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便拜别了老人,回到阆中城。花了一天时间打探,拜访了几十位老人,鲜浩终于打探到了马鞍山的消息,原来在阆中一个叫金台乡的乡下,有一座大山便叫马鞍山。而关于芙蓉镜,他也打听到了一则民间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李固言因追随太白遗风特意来到阆州。他见这嘉陵第一江山势如马鞍,锦绣如屏,远眺碧水环洲,洲上城门四立,街巷状若棋局,楼阁亭榭,绿瓦红墙,果然好一个阆苑仙境。但在他流连忘返于阆州的时候,才知阆州已近两个月,滴雨未下,田地龟裂,百姓苦不堪言。这日,李固言漫步在南池畔,见道旁一老妪领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在坟前痛哭。他上前询问,才知老妪的儿子过世,媳妇也因为干旱死了,只留下一老一少,困苦伶仃。李固言长叹一声,怜悯二人,从怀里掏出二十两纹银放到小女孩手中。老妪感激,但不愿白受恩惠,便将家中一祖传的芙蓉镜送给了李固言。并言若与芙蓉镜有缘的人,可得见芙蓉显灵,官可拜相。李固言推辞不过,只好收下,等送走了祖孙俩,他端详起芙蓉镜,只见镜底有两行篆字:“白日龟田修正果,紫竹龙脉现禅机”。但对这两行字,李固言并不明其意。接下来,他继续沿江南下游历,待行至长青山下,胯下白马突然一声嘶鸣,撒腿狂奔。李固言无法驾驭,只听耳旁风声习习,不辨方向。等到白马停下,发现已身至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身后一物闪闪发光。李固言折身下马一看,正是那面芙蓉宝镜,他正要躬身拾起,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将他吹倒在地,双眼难睁,接着只听咔嚓一声,电闪雷鸣,瓢泼大雨而至。李固言惊喜交加,顾不得寻已消失的芙蓉宝镜,回到客栈,就见一路上百姓在雨里欢呼雀跃,长达两个月的干旱终于得到缓解。大雨一连下了两天两夜,等到雨过天晴,李固言再去寻找芙蓉宝镜。当来到竹林,却发现芙蓉镜毫无踪影。突然,李固言猛然停步,只见竹林中一塘红莲似霞,白莲如玉,荷塘上轻烟袅袅,香远益清,宛如仙境。当夜,李固言梦见一穿青衫骑白马的人对他说:“你有幸占了竹林这块好风水,得我白马仙在此辅佑,又得芙蓉宝镜庇护,定能魁星高照,利官近贵,吉祥有余,只可惜.”第二年李固言参加科举,所试之诗赋赫然是《人镜芙蓉》,芙蓉为镜,可鉴人心,李固言豁然开朗,下笔如神,果然高中。而后李固言更是步步高升,最后官拜宰相。李固言金榜题名,并未忘记阆州,将长青山那片竹林荷塘买下,又陆续在周围添置了大片田产,且一支后裔从长安迁至阆中安居下来,从此这个地方也被叫做长安村,延续至今。荷塘中芙蓉年年盛开,李家也一直科场得意,仕途平顺。但到了李家最后一个状元李执衣锦还乡,在祭拜祖先,感念祖宗阴德泽被的时候,当李执在修坟取土时一锄挖下去,竟有一股青烟升起,烟雾中隐约可见一小人骑白马腾空而去。李执不禁打了个寒颤,心情莫名的低落下来。自此之后,李家渐渐没落,再与仕途无缘,甚至到了民国年间,已经成为了佃户。鲜浩回想着几位老人讲述的民间传说,在阆中七里镇的确有个长安村,村子里也有姓李的人家,不过在这边,李姓人家众多,他并不认为村子里的李姓人家就是李固言的后人。不过几位老人说的信誓旦旦,芙蓉镜也和青龙所说的非常吻合,纵然是假的,此刻他也得走一趟了。金台乡离阆中城有四十多公里,鲜浩打了个的士前往。一路山路盘旋,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当看到前方的大山,鲜浩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这里会被叫做马鞍山。只见前方巍峨雄壮的大山,两头凸起,中间微凹,乍一看去,完全就是一匹巨大的马鞍!马鞍山高达千米,山上拥有很多处竹林。青龙在梦中说的十分模糊,而且也没有告诉他如何取得芙蓉镜。鲜浩只能再次便走便问,打探着这里的民间传说。果然,在当地老人的口中,他很快听到了马鞍山的传说。传说马鞍山拥有山灵,是一匹金色的小马,能够吐叶伤人,如果常人胡乱闯入,就会被金色小马所伤。因此大山深处,村民们若没有急事,从来不敢深入。鲜浩走过一片片竹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听到传说后,他朝着山里行去。只见大山深处,人烟稀少,荆棘密布,几乎连路都找不到。不过越往山中前行,他心中隐隐间升起一股玄妙的感觉。就仿佛前往,有什么东西正在呼唤他,让他前去。难道真的是芙蓉镜?鲜浩沿着感觉,不断深入。当转过一处山棱,进入前方的山坳。就见一片青翠的竹林随风摇曳,发出哗哗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动人声响。鲜浩停下脚步,直觉告诉他,如果马鞍山中真有芙蓉镜,必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