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乾坤已定 > 第38章 岂曰无衣(2)

第38章 岂曰无衣(2)(1 / 1)

楚王究竟去了哪儿?哪个好心的大国会伸出援助之手?又是何人出这个头,去往他国寻求援助,挑起事关楚国兴衰成败的重任?事情还得从楚昭王离开郢都后的行踪说起。

楚王先是渡过雎水(今湖北沮水),跨越长江,进入云梦泽。入睡时,遭到盗窃袭击,幸好贴身侍卫机灵,舍命相救,替他挡了一戈,算是逃过一劫。

受了惊吓的昭王不敢继续逗留,迅速离开此地,往郧国(今湖北安陆市一带)而去。

郧国是王室宗亲若敖氏斗辛的封地,时任郧公斗辛是斗成然的儿子。若敖氏被灭后,斗氏在朝中已无足轻重。楚灵王继位后,直接把斗氏的封邑侵夺,斗成然只做到区区一名郊尹。父亲临终时交待,要其安心守职,一心一意侍奉公子弃疾。斗成然遵父命,潜心养晦,蛰伏待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斗氏的卦没有占卜错,众公子率兵起事反叛楚灵王,斗成然也带领斗氏入郢都。楚灵王自杀后,公子弃疾用计逼迫两位兄长——公子比、公子黑肱自杀,昂然进入王宫,轻取大位,是为楚平王。

作为楚平王的忠实拥趸,斗成然被委以重任担任楚国令尹。令尹为众官之长,执掌军政大权,斗氏远离大位甚久,斗成然可谓是若敖氏的中兴者。

然而,好景不长。穷人乍富,狗穿皮裤,趾高气昂,贪心不足,惟恐时不我待,揽权敛财是分秒必争。很快,斗成然被他人告发。平王得知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其处死。

昭王来到郧国,斗辛弟弟斗怀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杀死昭王,替父报仇。父死子继,平王杀死父亲,平王的儿子落难恰好落在自己手上,此仇不报,怎么对得起父亲?

昭王可谓命运多舛。不是被强盗相中就是被父亲的宿怨连累,处处埋伏杀机。此次更甚过上次。毕竟,盗贼之患纯属意外,只要小心护卫即可。这次危机来自自己人,毫无防备,危险更甚。

一个是君,一个是臣,惊魂未定的昭王见到臣属,只会松了一口气,以为已经安然无恙,不必忧心吴国的追兵。怎会预料到对方竟有弑君之心?除非斗怀主动收手,否则楚昭王必死无疑。

危急关头,身为宗族之长的斗辛站了出来。他劝说弟弟,当年父亲被杀,乃是因为触犯律法,君王的处置并无不妥。更何况,君王的意志代表天意,怎能违备?此时国难当头,君王遇险,更要上下一心。如果只想着报私仇,这是趁人之危,非君子所为。

看到弟弟有所动摇,斗辛又道——

当此存亡关头,吴国才是楚国最大的敌人。不思抵抗强暴,反而欺凌弱小,这是匹夫之勇,令人不齿。再者,以臣弑君,忤逆犯上,是灭门诛族的大罪,怎能因一时之愤不顾整个宗族的安危?

斗辛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言语,终于把弟弟的杀气熄灭。为防弟弟阳奉阴违,为了确保双方都安全无争,斗辛叫上另外一个弟弟斗巢连夜将昭王一行护卫到随国。当然,真正的原因他没有明说,只说此地不宜久留,担心吴国很快赶到,昭王走得越远越安全。

就这样,楚昭王一路北上,抵达随国。

随国不在十二诸侯国之列,不算数得上名头的有实力的国家,为何会选择在随国停留呢?随国能够给楚王所需的庇护吗?

说起随国,有些历史不得不回顾。

武王灭商后,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域,周王室把叔侄兄弟及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分封为诸侯,以便对这些疆域实施世袭统治。分封制的实施,对周王室实现统一管理,维护中央权威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周中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的势力加速向南方扩张。为了争夺战略物资铜的运输,确保通往南方的通道畅通无阻,周王室对淮夷、越、楚地用兵频繁,并把一些宗亲移居到淮水、汉水中下游一带。

随、唐、蔡、息等国就是这个时期建立的,他们组成庞大的姬姓统治集团,史称“汉阳诸姬”。这些姬姓诸侯国的存在,断绝了越、楚及其附近蛮夷结盟对抗周王室的念想,对维护南方的安定不可或缺。

这个时候的随国,处于高度文明阶段,国力强盛。作为“汉阳诸姬”之首,它的主要任务是监控南方诸国,拱卫周疆。毫无疑问,它与楚国的关系是敌对关系,针锋相对,监视观察,若有异动,迅速上报。

周王室东迁后,丧失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夷、越、楚的崛起不受束缚,蓬勃发展。楚国北上的障碍之一——随国,成为楚国的头号敌人。通过一次次的迂回包抄,反复用兵,再经楚国几世君王的坚持不懈,楚国实力大增。相反,随国则日渐削弱,渐渐沦为楚国的附庸国。

所以,这个时候的随国,是楚国可靠的伙伴,是经过时间考验不会背叛的友军。郧公之所以做出这个决策,也是考虑到这一点。

可是,吴国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伍子胥,一是职责所在,二是家仇在身。得知楚王没有跟随囊瓦逃往郑国后,吴军继续发散人手追踪楚王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们就打听到,楚王一行往随国方向而去。

于是,吴王阖闾下令,伍子胥亲自将兵赶往随国,一定要逼迫随国把楚王交出来。

随行使者将吴王的意思转达给随侯——

周王室分封在汉水一带的姬姓诸侯国全被楚国给灭了,这些诸侯国何罪之有,为何要遭此大难?这是楚国不仁,四处杀戮,为一己之利所致。

如今楚国兵败,楚王外逃,都城被据,正是上天对楚国的惩罚。贵国何不顺天行事?若是交出楚王,作为补偿,汉水以北的土地将作为报酬赏赐给贵国。

先礼后兵,外交常例。吴国的意思很明显,利诱不成就等着国破人亡吧。

此时的楚王被安排住在随国宫殿北面,吴国军士则在南面耀武扬威。眼看情势是万分危急,昭王的庶兄子期站了出来。他跟昭王年纪相仿模样相似,他提议,由他着楚王的服饰冠冕代替楚王,让随侯把他交给吴人,以此解决危机。

在楚国都战胜不了的吴国面前,随国没有别的选择,准备照此处理。在把子期交给吴国人之前,他们按照常规进行占卜。

在古代,凡是出兵打仗、君王结亲等重要事情都要占卜,目的是为了提前预知吉凶,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随国而言,是否把楚王交出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足以与出兵行婚相提并论。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占卜的结果是——交出楚王不利!只要是虔心问卜,结果通常八九不离十,占卜者深以为然。史料里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占卜的准确性被一再印证,不由得随国人不信。

于是,随侯挺起腰杆,收起畏惧,义正辞严的回绝了吴国人。随侯以国家得到楚国的护卫得以保住疆土不失为由,声称不能落井下石,把楚王交出去。

再者,随国与楚国世代有盟约,如果违背誓言,背信弃义,恐怕难以立国。最后,随侯还提醒吴国人,不要执著于楚王归属,而是要对楚国加以安抚。若是收拾了人心,诸侯安敢不服?楚王怎会不归?

就这样,吴国人退兵,楚昭王逃过逃亡中的第三劫。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