连绵不绝。 仿佛女人的价值,就只能体现在“有男人要”。 如果没有男人要,曾经的村花也变得一文不值。 “不要在意别人的说法,不要活在别人的嘴巴里!”
邱谷雨拼命的这般劝慰着自己。 然而,作为社会性生物的人类,怎么可能不在意别人? 除非邱谷雨能够逃离目前的生活环境,否则,她根本做不到不在意。 邱父邱母也听到了那些流言蜚语。 他们暗自着急,等婚宴办完,霍远征开着小吉普把邱谷雨风风光光的接走,两口子就躲在房间里开始商量。 “要不,让谷雨去我娘家住两天?”
邱母的娘家在县城城郊。 她是邱家坪少数的外来的媳妇。 这个外来,不是指本村,而是指整个前进生产大队。 毕竟苏、邱、何三个村子几十年来都是相互通婚,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三个村子以外的地方娶进来的媳妇。 邱母就是其中之一。 她娘家在郊区,距离县城近,却没有城镇户口。 邱母的侄女很争气,嫁给了县城的一个工人。 虽然那工人是个二婚,还有点儿结巴,但不傻不残,父母还都有工作。 结婚后,婆家还给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 “正好,我娘家侄女怀孕了,怀像不太好,上次我回娘家的时候,我嫂子还念叨,想让侄女儿在家里养养胎!”
奈何侄女是临时工,要是无端请假,很容易丢掉差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人代班。 只是代班这种事儿,不好轻易找外人。 那时邱母的娘家嫂子就提议,可以让谷雨来帮个忙。 带班一个月,给原有工资的三分之一,还能包吃住…… 在邱母嫂子看来,已经是照顾便宜外甥女儿了。 邱父邱母都心动了,正要答应,却传来霍家的这门亲事。 邱爷爷发了话,让邱谷雨好好在家待嫁,这才没有去县里。 如今谷雨闹了这么一出,名声到底受到了影响,合该找个地方去避避风头。 于是,邱母就想到了这一茬儿。 “这也是个办法。你明天就去娘家,好好问一问!”
邱父蹲在门后,一边咕咕的吸着烟袋,一边闷声闷气的说道。 “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邱母见当家的松口了,赶忙答应。 她其实还有其他的小心思:女儿去了县里,或许能像侄女一样,找到个不错的对象呢。 没能当上营长夫人,当个工人家属也不错啊! 第二天,邱母急匆匆的去了县里。 下午才饥肠辘辘的回来。 唉,求人办事,总不好再在人家吃饭。 邱母推说回家吃,嫂子不怎么真心的让了两句,就真让邱母顶着大太阳回来了。 邱母:…… 娘家的亲人这般对她,邱母当然难过。 但,嫂子虽然极品,可到底答应帮忙了。 “谷雨,你收拾收拾,明天咱就去县里。你爱民姐身体不好,你去帮忙代几天班,吃住在你爱民姐家……” 邱母对着邱谷雨就是一通安排。 邱谷雨:…… 她不太想去,那个嫁去城里的表姐最是眼高于顶。 明明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却最嫌弃农村人。 每次去了她那儿,她都没啥好脸色。 见到邻居或是同事的时候,还会用戏谑的口吻说:“是呀,乡下来人了!”
那个“乡下”,着实刺人心。 邱谷雨张了张嘴,看到邱母那坚定的模样,她还是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 唉,出去躲一躲也好,再让村里人议论下去,她都要成为没人要的小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