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演变成这种状况,别说是朝廷里的衮衮诸公了,就连时刻关注永固城一线战况的赵亨义,此前都没有预料到。眼下这形势,到底算是天灾呢,还是人祸?按照朝廷的想法,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全天下都遭了旱灾,蛮族寇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虽然朝中的老大人们没想到,蛮族的家底如此的薄,压根没等到夏粮收割,就耐不住冲击边镇,但是按照诸公原本的经验,蛮族寇边,劫掠一番也就完了。抢够了粮食、人口,你们也就回自己的地盘继续过日子去吧。正常情形下,蛮族也是这么一种思路。毕竟几十年下来,不论敌我,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方式。但是,一场覆盖整个大燕国以及近半蛮族地盘的连绵阴雨的雨季,让蛮族和大燕国同时傻了眼!蛮族出征,向来是以部落为单位,以骑兵为主力,连续的降雨虽然缓解了旱情,可也领蛮族铁骑泥泞难行。好像这么一来,蛮族的军队应该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大燕国的军伍应该趁机反击才对。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蛮族大军的确被迫留在了他们劫掠的区域,但大燕国的军伍,可没能组织起像样的反击!大燕国上上下下,全特么的还在等着蛮族主动退去,然后派人接收失地,当然,这次领兵挂帅的必然是文官,要么是文官的子侄,毕竟,收复失地也是一份功劳!抢够的了蛮族一时之间走不掉,只能用劫掠到的汉人百姓暂时经营占领区,这一经营,蛮族的头领们就发现,即便被咱们草原上的勇士烧杀一遍,可这汉人的地盘,稍加经营,竟然还能这么舒服!这一下,不少蛮族头领都动了心思,暗自琢磨,要是就这么留在大燕国,把汉人全都变成自己的奴隶,让他们供奉草原来的勇士,岂不是比自己带着部族牧羊放牛要美妙的多?这些汉人奴隶,一个个能干的很,放在草原上干什么都要重头教,笨手笨脚的,可是放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种庄稼、纺织、打铁、酿酒……一个个聪明的紧!这种念头一旦出现,就不可遏止的在蛮人中间传播,许多蛮族士兵也都产生了就此留下,让汉人奴隶供养自己的想法。按照大燕国那衰败崩坏的武备,以及朝廷内部的乌烟瘴气,蛮族直到现在才产生彻底占据汉人领地的想法,简直是大幸运!大燕国应该感谢蛮族内部并不统一,或者说没能出现可以整合各个部落甚至姓氏的天选之子。若是有强人现世,整合了蛮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统一的政治构架,恐怕大燕国早就不复存在了!即便现在蛮族的军队依然各行其是,即便蛮族内部依然矛盾重重,即便蛮族各部落依然谁也不服谁……但现在不是大家被连续的降雨困在汉地走不了吗?即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统一的政令系统,可突破了各处边镇,散落在大燕国境内劫掠过后的蛮族,相互之间已经开始通气,近乎一半的头领想要就这么留在大燕国!过去蛮人的思维定式,咱们打草谷是打汉人一个出其不意!打完就抢,抢完就跑,究其原因,还是担心汉人的大军随后会来围剿。可现在的汉军实力差到出乎蛮人的想象,不少蛮族头领猛然间就醒悟了,是不是这么些年来,咱们太保守了?虽然咱们来的人数很少,可挡不住汉人都和羊群一样懦弱啊!那些边军,真真的是一触即溃!至于突破了边镇之后,地方守卫的军队更是不堪,草原勇士的铁骑还未杀到,那些叫花子一样的守军直接跑了个没影!要是整个大燕国的军卒,都是这等模样,咱们草原勇士人虽然少了一点,但未必没有机会捞一票大的啊!当然,有这种想法的,大多是年轻的少壮派。而老成持重的那些头领,则依然认为,汉人的人数太多了,占点便宜可以,但是想就此覆灭汉人的朝廷,占据汉人的花花江山,还是太过虚妄。两方各执一词,说的好似都有道理,终究是相互不服气。说白了,还是蛮族没有一个强权人物统领全局,若是当初选择突袭永固城的拓跋德旺没有遇到赵亨义,若是拓跋德旺带领着大军突破了永固城防线,如今也带着手下数千铁骑待在大燕国腹地,恐怕这位拓跋家的英才一声令下,就能号召一多半的蛮族军队和他一同突袭京师!可惜,大燕国命不该绝,拓跋德旺这个蛮族之中名气响亮的统帅,先是在永固城遭遇了重创,接着潜入江陵城想要和某个大人物达成一些交易……最终把小命都丢在了赵亨义手上!只能说时也命也,赵亨义在某种意义上,无意间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燕国。即便蛮族内部没有统一的声音,但是并不妨碍他们相互配合,准备重重的讹诈大燕国一笔!想要讹诈大燕国的皇帝,首先要把大燕国最后的希望或者说底气干掉!永固城到了现在,依然在坚守,蛮族铁骑从始至终都没能真正突破那道防线,如今草原的勇士已经突入到了永固城一线的后方,怎么说也得拔掉这颗钉子才行!只要打破了永固城,那么在蛮族看来,就彻底覆灭了大燕国皇帝最后的底气和指望,接下来稍稍恐吓一番,想必就能讹诈出无数的好处!这个思路不能说不对,可是放在大燕国身上……只能说,这些蛮族头领,还是太过看得起京城皇宫内的那位赵官家了。这种情形下,蛮族大军开始缓缓移动,一边提防大燕国调动军队支援永固城,一边收拢人手,企图从后方袭击,彻底攻破永固城!各方消息通过宋三,传递到了赵亨义的手上,赵亨义虽然对兄长宋应安和老将张朝阳有信心,可他对大燕国的朝廷没信心!甚至,赵亨义怀疑,在战场上会出现永固城还在拼死抵抗,而朝廷命令投降的军令却下达到军伍之中!这等匪夷所思的操作,大燕国把持朝政的老大人们,完全干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