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傅大炮传奇 > 第47章 傅斯年如愿以偿

第47章 傅斯年如愿以偿(1 / 1)

一九二八年春天,傅斯年接到考古学家马衡一封信,马在信中建议傅设法收购流散在外的大量清内阁大库档案。

马衡(1881年-1955年3月),浙江鄞县人,字叔平。

早年入读南洋公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一九五二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一个重量级人物。

这件事傅斯年虽然早有耳闻,但看过了马衡的信后,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当即去找国民党要员戴季陶、朱家骅,结果终因资金难筹而无果。傅斯年随后找胡适、陈寅恪商议,商量的结果是求助老校长蔡元培。于是就有了一九二八年九月十一日,傅斯年关于此事给蔡元培的一封信。

信的全文如下:

“午间与适之先生及陈寅恪兄餐,谈及八千麻袋档案,本是马邻翼时代由历史博物馆卖出,北大所得,乃一甚小部分,其大部分即此七千麻袋,李盛铎以万八千元(按:实为一万六千元)自罗振玉手中买回,月出三十元租一房以储之。其中无尽宝藏。盖明清历史,私家记载,究竟见闻有限;官书则历朝改换,全靠不住。政治实情,全在此档案中也。且明末清初,言多忌讳,官书不信,私人揣测失实。而神、光诸宗时代,御虏诸政,《明史》均阙。以后《明史》改修,《清史》编纂,此为第一种有价值之材料。罗振玉稍整理了两册,刊于东方学会,即为日本、法国学者所深羡,其价值重大可想也。

“去年冬,满铁公司将此件订好买约,以马叔平(按:马衡字叔平)诸先生之大闹而未出境。李盛铎切欲即卖,且租房漏雨,麻袋受影响,如不再买来保存,恐归损失。今春叔平先生致函斯年设法,斯年遂与季(按:指戴季陶)、骝(按:指朱骝先,即朱家骅)两公商之,云买,而付不出款,遂又有燕京买去之议。昨日适之、寅恪两先生谈,坚谓此事如任其失落,实文化学术上之大损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搁笔,且亦国家甚不荣誉之事也。

“拟请先生设法,以大学院名义买下,送赠中央研究院,为一种Donation(此恐为Donation之误,意为捐赠品),然后由中央研究院责成历史语言研究所整理之。如此,则(一)此一段文物,不致失散,于国有荣。(二)明清历史得而整理。(三)历史语言研究所有此一得,声光顿起,必可吸引学者来合作,及增加社会上(外国亦然)对之之观念,此实非浪费不急之事也。先生虽辞去大学院,然大学院结束事务,尚有杏佛先生负责,容可布置出此款项,以成此大善事,望先生与杏佛先生切实商之。此举关系至深且巨也。至费用,因李盛铎索原价一万八千元,加以房租,共在两万以内,至多如此。叔平先生前云可减,容可办到耳。”

傅斯年、胡适和陈寅恪在商量此事时,想得很周全。首先,凭他们对蔡元培的了解,蔡元培肯定会为此事全力以赴。考虑到中央研究院也无买下的资金实力,只有大学院能有条件张罗到钱。而蔡元培此时虽然已不是大学院长,但影响力还在,加之还有杨杏佛从中全力斡旋。

杨杏佛(1893年4月5日 —1933年6月18日),名铨,字宏甫,号杏佛,江西清江县(今江西省樟树市)人,祖籍江西玉山,近代经济管理学家,辛亥革命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先驱,中国管理科学先驱。

一九三三年与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兼总干事,主持该同盟的日常工作。先后组织并亲自参加了营救罗登贤、廖承志、陈赓等共产党员和许德琦、丁玲、潘梓年等教授作家的活动,公开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当局镇压人民抗日爱国运动的罪行。因得罪了当局,而被特务暗杀。

蔡元培此前对保护明清档案史料也是做了很多的事情,其中最大贡献,是他创立了专门学术机构,使档案史料能够永久保存。

蔡元培中西兼容的学术背景,使他成为二十世纪初较早具有公共意识的学者。国外的学习考察经历,使他对西方档案馆的公共性,对大学与档案馆的关系都有切身体会。对国外各国都有大规模的档案馆十分羡慕,认为只有专门设立档案收藏保存机构,史料与修成之史才“有并存共在之可能”。

此外,国内大量珍贵史料档案的流失,引起蔡元培的愤慨。他谴责造成档案流失之人“缺少公心,不知史料的价值”。强烈的公共意识促使蔡元培积极投身于专门学术机构的建设,并借以保存史料及明清档案。

一九二四年四月,蔡元培就在英国呼吁将各国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用于发展教育文化事业,特别提到要建立一个科学博物院,这所科学博物院包括“陈列、实验、演讲、研究、编印新图书杂志等事”。他对档案保存机构的设想是紧密结合整理与研究,集保管、开放、利用为一体的西方档案馆性质的学术机构。类似的学术机构在民国时期先后出现过三个,分别是北大国学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献馆,这三个机构先后参与了明清档案史料的整理,且都与蔡元培有密切的关系。

他先后担任过北大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长。蔡元培以他卓越的才能成为近代中国学术机构的奠基者和领导者,为明清档案史料建立了永久的保存机构,也是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最后得以归还公有的关键性人物。

前面提到过了,蔡元培这时已经辞去大学院院长的职务,但是为留住这批珍贵档案,即于九月十二日致函大学院总干事杨杏佛,“欲大学院以二万元购李盛铎所藏之档案。如能腾出此款,当然甚好。但几日内有法筹出否?”

收到老院长的信后,杨杏佛马上全力为之。

蔡元培、杨杏佛对于这部分内阁大库档案最终得以保存在史语所,并得到迅速整理、研究、刊发功不可没。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史语所派员至北平,由马衡介绍,找李盛铎洽谈,后又由陈寅恪、李宗侗出面办理。

一九二九年三月,陈寅恪致信傅斯年,说已向李盛铎预付定金,并说由罗振玉清理印出之史料乃其中之极少数,其余并未开包。最后,如傅斯年设计的路径,大学院买下了这批档案,交由中央部研究院,最后,傅斯年如愿以偿。

清亡以来,这批档案数易其主,辗转搬运,潮湿腐烂、鼠啮虫蛀,损失相当严重。一般官僚政客,乘检视之机,将珍贵案卷攫为己有,加上纸店主人挑选出售,罗、李收藏时各有留取。历史语言研究所运进时,计称得存于天津之档案六万余斤,存于北平的部分大约与之相当,总计约十二万斤,较原来应该是已经少了二万余斤。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国宝,还是基本保留下来。

那些为保护这批国宝,曾做出不懈努力的先贤们,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在隋唐当战神 大唐第一驸马爷 三国之乱世争霸系统 穿越到大康王朝 三国之曹家逆子女主 开局捡到传国玉玺 陆宁朱元璋 三国之曹茗传 广汉 我,朱元璋:地府再创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