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天下大乱,局势纷杂,天底下的忠贞之士,要么北上灵武,要么苦苦支撑。
而在这个时候,建宁王李倓离开潼关,在京洛之间反复腾挪。剿灭好几支小股叛军。 在他安排大军转向伏牛山,所有人以为他要么南下去南阳,要么北上去太原的时候,谷雨却率八百精骑潜形匿迹,突袭了孙孝哲。 安禄山收到消息后勃然大怒,杀了几个舞女泄愤之后,马上令淄青节度使能元皓率兵三千精兵西进,然后又令豫州刺史武令珣抽调数千精兵北上,要把建宁王李倓那八百骑兵,围歼于河洛之间,又或者逼他过黄河去太原。 就在诸军行动之后,安禄山又收到消息。 建宁王在风陵渡过河,数百骑兵疯狂向北狂奔。 “哼!这小子终于去了北方,庆绪肯定能砍了他的脑袋。”他赶紧下达命令,抽调的军队渡过黄河,逼迫那八百骑兵继续北逃。 就在上万叛军渡过黄河之后,谷雨只带他那八百人,在晋南赚了一个小圈子,从三门峡和渑池之间的河段渡过黄河,在熊耳山一带转了一圈,连过永宁、福昌、伊阳而不入,悄无声息的在洛阳以西飞掠而过。 谷雨指挥他们见缝插针,只针对小股叛军展开袭击,每战必胜,是以短短二十多天,虽然疲惫不堪,但大家都很兴奋。 因为他们不光杀戮敌人,还从敌人手里获得不少补助。 谷雨在众人心中威望直线上升,堪称战神。 …… 此时此刻,高适战战兢兢。 他此时统领一万军队,隐匿在伏牛山一带,监视南阳攻防战的状况。 大抵一个多月前,谷雨跟他一起渡河,渡河完了就要分兵给他 高适当时就懵逼了,连忙表示,我是带过兵,当过掌书记,可这么险峻的形势殿下让我臣做些大事,臣怕做不到啊。 谷雨笑了笑:“纵观历史,除了汉高祖和本朝太宗皇帝这种天纵之才能够无师自通,其他名将都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说到这里,谷雨拍拍高适的肩膀,说:“接下来我会在河洛一带辗转腾挪,调动武令珣一部分兵马北上之后,安禄山还会铭塔继续攻城,只要他还在攻南阳,你就在住机会偷袭他大营,放心,我也会在最关键的时候赶回来的。”
…… 这是十几天前的事情了。 高适记忆犹新。 他知道,能不能完成建宁王给的任务很重要。 而他自己,能不能做到天下谁人不识君,就在此一战了。 武将万里不惜死,事到临头,高适目光愈发坚定。 当初他和李太白约定,一起做大鹏。 所以这半个月,他前所未有的投入到军队之中。 所以他侦查到武令珣调动了一部分兵马北上,看到了南阳城的攻防战如火如荼。 可殿下还没有来。 他说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来,可是什么是最关键的时候呢? 那要等吗?再等几日,会不会那部分北上的兵马先回来,会不会南阳先撑不住? 犹豫了两天,高适下决心了。 不等建宁王了,我要发兵袭击叛军大营! 天宝十六年七月九日,李亨至灵武,高适大举袭营,一把火直接烧光了叛军的粮草。 只是高适指挥毕竟生疏,麾下兵马也缺少磨合,接下来再打,就发现久经战阵的边军毕竟难以撼动。 眼看高适大队人马被分割包围在武令珣的千军万马当中,就在高适以为自己要殉国的时候,忽然他听到了一震呼喊声。 “建宁王到了!”
没错,尽管千军万马的大混战中,到处都是声音,几乎什么都能听到,但几乎什么也听不清楚。 可是这句话,他偏偏听到了。 他远远望去,只见一只全副武装的八百骑兵,犹如大铁椎一样杀了进来。 他们如龙如虎,他们意气风发,他们如同下山的猛虎,嗷嗷叫着大杀特杀。 为首者正是建宁王李倓。 谷雨取弓直入,身后所有儿郎斗志昂扬,着护在他左右,随他往前冲。 而谷雨弯弓搭箭,每发必中,被射中的中郎将们无不应弦而倒,叛军大乱,露出阵中手持双剑砍杀的高适来。 也露出了叛军主将武令珣。 武令珣正在指挥人围杀高适,他即便调走了兵,攻着南阳,大营里也还留了两万多人,如今打成乱战,几部兵马各自为战,谁能先杀了主将,谁就能夺得主动权。 眼看就要取胜,忽然听到亲兵们大喊:“将军,唐国皇子来了!”
“快走!”
武令珣不屑:“唐国皇子又如何?”
“将军,那皇子威猛不可当,犹如杀神,我们先避一避吧?”
“杀神又如何?只要杀了包围圈的高适,我们就去的大胜,区区八百人,何足道哉?”
武令珣拔出宝剑,大声呼道:“亲卫兵,全都给我压上去,诛杀高适,近在眼前!”
亲卫兵首领欲言又止,武令珣喝道:“你还不去?”
“是!将军!”
亲卫首领立刻率兵而去。
然后下一刻,武令珣身边的亲卫全都尖声大叫,面露惶恐。 “不就是李倓吗?惊慌什么?”武令珣回头,却见百丈之外,一个全身披挂的骑兵将领冲他冷笑,随即弯弓搭箭,只听“嗡”的一声,武令珣就听到了尖啸如鬼哭,一支箭迎面射来,定格了他数十年人生。
主将身死,大旗倒落,叛军士气大跌。 谷雨一箭射杀武令珣,趁势打破叛军,解南阳之围,南阳太守鲁灵率果毅别将曲环、中官曹日昇出城跪拜,谷雨遂以东讨元帅之名收南阳兵权,坐镇荆襄、 六军退却,太子北上,建宁王李倓独自逆流而战,连战连捷,夺城斩将,功勋卓著,犹如一颗彗星闪耀在大唐的天空。 至于他的慷慨任事,义无反顾,更是随着高适一篇篇诗文传遍天下。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议论:“此非太宗皇帝之遗风乎?”与此同时,李亨在灵武得到朔方军将领、文武百官,以及广平王李俶的鼎力支持,登基称帝,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年号至德。 李亨称帝后,除了对群臣封赏之外,还封广平王李俶为楚王,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至于建宁王李倓,他被封为齐王。 这个消息传出,海内哗然。 这李亨,明摆着给立有大功的三儿子上眼药啊!