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若水出生于公元943年,也就是说现年二十八岁了。他爷爷樊知谕曾做过吴越国的金坛县令,到了父亲樊潜这一代则改换门庭,事奉南唐,曾做过汉阳、石埭二县的县令。虽然家族并不显赫,但是世代为官,好歹也算的是官三代。
爷爷一辈做官,父亲一辈又做官,到了樊若水这一辈,自然而然也应该步入仕途。他信心满满参加考试,但是因为文化水平不过关,屡次惨遭淘汰。怎么回事,我继承了樊氏一族的优良基因,学识渊博,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为什么会惨遭淘汰?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但是又恃才傲物,觉得主考官有眼无珠,把自己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稀世珍珠当成了死鱼眼睛,弃而不用,扔进垃圾桶,自是愤愤不平。虽然问候了主考官和他十八代祖宗无数次,但还是不够解恨。我就是做官的命,一定要做官。 气愤归气愤,但是没有气馁,既然无法通过正常考试进入仕途,那么就另辟蹊径。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上书这条捷径。他想到做到,立即在秉笔直书。不觉才思泉涌,一挥而就,洋洋洒洒,写成几篇文章。拿着文章看了又看,只觉得是天下第一奇文,简直要活活气死贾谊、曹植、柳宗元这些文学大家。哼,曹植算什么,我的奇文天下第一,一经面世,贾谊的《过秦论》,曹植的《洛神赋》,柳宗元的《江雪》,统统都要沦为擦屁股纸,扔进茅房。 他大摇大摆,上书言事,直接把文章扔给了李煜。李煜,睁大你的眼睛,好好拜读我的绝世作品吧。 但是李煜越看越气,原来樊若水剽窃抄袭了王维《使至寒上》一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将其凑成一句‘大漠孤烟落日圆’。我好歹也是提笔成章的一代文学宗师,你拿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给我看,不是侮辱我的智商吗? 樊若水不仅抄袭王维的文章,而且胆大包天,指责李煜沉迷美色,玩物丧志。还苦口婆心规劝李煜要清心寡欲,亲贤臣远小人。李煜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把樊若水撕了碎片。好吧,我是昏君,你是贤臣。我这个昏君不配拥有你这个道德高尚的贤臣,你立刻滚的远远。 樊若水的上书被驳回,自是心灰意冷,但是更多的是深深的痛恨。痛恨李煜是非不分,昏聩愚昧,发誓要报复,要让李煜失去一切。李煜啊李煜,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我要报复你,要让你悔不当初。可是怎么报复呢?难不成冲进皇宫,爆打李煜一顿?就算李煜不还手,他也没有这个胆量,因为还没有到皇宫,就会被禁卫军拿下。没有文化的粗鲁人才动刀动枪,像他这样有头脑高智商的人,报仇要动脑子。 经过仔细缜密的分析,如果自己是老鼠,李煜则是老虎,一巴掌就能拍死自己。要报复李煜,只能借力打力。但是这个外力来自何处,又是何方神圣呢?赵匡胤收复后蜀,接着又暴打北汉,武力值爆表,看样子迟早要收复南唐。但是要收复南唐,有一个绝大的困难,就是长江。他心中猜测,如果没有长江的保护,说不定赵匡胤第一个收复的是南唐。 既然赵匡胤迟早有一天要暴打李煜,那么投靠他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等等,走个亲戚串个门都要拎点水果,拿箱牛奶。何况是抱住赵匡胤这棵大树,如果两手空空,一点进见之礼都拿不出来,肯定要被扫地出门。什么是进见之礼,到哪里去找呢?不知道赵匡胤瞧不瞧得上金银珠宝,但是自己也不富裕,别说金砖银块,就是铜钱也拿不出多少。我自己都不够花,凭什么要献给赵匡胤? 他心中想象,赵匡胤是个做大事的人。既然迟早有一天要攻打南唐,何不助其一臂之力?要出兵南唐,必须跨越长江。如果在江面上架设一座浮桥,岂非事半功倍,更容易一些?发挥想象之余,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在长江上架设浮桥,绝不是异想天开,但是选址十分重要。首先跨度不能太长,像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难度实在太大。其次就是水流不能太急,如果水流湍急,一下子就把浮桥冲垮了。架设浮桥,也就毫无意义了。 他生长于长江边上的池州,对于长江,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了解。找来找去,选中了采石矶这个地方。所谓矶,就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者石滩。