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卸妆的时候,有两片娇柔的桃花花瓣随着十一娘乌黑青丝的散落飘零在光鉴如镜的青石地上。 歪在床上看书的徐令宜望着妻子墨青色挑线裙旁的粉色花瓣,不由笑道:“今天玩得可好?”
“嗯!”
十一娘侧身望了徐令宜,“阳光照在人身上懒洋洋的,桃花和梨花都开了,把蜂蜜和蝴蝶都引来了。谨哥儿和诜哥儿带着群哈巴狗在桃花林里捉蝴蝶,我们就在那里听诫哥儿吹笛子。歆姐儿和小丫鬟们跑去摘了很多野花扎手串儿戴……我还在想,三月三要不要像今天似的,把宴请放在桃花林里。后来又一想,草丛里有不知名的小虫子,要是谁被咬着了可不得了。”
“可以到穹凌山庄啊!”
徐令宜放下手中的书,“那里地势高,春吹拂面,也另有滋味。”
“也想过。”
十一娘把长长的青丝随手绾了个纂儿,“就怕黄夫人、郑太君爬着吃力——她们的年纪可都不小了。”
说着,坐到了床边,“还是像往年一样在花厅吧!要是勤哥媳妇他们这些小字辈想到处走走看看,就让谕哥儿媳妇陪着就是了。”
徐令宜点头,说起谨哥儿的功课来:“听赵先生说,一本《幼学》他认识大半本字,只会写几个简单的字……”颇有些担心的样子。 “当初只告诉他认字,没要他写字。”
十一娘笑道,“一来是他年纪小,握笔都没力,我怕他养成不好的写字习惯;二是他静不下来,写着写着就画起画来。我怕勉强他写字,到时候他看着生厌,不愿意练,就随着他了。如今他跟了先生启蒙,先前认识几个字,不管是习字还是读书,都应该比一般的孩子快一点才是,学着也就会有兴趣了。”
一下顾及这,一下顾及那的。徐令宜觉得十一娘太过娇惯孩子了。 他小时候还不是不喜欢写字,被父亲几板子打在手掌心里,手肿得老高,还不是吭都不敢吭一声,乖乖地坐在那里描红。长大后也没说就不读书写字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眉头微蹙,暗暗留心谨哥儿的功课。 过了最初几天,谨哥儿的学业渐渐开始有了规律。他每天早上寅正三刻就醒。常常是一杯羊奶一个金银馒头或是两个小笼包子,再吃半个苹果之类的垫垫肚子。卯初还差一刻准时到秀木院,卯初正式开始蹲马步。卯正三刻回屋,盥洗换衣,再跟着他们吃早膳,去给太夫人问安,辰初三刻到芙院。 赵先生除了教谨哥儿,还教徐嗣谆和徐嗣诫。年纪不一样,教的东西也不一样,安排也不一样。他早上给谨哥儿讲一个时辰的《幼学》,然后给徐嗣诫讲《论语》。在给谨哥儿讲课的时候,徐嗣诫就练字。等给徐嗣诫讲课的时候,谨哥儿则背书。徐嗣谆就在一旁练字或是做文章。 午初下学。徐嗣谆和徐嗣诫各回各屋午膳,偶尔也会在一起吃。谨哥儿则回内院和十一娘一起用午膳,再歇个午觉,就到了末正。再由丫鬟服侍着去双芙院。 下午,全是徐嗣谆的课。他描红,徐嗣诫或练字或做赵先生留的功课。 正如十一娘说的那样。对于认识的字,谨哥儿很快就学会了写。虽然写得不好,但这种读写的速度还是让赵先生很惊讶。 他教了徐嗣谆和徐嗣诫好几年,已经习惯了在孩子们身上找优点。没优点都能找出点优点来,何况谨哥儿本身就聪明伶俐,活泼又爱说话,他自然是赞不绝口。 被先生这么一夸,本来就坐不住的谨哥儿就开始有几分得意,加之初上学的新鲜劲过去了,练字也就没有刚开始那么用功。常常写着写着就下位和正在听赵先生讲课的哥哥们嘀咕,严重影响了赵先生的教学。赵先生想了想,让人带话给十一娘,让谨哥儿下午就在家里描红。 办完了三月三的宴请,接下来只有四月初八佛生日和四月二十六太夫人的生辰、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十一娘也闲了下来,赵先生这么一提,她立刻应了。每天下午陪着谨哥儿练字。 看着谨哥儿静不下心,十一娘就和儿子约定:“如果能认真的练两刻钟,就让你玩一刻钟。”
此时正是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季节,往年他都在后花园里摘花捉虫、逗狗喂鸟,心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闻言笑弯了眉,立刻大声应“好”,低了头,认认真真的描红。一个月下来,大有长进。 徐令宜见着松了口气,把心思放到了庙堂之上。 前些日子,有股倭寇流窜到了舟山一带,烧杀抢掠了几个村子,皇上大怒,靖海侯被问责,福建总兵、参将,浙江总兵、参将等大大小小三十几个官员被免职,其中福建总兵和浙江总兵还被解职押送燕京受审。 有人再次提起禁海,也有人说起徐令宜当初西北平乱的事。 他开始听着只是一笑了之。 这几年福建不太平,每当有什么事的时候,就有人提这样的话。可不曾想,这次太夫人生辰,陈阁老和窦阁老前后脚来给太夫人祝寿,私下却不约而同地探他的口气,问他愿不愿意去福建剿倭。他在家里闲得发慌。当时一听,颇为心动,可仔细一想,就歇了这心思,当时就回绝了。但心里还是有点不安。陈阁老是首辅,窦阁老这几年气势如虹,早已凌驾于资历比他老的梁阁老等人之上,颇有陈阁老之下,众阁老之上的姿态,如果这两人一起举荐他去福建……后果是很严重的。 徐令宜抽空去了趟梁阁老那里,又和王励密谈了良久,然后在家里等候消息。 过了端午节,新的福建总兵和浙江总兵上任,他的心这才落定。回屋后和十一娘说起:“……总这样也不行。得想个办法向兵部举荐几个能打水仗的将领才行。”
十一娘笑道:“马左文马大人不是调到福建去了吗?不如让他帮您打听打听!”
