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毕竟三年时间达到这种水平,纵观古今,不止是见所未见,简直就是闻所未闻。而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江浩开挂了。全方位的开挂。首先是技术挂。法术配合科技发展,那发展起来,自然是一日千里。而且江浩还嫌弃慢,于是从未来弄了工业母机这样的黑科技,一天就能造十万台高精度的机床。明朝人不会用不要紧,江浩让机器人培训,于是乎,大明科技水平那简直就是把一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史,浓缩到了三年的进程。蒸汽时代,全面的到来。然后是信息挂。江浩有无人机。有各种窃听设备。有历史前瞻性。在信息上,有碾压级别的优势。任何人和江浩作对,很容易就被发现,官员们连阳奉阴违的办法都没法用,只能被迫内卷,天天996加班。老顽固,都江浩清理出去,江浩不止一次在朝堂上说“不换思想就换人”。这一下,行政效率更会提高。至于江浩在明军作战的时候,偷偷用法术改变地形天象,增加明军的优势,这些小挂,就更不用多说了。这么多外挂叠加起来,江浩自然能够让大明日新月异。第二个原因,就是江浩对于张居正和改革的大力支持。永远不要低估君权的强大。历史上,凡是能够成功的改革,都是君主大力支持的结果。历史上,凡是失败的改革,都是君主支持的力度不行,半途而废。例如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秦孝公矢志不渝的支持。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那是因为宋神宗的态度不坚定,看到了《流民图》就破防,丝毫没有秦孝公“苦一苦百姓,骂名商鞅背”的决心。张居正的变法又为什么成功?是因为历史上张居正是万历的老师,万历年幼不能亲政,张居正得到了万历母亲李太后的信任,又与司礼监太监冯宝组成政治同盟,实际上是“暂摄皇权”。张居正在那段时间,自己就是皇权,所以才能够推行考成法,丈量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也曾经直言不讳的说“吾非相,实乃摄”。江浩这个皇帝大力支持张居正,皇权加持,哪怕张居正的改革比历史上更加激进,张居正都能够成功。而江浩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也大大增加了君主权威,派给张居正的一万名机器人,令整个文官系统都产生了危机感,再加上江浩软硬兼施的手段,文官们被迫卷了起来。第三个原因,就是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在江浩的支持下,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大明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首先是土地。张居正丈量了全国的土地,得到了全国土地为12亿亩的数据。如今,因为江浩的开疆拓土,增长到了16亿亩。张居正丈量的土地,比大明原本掌握的土地,多增了4亿亩,这工作成绩,无可置疑。朝廷有了更详实的土地数据,推行起工业化来,就更加的无往而不利。对于农业税的调控和农业的改革,也更加的得心应手。丈量完土地后,江浩获得倭国的银山,初步掌握了铸币权,一条鞭法开始实行,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大大的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老百姓最大的负担,从来就不是农业税,而是摇役。徭役说白了就是朝廷想让人干活,但是不想给钱,所以打算白嫖。很多老百姓被强征徭役,自己倒贴为朝廷干活,耽误了农时,还会被地方上的各种土豪劣绅敲诈勒索。实在是苦不堪言。摊丁入亩之后,百姓多交一笔钱,就不用去服摇役,朝廷会花钱雇人,这就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这也只是一开始的举措,等工业方面发力,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之后,江浩把摊丁入亩的钱粮,也大量的免除。这三年的时间,地方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之前老百姓对嘉靖皇帝的态度,那是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现在老百姓对这位皇帝的态度,那是圣主如天万物春,英明无过陛下。而江浩派出的远洋队伍,又从大洋彼岸带来了红薯,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又给化肥,又兴修水利,天下的百姓过得越发的富裕,大明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的提升。此时大明有十六亿亩土地,人口只有一亿人,人均十六亩土地,吃饱饭自然是没有问题。而且还能富裕出大量的粮食。不过因为生活水平变得好了,人口正在不断的激增,只是这一代人还看不出来。但是不要紧,江浩的扩张,是永无止境的。等下一代人的时候,江浩估计早就把大明带入了电气化时代,到时候,全球的土地都归大明所有,大明就算有十几亿人口,也可以人人吃牛肉。在改革了土地,改革了农业之后,张居正又在官场上推出了考成法。官员们虽然激烈反对,但是在江浩的支持下,他们的反对没有用,再加上那一万名机器人文官造成的内卷,官员们被迫的增加了工作效率。江浩这个老板,那是真正的黑心资本家,可看不得这些官员们偷奸耍滑。官员们变得勤勉之后,国家方方面面的风气,就会扭转过来。大明原本摆烂的状态,瞬间就结束了,重新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帝国,这才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针对军事,张居正在江浩的支持下,慢慢的裁撤了卫所,军户们也没有多大的意见,主要是朝廷给分配土地,还给发一笔银子的遣散费。真正有意见的,是那些奴役军户们的军官,但是剑道朝廷的新军是如此的能打,他们也知道识实务为俊杰的道理,并没有真正闹出什么事端来。所以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大明的军事制度,就变成了募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