在翠螺山的北面,有一块很的的巨石伸向长江。因为这里出产五彩斑斓的奇石,所以叫做采石矶。采石矶又叫牛渚矶,和岳阳的城陵矶、金陵的燕子矶并称长江三矶。 这里还流传着一件关于诗仙李白的浪漫传说,相传李白在采石矶饮酒,其时皓月当空,江面平静。因此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像是有两个月亮一样。李白喝的醉醺醺的,看到江面上的月亮,于是跳进长江,要把月亮捞出来。结果可想而知,再也没有出来了。真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喝酒又开车,亲人两行泪。谪仙就是谪仙,死法都与众不同。当然这是传说而已,是否是真事,有待考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李白之死,绝对和喝酒有关。 长江在采石矶附近,水流发生变化,变成了从南到北的流向,而且这里的江面比下游的润州江面狭窄许多,水流也不湍急,十分利于架设浮桥。更要命的是,这里距离南唐都城金陵只有数十里。早上出发,傍晚就能兵临城下,真正的朝发夕至,防不胜防。 樊若水现在要做的就是在采石矶勘探水文,例如水流的变化、江面的变化等等。但是采石矶驻有士兵,如果明目张胆的勘察水文,一定会当成奸细抓起来。然后刑讯逼供,严刑拷打。 经过观察,他发现采石矶有座广济寺,于是计上心来。不知道走了谁的门路,进入广济寺,剃度为僧,成了和尚。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了进入广济寺,大约花了些钱。有了僧人这层身份的掩护,每天在采石矶观察水文,并且详细记录。真是风雨无阻,百折不挠。虽然每天神出鬼没,但是没有一个人怀疑。看来世人很相信和尚,但是和尚却辜负了世人。 架设浮桥必须在两岸有绑系缆索的固定物,而且这个固定物必须十分牢固可靠,总不能绑在牛身上吧。如果牛一动,浮桥岂不是要跟着动吗?这个难题也难不住诡计多端的樊若水,他每天在采石矶走动观察,每一块石头都摸得一清二楚。 他向广济寺主持建议,在临江的地方开凿一个石洞,再在石洞里面凿刻佛塔。佛光普照,保佑来往船只平安。主持哪里知道樊若水别有用心,被他忽悠的团团转。以为这是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欣然应允。阿弥陀佛,佛塔建成,保佑过往船只,我的丰功伟业也必将载入史册,上帝保佑! 樊若水不但捐了一笔钱,而且自告奋勇,要求担任工程监理,监督工程质量。两个月后,宝相庄严的佛塔完工。樊若水的使命完成了,于是悄然而去。他来的突然,走时不辞而别,僧人们想破脑袋也不猜不到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毁灭南唐。 樊若水向赵匡胤献上自己精心编写的《横江图说》,并且信誓旦旦打起了包票。经过几个月的实地勘察,我写成了这本书。用我的办法,一定能建成浮桥。赵匡胤如获至宝,对樊若水的忠心赞不绝口。 南唐的官场黑暗之极,简直黑的一塌糊涂。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屡次名落孙山,我不服气。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我要考试,让世人看看我究竟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吹牛说大话。樊若水说出了心愿,赵匡胤正想试试他的深浅,于是安排他到学士院考试。 学士院的学士翰林们知道这场考试有一半走过场的成分,大家都明白人,心领神会就够了,于是把樊若水的成绩评为了优秀。赵匡胤当即拍板,授以进士出身、舒州军事推官。樊若水终于得偿所愿,不但成为进士,而且还做官了,顿时神清气爽,骨头都酥了。表示自己是偷渡过来的,家人还在南唐,万一李煜知道自己做了奸细,一定不会放过家人。赵匡胤不以为然,你要一家人团圆,这是小意思,毛毛雨啦。当即写信,让李煜把樊若水的家人送到宋朝。 樊若水背叛了南唐,李煜还蒙在鼓里,心想赵匡胤怎么知道南唐有一家姓樊的人,这件事当真古怪之极。如果不是看到来信,早就不记得樊若水这个人了。但是老大发了话,不敢不从,于是派人把樊若水的老妈和家人们送到边界。人给你们送来了,没有我的事了。 樊若水虽然献上了《横江图说》,但是浮桥能不能架设成功,还是个未知数,赵匡胤于是让他先找个地方实验一下。樊若水果然不负众望,把浮桥架的稳稳当当,结结实实。不但能走人,而且能跑马,如履平地一样。 浮桥虽然架设成功,但是赵匡胤却还是愁眉不展,虽然万事俱备,可是差一个出兵的借口。他品德高尚,甚至有些洁癖,要出兵南唐,是不是要找一个无懈可击的借口呢?一直以来,李煜都恭恭敬敬,该交的保护费一分钱都没有少过,甚至还要多交,找个什么理由揍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