“他要是有人选,早就推荐给兵部了。何至于这样艰难!”
徐令宜苦笑,偏偏自己不方便离京,心里就有些烦躁起来,看着十一娘眉宇间的静谧,他不想让她也跟着心烦,笑着转移了话题:“听说三嫂病了,怎样了?”
十一娘今天带着项氏和五夫人一起去三井胡同探病。 “只说是胸闷气短。”
十一娘笑道,“请刘医正看过了。说吃几副药就好了。我们看三嫂怏怏的,精神不大好,没有多留,喝了盅茶就出来了。”
说着,她笑起来,“还好我们去探病,不然还不知道俭哥儿的媳妇有三个多月的身孕了!只是辛苦了勤哥儿媳妇,又要在三嫂床前侍疾,又要照顾俭哥儿媳妇。听说俭哥儿的岳母逢人就夸勤哥儿的媳妇贤良淑德呢!”
徐令宜想起太子特意宣了谨哥儿进宫让芳姐儿抱了抱的事,不由笑道:“她们没有向你讨谨哥儿的衣裳?”
又道,“要是这次太子妃生了郡主,我看我们家谨哥儿也能歇会了!”
十一娘也笑起来。 有小丫鬟进来:“夫人,白总管来了!”
十一娘让小丫鬟禀了白总管进来。 徐令宜奇道:“你找白总管做什么?”
“竺香的婚期定在九月,秀莲也要出嫁了。我屋里得添几个人才是。想让白总管帮着挑几个,让琥珀带一带。”
十一娘瞧来看去,没有比宋妈妈提及的那个严复更好的人选了。写了封信回余杭,和五姨娘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只是这样一来,竺香就要嫁到山西去。 说着话,白总管进来。知道十一娘是为找丫鬟的事,忙恭敬地应了。十一娘就让琥珀到时候和白总管一起去挑人。 谨哥儿扁着嘴跑了进来。 “爹!”
看见徐令宜在家,他有点吃惊,恭敬地行了礼就腻到了十一娘的身边,“娘,娘,我也要找个射箭的师傅!”
“射箭的师傅?”
十一娘有些不解,“庞师傅不是说,等你们能走梅花桩了,就教你们拳脚功夫,等拳脚功夫练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学骑马、射箭了。为什么还要再找个射箭的师傅啊?”
“娘,”谨哥儿有些不服气地道,“七弟的外祖父不仅送了把弓箭给七弟,还派了个人来服侍七弟。那人拳脚厉害,而且能百步穿杨。我去双芙院上课的时候,七弟就跟着那个人学射箭。七弟刚才一箭就把我屋里的梅瓶射着了。娘,您也给我找个射箭的师傅!我每天下了学跟着师傅学,肯定比诜哥儿射得好!”
十一娘很意外。 前些日子五夫人还在太夫人耳边嘀咕,说诜哥儿小小年纪,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习武,太辛苦了,怎么回红灯胡同过了个端午节,孙老侯爷就送了个会武技的人在诜哥儿身边服侍,还私底下告诉诜哥儿射箭…… 她朝徐令宜望去。 徐令宜眼底闪过一丝困惑,显然对这件事也有些不解。 十一娘想了想,笑道:“诜哥儿只是射到你的梅瓶了,有没有把你的梅瓶给射破啊?”
谨哥儿情绪低落地道:“只射到了梅瓶,没有射破!”
“这就是了!”
十一娘笑道,“你看盖房子没有?先要把地基打好,然后才能砌砖。射箭也是一样的。你们现在不把力气练起来,箭射出去就没有力,不能把梅瓶射破……” 没等她的话说完,谨哥儿已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拔腿就往屋外跑:“我去跟七弟说去……” “这孩子,也太好强了些!”
十一娘望着儿子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什么都要争个赢。”
“性子好强有好强的好处。”
徐令宜不以为然,“要是什么事都得过且过,不求上进,随遇而安,那还有什么出息!”
※ 早上做了个检查,打针就改在了下午,妈妈又不让晚上熬夜,只好什么时候从医院回来什么时候写文了。还请大家多多原谅!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