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带着遗体启程朝少林出发。三人走走停停,用了二十来天时间,赶到河北境内时,却是被一个同样是僧人打扮的老者拦住了去路。这老者看上去已经五六十岁,但整个人却是仍然红光满面,精神烁烁,丝毫不见老态。这老者虽是僧人打扮,但却是长了一对倒三角的吊眼,整个人从面相上看就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人。并且从其行为举止来看,就知道此人是个武功高手。不说陆竹,就是罗小强见了此人,整个人也是神情有些凝重,这老者在罗小强的感知中,恐怕一身内力不下于自己。是罗小强生平以来,所遇到的第一高手。那什么转轮王之类的人物,在此人面前,恐怕连给此人提鞋都不配。“不知大师法号,拦住我等三人有何贵干!”
对于罗小强的询问,这和尚却是微微一笑说道:“贫僧法号道衍,俗名姚广孝,此次拦住几位施主去路,主要是有要事和罗施主商谈,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几位施主勿怪!”
罗小强一听这僧人的自我介绍,顿时间就想起了此人是谁。姚广孝此人,在明朝可以说大名鼎鼎。他虽表面上是个和尚,但本人却是精通佛道儒三教,更是朱棣发动靖难的策划者,据说朱棣能够下定决心起兵靖难,还多亏有他的撺掇劝说。罗小强没想到,这个位面的姚广孝竟然还是个了不得的武功高手。其实罗小强不知道的是,姚广孝虽在武林中名声不显,但却是这个位面,朱元璋以下的武功第一人。此人野心不小,但朱元璋在世时武功威压天下,因此他也不敢冒头上蹿下跳,但朱元璋死后,自认为武功天下第一的他,便开始不停的撺掇朱棣起兵造反,也不管朱棣同不同意,更是亲自为燕王朱棣奔走谋划,招揽人才势力。他在听说了罗小强的事迹后,就动了将罗小强拉入自己阵营的心思,这才在打听清楚罗小强等人的行踪后,在此处拦截三人。“哦,原来是道衍大师,罗某和大师素不相识,不知大师有何事要和罗某商谈?”
对于罗小强的询问,道衍却是没有回答,而是伸手朝侧面一请,道:“此时事关重大,还望罗施主移驾!”
罗小强也摸不准道衍到底神神秘秘的找自己有何要事,但是他艺高人胆大,就算道衍武功高强,他也只是微微重视,所以也就直接遂了道衍的意。对细雨二人交代了几句,便随道衍朝一旁而去。二人行到无人处,罗小强才再次开口询问道:“道衍大师有何要事,现在应该可以说了吧?”
听到罗小强的询问,道衍却是答非所问的说道:“不知罗施主对天下大势怎么看?”
听他这么一问,罗小强面上就是一愣。罗小强此时心思翻转,哪里还猜不到这道衍估计是要邀请自己参与谋反。他也实在没想到,在这个位面就算是朱允炆没有继位,而是朱标当了皇帝,并且也从没听说朱标有削藩之意,这姚广孝竟然还有起兵造反的心思。也不知道这是朱棣的意思,还是他姚广孝自己个人的意思。不过无论是谁的意思,他罗小强都没打算过要掺和这其中之事,毕竟不管是朱棣是否起兵靖难,对他来说都没多大区别。他也不会刻意去帮谁,毕竟靖难之役说起来根本说不上谁对谁错。历史上朱允炆当皇帝也是不差的,怎么说也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继承人,也算得上是个明君。同样的,朱棣靖难成功,当上皇帝后,这皇帝他同样是干得不错的。二人之所以兵戎相见,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当然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有所不同。就比如朱棣起兵是因为皇帝要削藩一般,当朱棣靖难成功后,当上皇帝的他,同样也实施了削藩政策。既然罗小强觉得这两方都没什么对错,那他当然是选择两不相帮,于是装傻说道:“道衍大师,你这可就为难在下了,在下不过一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江湖武人,哪里懂得什么天下大势?”
“那不知罗施主觉得燕王此人如何?”
道衍听了罗小强的回答,却是又转而问道。罗小强连燕王朱棣的面都没见过,哪里知道他如何,干脆直接说道:“大师,你这可就为难人了,在下连燕王的面都没见过,怎会知道燕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师有什么话还是直说吧!”
见罗小强有些不耐烦了,道衍才说出他的真实目的:“实不相瞒,贫僧此次就是受燕王所托,前来招揽罗施主的,燕王此人雄才大略,爱民如子,又肩负抵御北方异族的重任,在听说了罗施主的事迹后,燕王非常欣赏罗施主武功作为,因此托贫僧邀请罗施主为燕王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